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孝道

枝叶繁盛的树木,扎根于厚实的土地;流水汤汤的江河,溯源于雪岭山脉的蕴藏;乌鸦孝亲反哺,羔羊感恩跪乳,动物尚且懂得回报于亲恩;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从“上代而来,从己而出”的血缘关系中,将人性的真爱与善美发挥到极致,推及宗族、群我,传承了代代的伦理之爱,稳固了人类生活的秩序。

中国是一个重视孝道的民族,“父子”,被列为五伦之首;青年守则中有“孝顺为齐家之本”;《孝经》中说:“孝是德之本,依教而生。”显示中国人以“孝”为人格养成,也是伦理道德实践的根源。

佛教初传中国,曾受到儒家学者的非难。他们最常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来攻击佛教剃发出家乃不孝之举。事实上,佛教是一个重视孝道的宗教。例如《父母恩重难报经》记载母亲怀胎生产的艰难、危险以及养育儿女的艰辛,因此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足见佛教对孝道的重视。

孝与不孝

谈到孝顺,一般人以为只要对自己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了。事实上,乌鸟禽畜尚知反哺,奉养父母只是孝顺最基本的一环,除了对父母尽孝之外,更要扩而充之,对宗族尽孝;功成名就,才能光宗耀祖,门庭增辉,使祖先不致蒙羞。甚至进一步扩大孝道的范围,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

儒家的曾子说:如果没有特殊缘故,而随便杀害一只昆虫蚂蚁,就是不孝;没有特殊缘故,随便摘取一花一草,就是不孝。曾子把孝道的层次提升到对动物、植物,乃至对一切众生的爱心,这种无私广被的慈悲仁爱,就是孝顺。曾子能将孝顺诠释得如此圆融,无怪乎日后成为孔子门人中弘扬《孝经》的传人。

“孝”的意义是什么呢?所谓“孝”,是爱心的表现,孝是对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孝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孝是人伦之际的一种密切关系,在千百年流离颠沛,迷惘失措的时空里,孝维持了长幼有序,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对生命的挚诚感谢,更是无悔无怨的回馈报恩。孝就是与亲与人与生的关系。

子女爱亲,当如羔羊跪乳,有极谦恭和睦的心态,让父母顺心适意,弥补他们为养育子女而牺牲奉献的生命时光,抚慰他们为子女承受的辛劳伤痛。因此,孝亲之道,除了尽本分如羔羊跪乳之外,更应该积极学习“乌鸟反哺”,常怀亲恩,亟思还报,才不失为人子之道。所以提倡孝道就是要如何积极去孝养父母,解决老年的孤苦,甚至解决同胞民族之间的老人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过去五代同堂的社会,老人是宝贵的智慧财产,随着时代的易革,家庭结构的改变,同堂的古风逐渐消失,父母子女之间形成了所谓的代沟,甚至于悖逆不孝,不知孝敬父母。佛教有一首诗,道尽了天下父母的慈心,这首诗说:

记得当初我养儿,我儿今又养孙儿;
我儿饿我由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
我们应当多多深思:不孝父母是多么的罪过!孟子曾经提到有五种不孝之罪:
荒怠游戏,不知勤奋上进奉养父母,使父母衣食匮乏,是第一不孝。
嗜好赌博,贪爱杯中之物,只图自己逸乐,置父母温饱于不顾,是第二不孝。
只知护爱妻子儿女,积聚自己的财富,却把父母冷落一旁,无关怀请安之情,不能克尽孝道,是第三不孝。
放纵耳目声色的娱乐,沈溺欲望,让父母悬念操心,是第四不孝。
好勇斗狠,爱惹事生非,让父母担忧惊怕,使家门不幸,是第五不孝。
羔羊尚能跪乳,乌鸦更知报恩,人若不知孝顺父母,进而孝顺国家乃至一切众生,就失去所以为人的尊贵了。

佛教对孝道的看法

佛教认为孝可分为三种层次:一般的甘旨奉养父母,使父母免于饥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恶道、了生脱死,使宗亲得度,永断三途展转之苦,才是上上大孝。佛教认为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面三点:

孝必须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孝顺父母应该长期不断,源源不绝的奉养无缺,而不是凭一时情绪的喜恶,偶而给予饮食供养。譬如有人说几年前我曾经买过两罐奶粉孝养父母,不是也尽到孝道了吗?几年前的几罐奶粉供养,如何报答父母的劬劳恩泽?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献出一切,最起码我们也应该同等付出回报,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侍奉汤药。

