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in
1
中国——长城The Great Wall 1987
在中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绵延起伏、 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墙。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凝聚着中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 度智慧,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 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 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准确地说,长城不只有一座。在两千多年间,各代王朝在中国的北方修建了许多座长 城。其中,最"新"的而且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中国明代(1368-1644)。
明长城是一座结构庞大复杂的边防堡垒,绵延6700公里。它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工奇迹。
明长城翻山越岭,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看见它人们不由肃然起敬,感叹在如此险峻 的地方使用数量如此众多而且巨大的建筑材料。长城见证了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剑拔弩张的激烈对抗。
明代长城是人类历史上耗费人力最巨,时间最久,物资最多的建筑。这使它成为一件最大的历史文物。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保护长城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lmin
2
中国——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Imperial Palace 1987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
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 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 观。它显示着中国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前半部,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
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
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朝入主中原后改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沈阳故宫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缮,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 为3个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 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于海内外,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等。





lmin
3
lmin
4
lmin
5
lmin
6
中国——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 1987
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50公里、房山城西5公里,地处 山区和平原的衔接地带。周口店遗址在周口店镇以西的龙骨山上,遗址面积2平方公里。周口店遗址是我国出土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古动物化石的考古遗址,内 涵极为丰富,出土了大量的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和哺乳动物化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掘,先后发现埋藏着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的地点7处,即第1、第3、第 4、第13、第15、第22地点和山顶洞人遗址。地质时代从上早新世至晚更新世,年代范围从五百万年前到距今一万多年前为止。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使周口 店成为世界闻名的早期人类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生活着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距今10万年左右的新洞人、距今2.7万年前的山 顶洞人。
1961年3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1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签发证书,把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与我国的长城、北京故宫、秦陵、敦煌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21年开始发掘,1929年12月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即猿人洞,挖掘出北京人第一具头盖骨充分证实了周口店确曾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从而确立了周口店在古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史人类研究上的地位。
到目前为止,共发现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六个,头骨破片12件,下额骨15件,牙齿157个,股骨断片7件,胫骨1件,肱骨3件,锁骨1 件,月骨1件。全部骨骼分属40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根据这些骨骼化石可以了解到北京人在体态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是肢骨比头骨进步,肢骨很像现代人,头骨 则保留着很多原始性,如额骨低平,明显后倾;眉脊骨粗壮而且向前突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下颌骨前部向后方倾斜。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它的脑容量 平均只有1059毫升,而现代人的脑容量则有1400毫升。根据推算,北京人男性身高约为1.56米,女性身高1.44米。“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特征, 他们是从古猿类进化到现代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北京人”的生命是相当短的,据古人类专家估计,68.2%的人死在14岁之前,超过50岁的人仅占 4.5%。北京人遗址还出土了97种哺乳动物化石和上万件石器。“灰烬层”的发现,说明“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火。
山顶洞人是1930年被发现的。在1933年、1934年进行了系统发掘。出土的有3具古人类的头盖骨,还有盆骨和股骨等等。与古人类同时出 土的还有:25件石器,磨光了的鹿角、140多件装饰品,如骨针,穿孔的贝壳、动物牙齿、河卵石;还有石珠和骨雕制品;以及33种哺乳动物的化石。在古人 类学分期中,山顶洞人属晚期智人阶段,在体质特征上基本和现代人一样,脑容量约1300至1500毫升,正在现代人的脑容量变异范围内。男性身高1.74 米、女性1.59米,也和现代人相当。研究表明,山顶洞人为原始的蒙古人种。
第4地点即新洞,此洞位于第1地点南约70米,1973年开始发掘,该地点发现了古人类的左上第一前臼齿,属早期智人,介于“北京人”与“山顶洞人”之间。与“新洞人”同时出土的还有少量石器,4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
第15地点,位于新洞东侧,相距10米,它是1932年被发现的,在1934至1937年期间被发掘。该地点出土了石器约1万件,哺乳动物化石达33种。




lmin
7
lmin
8
lmin
9
lmin
10
lmin
11
lmin
12
lmin
13
lmin
14
lmin
15
lmin
16
lmin
17
lmin
18
thanks for sharing~~ [s:22]
lmin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