从小听人讲满汉全席,常在想要吃一次满汉全席;看欧阳震华演的港剧《金玉满堂》时,听到皇上啊,太后啊要办什么万寿宴,千叟宴;最近上网不小心查到那就是满汉全席,满汉全席是有六种的,看是办那一种宴席。
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是关于满汉全席的最早记载。满汉全席,分为六宴,蒙古亲藩宴(看情况,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廷臣宴(每年正月十六日举行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万寿宴(是清朝帝王的寿诞宴)、千叟宴(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并非每年有)、九白宴(蒙古部落献贡后,皇帝高御宴招待使臣,每年循例而行。)和节令宴(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
一年有几次的有:节令宴;
一年一次有:廷臣宴、九白宴、蒙古亲藩宴;
几年一次有:千叟宴、万寿宴;
所以最隆重的该是千叟宴、万寿宴吧。
千叟宴是清朝宫廷的大宴之一。有清一代,共举办过4次,第一次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农历三月二十五日,第二次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农历正月,第三次是在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第四次是在嘉庆元年(1796)正月,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固得宴名。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适逢清朝庆典,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宴会场面之大,实为空前。史料记载,共有近4000名皇亲国戚、前朝老臣和民间长者参加,由于食者众多,席上准备的佳肴数量堪称盛况空前,天香鲍鱼、琵琶大虾、罐焖鱼唇、龙舟镢鱼等冷热荤素香茗水果,共达63道之多。
在座老人中有不少是饱学鸿儒,当众吟诗联句,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被史官记录入史。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据说已有141岁。当时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做了一个对子,“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根据上联的意思,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岁。下联是古稀双庆,两个七十,再加一,正好141岁。堪称绝对。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们争先恐后,一边说着类似“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的溢美之辞,一边大快朵颐,狼吞虎饮。据说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
嘉庆元年正月再举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与宴者3056人,即席赋诗三千余首。后人称谓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