孝必须是实质的,而不是表面的

孝顺父母要在实际上解决父母的需要,使衣食住行没有匮乏,生老病有所倚靠,百年丧葬没有后虑。给予父母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和乐,而不是沽名钓誉,表面功夫,做给世人观看的样版故事。

孝顺必须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顺应该从自己的亲人做起,渐而扩充至社会大众,乃至一切无量无尽的众生。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更要泽被广大的众生父母,全心全力解决一切有情的烦恼,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

《末罗经》上说:“如地积珍宝,上至二十八天,悉以施人,不如供养父母。”以充满天地,乃至二十八天,那么众多的珍宝奇玩来施舍他人,其中的功德都不如供养父母箪瓢之食的功德来得大,供养父母功德的殊胜,由此可以明了。从佛经上对孝道的赞叹、强调,可以确定佛教对孝道思想的重视,只是佛教的孝顺观有别于儒家的注重在家的、世间的孝行完成,佛教主张孝道更应该是出家的、出世的孝心普遍。

《梵网经》上说:“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孝顺生身父母固然是孝,持戒不犯他人,以法制止身心行为,更是对有情众生的孝顺。因此孝的意义,并不限于对今生今世父母的孝思。当然爱由亲始,对于父母的孝顺是人子最基本的伦常纲纪。《大集经》上说:“世若无佛,善事父母,即是事佛。”生逢诸佛涅槃的末法时代,要将父母当作佛陀一般来侍奉尊重,因为父母的生养,我们才能得以保有人身,进而去追求佛陀所诲谕的慧命,人身具足,慧命成就,才能圆满菩提,证得佛道。因此,要侍父母如佛陀,进而事一切众生如如来。

佛教的孝道经证

孝道的思想,几千年来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过去为了表扬孝道,在中国历史上,有所谓“二十四孝”的典范;在佛教里,也有许多感人的孝道经典,如有名的《地藏经》、《盂兰盆经》、《父母恩重难报经》,根本就是阐扬孝道的经典。其他的三藏十二部之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佛教的孝亲思想。譬如:

《心地观经.报恩品》云:“世间凡夫无慧眼,迷于恩处失妙果。五浊恶世诸众生,不悟深恩恒背德。我为开示于四恩,令入正见菩提道。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能尽。”又云:“世间悲母孕其子,十月怀胎长受苦,于五欲乐情不着,随时饮食亦同然。昼夜常怀悲愍心,行住坐卧受诸苦,若正诞其胎藏子,如攒锋刃解肢节。迷惑东西不能辨,遍身疼痛无所堪,或因此难而命终,五亲眷属咸悲恼。如是众苦皆由子,忧悲痛切非口宣。若得平复身安乐,如贫获宝喜难量,顾视容颜无厌足,怜念之心不暂舍。母子恩情常若是,出入不离胸臆前,母乳犹如甘露泉,长养及时曾无竭。慈念之恩实难比,鞠育之德亦难量,世间大地称为重,悲母恩重过于彼。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于彼,世间速疾唯猛风,母心一念过于彼。”说明悲母的恩德重于大地,高过须弥。

《杂宝藏经》云:“于父母所,少作不善,获大苦报;少作供养,得福无量。当作是学,应勤尽心奉养父母。”揭橥孝顺的福德无量无边,当尽心尽力孝养父母。

《未生冤经》云:“夫善之极者,莫大于孝;恶之大者,其唯害亲乎!长幼相事,天当佑之,岂况亲哉!”叙述孝顺者能得诸天护佑。

《四十二章经》云:“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昭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胜于敬事天地鬼神。

《心地观经.报恩品》云:“世间一切善男女,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二世受报亦无穷。”可见孝养父母的福德与供佛相等。

《菩萨睒子经》云:“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说明慈孝与学道,是成佛的基础。

《孝子经》云:“佛告诸沙门:睹世无孝,唯斯为孝耳。能令亲去恶为善,奉持五戒,执三自归,朝奉而暮终者,恩重于亲乳哺之养,无量之惠。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告诫众生:不能化亲,犹为不孝。

《父母恩难报经》云:“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悭贫,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无智慧,教令黠慧,劝乐教授,获安隐处。”佛陀苦切劝勉大众:引导父母获安隐处,以报亲恩。

《本事经》云:“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曾无暂舍,供给衣食,病缘医药,种种所须,犹未能报父母深恩。所以者何?父母于子,恩极深重:所谓产生,慈心乳哺,洗拭将养,令其长大,供给种种资身众具,教示世间所有仪式,心常欲令离苦得乐,曾无暂舍,如影随形。父母于子既有如是所说深恩,当云何报?若彼父母于佛法僧无清净信,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生净信。若彼父母无清净戒,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受持清净禁戒。若彼父母无有多闻,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听闻诸佛正法。若彼父母为性悭贪,不乐布施,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修胜慧。其子如是,乃名真实报父母恩。”阐述真实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

