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

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是民间俗称的中元普渡。很多人都认为中元节是因佛教徒的盂兰盆会的关系,所以又称中元节为盂兰节,其实这种说法是似是而非的。中元节是中元节,盂兰节是盂兰节,因为在这一天佛道二教活动都是着重在己故的祖先或幽冥世界的亡魂饿鬼上,从表面上看,很难区分它们之间原始的宗教祭典意义,实际上它们参与中元庆典各有其各自不同的原因,只不过是因时间的巧合与祭典的对象之类同而凑合在一起。

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

中元节是中国固有的时节名称,据道经,正月望日为上元,七月望日为中元,十月望日为下元。(所谓望日,就是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在道教的神纸中有所谓的三官大帝,也就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帝,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三官中,地官生于七月望日,故七月十五日是三官大帝内的中元地官的生日。据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饿鬼囚徒,亦得解脱。由此我们可断定中元节道士举行祭典,其实包含两层意义,其一为地官庆贺诞辰,其二为协助监察人间善恶的地官降临人间后,超渡亡魂、饿鬼,使他们得以早日自地狱解脱。

又有记载,农历七月在民间是一个鬼过节的月份,从初一开鬼门到三十日关鬼门这段日子里,民间相信幽冥世界的孤魂饿鬼,都一起涌到阳间,徘徊于村里街巷,要求人们供给好吃的、好喝的。人们基于恐惧鬼魂作祟的心理,因此在这三十天内,对孤魂饿鬼们都极尽阿谀献媚,分别在各地轮流延请僧道设坛施食。民间对这批来自阴间的孤魂饿鬼都极其小心地待奉,深恐得罪他们,并且还尊称为好兄弟以示亲近。民间由于畏惧,而产生祭祀的行为,有些也因害怕鬼魂害人,故而尊敬或尊重鬼魂,而将鬼魂当作神明一般看待,加以祀奉。这样就演变成今日民间中元节祭祀鬼魂的行为与习俗,俗称普渡。

盂兰节

盂兰节本是佛教的节日之一,盂兰在梵文里是倒悬的意思(是说苦之甚的意思),盆是汉语,合起来意思是用盆之类的器皿盛食供佛奉僧以救倒悬之苦。西晋时译入汉地的盂兰盆经就有记载着众僧在四月十五结制于庙中持诵经咒,一共经咒九十天,在七月十五解制,然后可以四出走动。七月十五是众僧功德圆满之日,相传在这一天修供,其福报可以百倍。因此佛陀教民众在七月十五做盂兰盆会,以百味五果供养佛与僧,以所得的福分来解救七世父母在阴间所受的倒悬之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与普渡以牲礼酒食祭祀不相干的孤魂野鬼,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盂兰节的来源其实有着一个充满孝恩的故事。相传于释迦牟尼的弟子目犍连有一天在禅定中看到他死去的母亲堕落在饿鬼道中受苦,目犍连就用他的神通力送饭给他的母亲吃,哪里知道饭未入口便在手中变成火炭。这是因为他的母亲因悭吝恶,不肯布施食物供养沿户乞食的修道人所致。目犍连就请佛陀来替他设法救母。佛陀说:“你母亲罪业深重,不是你一个人的道力可以救助的,必须要靠十方众僧的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脱离苦海。”佛陀同时又指示他道:“七月十五是十方众僧修行圆满结束之日,你就在那一天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以他们的神威道力来帮助你母亲。”目犍连依言而行,果然救了他的母亲。

庆祝方式

佛教徒在庆祝盂兰节时都会设盂兰盆会,也就是所谓的供僧大会。在法会开始前,信徒们要清洗沐浴并洒扫坛场,并将新果品、鲜花等用灌盆器百余盘,供佛、菩萨及十方大德享用。其他供品尚有花蜡、花饼、斋筵等以供养十方众僧。此外,在七月十五前后也请来了和尚尼姑念经祈祷,所念之经文多为盂兰经,以此来追念亡父亡母。同时,信徒们还向和尚、尼姑施舍,以报父母养育之恩,也有对贫者给于施舍,表示积德行善。最后当盂兰供仪规完毕时,信徒们将把兰盆蔬菜、供饭、水果,匀入大众饭菜内,其用意是使人人都能同享供佛之成果。

另一方面,庆贺中元节的仪式倒可分私渡与公普两种。公普又称庙普,是以寺庙为主体的的普渡;私普又称街普,是以街区为主体的普渡。在中元节这一天,各家都自备祭品香烛,焚香祭祖,以示慎终追远之意,谓之私渡。拜祭仪式之后,一家人或者再邀约一些亲友吃喝一番。以团体或寺庙为主的祭典,称之为普渡。其活动是先备了祭品供奉地藏菩萨,请他去开启鬼门关,把那些孤魂饿鬼放出来,然后建棚置祭品,如三牲、五牲、米饭、水果、菜、酒,或者再加上看牲,去祭拜从鬼门牢再回到阳间来的鬼魂。所谓看牲就是用面粉或米粉,捏成的飞禽走兽、鱼介水族,或是风神榜三国演义等故事中的人物。庆贺中元节的活动中也有烧衣祭亡魂的习俗。除了上述的仪式之外,有些地方还有放水灯的民俗。这种活动的意义是要籍灯光的招引,使那些溺死的冤魂脱离水牢苦海,结队上岸来享受人间普施的供养;因此,中元普渡也被喻为饿鬼的宴会日。籍着人们对鬼魂的敬畏心理,中元普渡逐渐地被扩大及隆重化了。

不错不错,谢谢分享。

thx for sharing !

引用第0楼juzhax2005-10-28 09:49 PM发表的“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

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是民间俗称的中元普渡。很多人都认为中元节是因佛教徒的盂兰盆会的关系,所以又称中元节为盂兰节,其实这种说法是似是而非的。中元节是中元节,盂兰节是盂兰节,因为在这一天佛道二教活动都是着重在己故的祖先或幽冥世界的亡魂饿鬼上,从表面上看,很难区分它们之间原始的宗教祭典意义,实际上它们参与中元庆典各有其各自不同的原因,只不过是因时间的巧合与祭典的对象之类同而凑合在一起。

谢谢分享哦 Y^^

O, like tat de ah! Ths for sharing o! [s: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