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地久天长
英文:Forever And Ever
导演:杜国威
编剧:杜国威
演员:张艾嘉 焦媛 何超仪 杜文泽 李沛诚 许鞍华 刘雅丽
类型:真实故事
真人真事,戏真情真,没有了斗志,便没有这个故事
最勇敢的母亲张艾嘉已是众多人心中年度最佳女主角
2001年才刚过完一季,许多媒体、影评人,却都已经将年度电影最佳女主角颁给了《地久天长》的张艾嘉,一致赞赏张艾嘉在戏中真情流露的表现,绝对有资格拿下今年度各竞赛类电影奖的影后奖。
拍摄期间,张艾嘉才遭逢生命中最严苛的冲击考验,但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工作,也没有影响拍摄。对于这位戏里戏外都一样坚强的母亲、演员,看《地久天长》时将她戏里戏外的心情做一对照,每每令人感佩动容、红润双眼。
导演杜国威说,戏里有一场戏是由张艾嘉背着大儿子赶赴医院急诊,手上还牵着小儿子,在斜坡上跑步已经够吃力,结果张艾嘉不小心跌倒,为保护小演员,反而自己右脸颧骨撞地,痛到眼泪直流,现在依然还未复原,张艾嘉说别人把小孩借给我们拍戏,如果他受伤了他的母亲也会一样心疼,她关心别人小孩的态度始终充满母爱坚定的眼神,感染了现场工作人员,大家几乎是红着眼眶拍完这场戏,张艾嘉就是这么坚毅的母亲。
导演杜国威说张艾嘉一直是《地久天长》母亲一角的不二人选。杜国威笑说刚开始时很担心她酬劳很高,怕他们无法负担,当后来知道她很喜欢剧本,他们就暗自窃喜:「快搞定了!」张艾嘉倒是认为演这一部电影不在于片酬多寡,而是一个教育和社会责任,几年前她受一位癌症病童及家属的遭遇感动,希望将这个故事筹拍成电影《红猪少年》,但是这一类题材电影的资金难找,当他看到杜国威送来《地久天长》的剧本与自己构思的《红猪少年》相似度达70﹪,心想既然自己的电影拍不成,但这一件事情又非作不可,既然做的是同一件事,何妨演出别人的作品。
《地久天长》是取材香港真人真事的感人故事,描述青年男作家子鹜(1973~1996)短短的一生。
在导演杜国威眼中,《地久天长》之所以感人,并不是他不幸的遭遇,而是两母子面向逆境时,仍追求如何有尊严、有意义的生存下去,这种崇高的意志令人深深感动。杜国威说:我经常都在想,如果我可预见生命的终结,如何面对余下来的日子。
小富(片中主角原型)十来岁已面对这样的问题,加上他染上的绝症(爱滋病),连基本的生存权利亦被社会歧视,自暴自弃、甚至自杀仿佛是他的唯一出路; 小富二十三岁去世,但他自强不息的奋斗心、其母亲不离不弃的支持,仍然永远长存,这亦是我拍这戏的原因。
女主角张艾嘉历年来在台湾给予爱滋病患及家属极大的心灵慰藉,尽管在她拍摄本片期间,事隔爱子遭绑架事件不久,但她依然坚持不问代价,信守承诺演出本片,戏里戏外,我们都看到最勇敢的母亲张艾嘉坚苦卓绝刚毅不凡的一面。
故事大纲:
小富患有先天性血友病﹐身体不能承受丝毫损伤,生命随时有危险。但他依然爱跑爱跳,每次受伤,他都要到医院治疗,逐渐成为医院「常客」!而在他身旁的妈妈李慧珍(张艾嘉饰)早已学会担当医生的角色,替小富注射,每次的治疗,都仿佛令他徘徊生死边缘,母子二人一同经历病魔煎熬。
小富最后总算长大成人,一切恍似顺利,小富相当发奋上进,成功考入大学,直至一天医院来电,告知他部分血凝素已遭爱滋病毒感染……。但他依然珍惜所剩生命,以笔名子鹜发表《海阔天空》一书,入选香港十本好书之列。爱儿逝世后﹐李慧珍女士为爱滋病人做义工,并延续爱儿的志愿开始写书,完成《地久天长》一书。
导演挡案
杜国威,深资舞台剧工作者,1979年应邀参与香港话剧团《骆驼祥子》的编导工作,同年凭《球》获选为本港话剧团的优胜创作剧本,1989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剧作家奖。在电影方面,早于八十年代开始编剧工作,1995年凭《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赢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他还编写过《南海十三郎》、《应召女郎》、《《白发魔女2》等剧作,2000年杜首次执导电影《地久天长》。
李沛诚(饰演子鹜)
李沛诚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自少热爱表演,中学三年级已在全港校际话剧比赛赢得季军。李是演技全面,十五岁时已扮演六十岁老翁,在大型舞台剧《烟雨红船》中却反串女角,可谓是百变演员。中学毕业李进入考进演艺学院,才华备受赏识,先后于97-2000年四度赢得奖学金,包括99-2000年的学院杰出演员奖(黄秋生、朱茵、张达明、谢君豪),并凭舞台剧《血婚》的演出,获杜国威邀请,首次演出电影《地久天长》。
张艾嘉(饰演李慧珍)
1953年台湾出生,毕业于美国学校,早期曾参加多部台湾电影演出,亦分别在十三、十八、廿三届金马奖赢得演员奖项。除此之外,她亦是国际上知名的女性导演,首部执导影片是81年的《某年某月某一天》,及后还有《最爱》、《莎莎嘉嘉站起来》、《今天不回家》等。近作《心动》口碑票房皆成绩理想。
子鹜的读者(何超仪 饰)
她别名Diehard,对子鹜一无所知,当她第一次知道子鹜这个名字时,他已不在人世。在父母眼中,DieHard是个不折不扣十三点,坏女孩。当她发现染上爱滋病时,等同被判死刑,她对人生不存希望,她远离所有认识的人,就连对自己坦白,承认染病的勇气也没有。直至她认识了李慧珍,接触子鹜的文章,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同样是爱滋病人,子鹜的命运比她不幸得多,为何他可以勇敢面对,自己却自暴自弃。Diehard终于学会了,没有勇气与希望,一切也没意义,Diehard承认自己是带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