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丹小鎮 曾是著名礦場 華人僅剩239人 半世紀繁華沒落

1.jpg
曾經風光一時的仁丹商店,如今都已陳舊不堪。

上霹靂仁丹小鎮,華裔人口進一步下降,目前只剩下239人。

在2006年時,當局曾經進行過一次華裔人口調查,當時華裔人口有388人,5年后的今天,卻降至239人,減少了149人,平均每年流失30人,降幅驚人!

仁丹位于霹靂州北端,與處于霹吉兩州邊境的高烏相距12公里,距離宜力約30公里,著名的拉曼錫礦場,就在仁丹境內。

在礦業最輝煌的六十年代,仁丹這個小鎮,借助于拉曼錫礦場的生產線推動下,曾經一度成為繁華市鎮,眾多的礦工,使這個小鎮在商業和娛樂業都獲得蓬勃發展。甚至有一段時期,仁丹成為不夜城,一些遠地的尋歡作樂者,也會結伴到仁丹,可見當時仁丹之盛況!

縣議員鄧雅牙(57歲)說,仁丹華裔人口日益減少,已是不可扭轉的趨勢。

他說,年輕人向外發展是導致仁丹華裔人口日益減少的一個主因,一些年老的居民,原本可以留在仁丹的,但為了方便照顧,也搬離仁丹跟孩子住在一起。

割膠維生

他說,就以他來說,他的5個孩子(2男3女),目前都已分別在怡保和吉隆坡成家立業了,仁丹的老家,只剩下他和妻子。

鄧雅牙說,目前橡膠價格不錯,一些小園主還會留下割膠,如果橡膠價格下降到令人難以維持生活的話,小鎮人口肯定會進一步減少。

只是半個世紀的時光,人們目睹了仁丹從繁華走向沒落的滄桑。


輝煌的仁丹牌樓,也無法把年輕人留下來。


坐落在山坡上的仁丹客家村。


曾經風光一時的仁丹商店,如今已陳舊不堪。


門前冷落車馬稀的仁丹大巴剎。

上霹靂仁丹小鎮,華裔人口進一步下降,目前僅剩下239人。

5年減少149人

在2006年時,他們曾進行過一次華裔人口調查,當時華裔人口有388人,5年後的今天,卻降至239人,減少了149人,平均每年流失30人,降幅驚人!

仁丹位於霹州北端,與處於霹吉兩州邊境的高烏相距12公里,距離宜力約30公里,著名的拉曼錫礦場,就在仁丹境內。

在礦業最輝煌的60年代,仁丹這小鎮,借助拉曼錫礦場的生產線推動下,曾一度成為繁華市鎮,眾多礦工,使這個小鎮在商業和娛樂業都獲得蓬勃發展,甚至有一段時期,仁丹成為不夜城,一些遠地的尋歡作樂者,也會結伴到仁丹,可見當時仁丹的興旺!

仁丹華裔人口日益減少,已是不可扭轉的趨勢。

縣議員鄧雅牙(57歲)表示,年輕人向外發展是導致仁丹華裔人口日益減少的一個主因,一些年老的居民,原本可以留在仁丹,但為了方便照顧,也搬離仁丹跟孩子住在一起。

他說,就以我個人來說,我的5個孩子(2男3女),目前都已分別在怡保和吉隆坡成家立業,仁丹的老家,只剩下我和妻子。

他指出,目前橡膠价格不錯,一些小園主還會留下來割膠,如果橡膠价格下降到令人難以維持生活的話,小鎮人口肯定會進一步減少。

只是半個世紀的時光,人們目睹了仁丹從繁華走向沒落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