《五分律》云:“时毕陵伽婆蹉父母贫穷,欲以衣供养,而不敢,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出家人虽然出家,但是并没有放弃对于父母的供养孝顺。

《贤愚经》云:“一时,佛在罗阅只竹园精舍。尔时,世尊而与阿难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时有老翁老母,两目既盲,贫穷孤苦,无止住处,止宿门下。唯有一子,年始七岁,常行乞食,以养父母。得好果菜,其美好者,供养父母;余残酸涩,臭秽恶者,便自食之。尔时,阿难见此小儿虽为年小,恭敬孝顺,心怀爱念。佛乞食已,还到精舍。

“尔时,世尊为诸大众演说经法。阿难于时长跪叉手,前白佛言:‘向与世尊入城分卫,见一小儿慈心孝顺,共盲父母住城门下,东西乞食。所得之物,饮食菜果,其美好者,先以供养其老父母;破败臭秽,极不好者,便自食之。日日如是,其可爱敬。’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演述受人敬重者,皆由孝德所致。

《睒子经》云:“佛告阿难:‘吾前世为子仁孝,为君慈育,为民奉敬,自致成为三界尊。”说明佛陀由仁孝故,成三界之尊。

《分别经》云:“父母世世放舍,使我学道。累劫精进,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陈述众生一切成就,皆来自父母的恩德,因此,为人子女者,必须精进孝顺。

《盂兰盆经》云:“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得生天人中,福乐无极。佛告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当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教导后世众生作盂兰盆报答父母养育慈爱之恩。

从佛陀的教诲中,不难看出佛教对于孝道的重视,佛陀不仅教育弟子们要孝顺当世父母,更要孝顺七世父母,乃至一切众生父母,佛陀本身多生多世更是孝道的实践者。《涅槃经》说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够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金刚之身,是因为佛陀于无量阿僧只劫之中,恭敬三宝,孝养父母,因此今世才能感得如此殊胜的果报。经上更说:“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除,诸天拥护常安乐。”孝顺父母,不仅今世可以免除灾难,为天人所护念爱敬,更可为来生种下圆满佛道的因缘,怎么能够不欣喜去力行实践呢?更何况孝亲敬亲,本来就是基本的人伦之道,人道若有亏损,妄想佛道有成,实在是痴人说梦,愚昧颠倒!

佛门中的大孝行为

大孝释迦尊

佛陀不但教育弟子们要孝顺父母,本身更是孝道的实践者。

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去世了,出殡时佛陀也参加了诸位王子抬棺的行列,亲自为父王抬扶棺木。佛陀为了报答母后摩耶夫人的生育之恩,特地以神通到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三个月。佛陀为了感激姨母大爱道夫人的抚养恩惠,广开方便慈悲法门,允许五百位释迦种族的女众出家,佛教终于有了比丘尼的教团。佛陀为了成就目犍连尊者救母于倒悬的孝心,宣说《盂兰盆经》,为后世弟子辟出一条孝亲的法门捷径。

历代高僧的孝道

中国历代高僧也有不少感人的孝亲事迹:隋朝的敬脱法师一头担荷母亲,一头挑负经典,云游四海,随缘度众。南朝齐道纪法师一面躬亲侍奉母亲衣着饮食、大小便利,一面乐说佛法不倦,有人要代为照顾他的母亲,道纪法师却婉拒说:“生养我的母亲应该由我亲自来孝顺,怎么好麻烦他人代劳呢?”他的孝行因此感化不少的道俗信众。唐朝的子邻法师由于母亲不信三宝,死堕恶道,子邻法师于是悲泣礼拜阿育王塔,终于使母亲得生忉利天宫。唐睦州陈尊宿在黄檗禅师那儿开悟,后来住在开元寺,自己织作蒲鞋,卖给过路行人,以所得薄财奉养年老的母亲,因此人人都称他为陈蒲鞋。出家人虽然割爱辞亲,但是出家人对于赐予人身的父母,更能感念他们的恩德,因此出家人的孝亲反而超越一般的世人。“永怀亲恩,今生有缘今生度;本无罪性,此心能造此心消。”是佛门中对于出家弟子的警策诲训。

佛光山对孝道的实践

孝道的实践

佛光山致力推动人间佛教,对于上千位的出家弟子、入道的在家师姑、教士,除了注重教育,充实内学,增长道心,致力弘法度众外,常住也设立具体办法,鼓励徒众对俗家父母尽孝道。例如:父母亲大寿时,常住会准备礼金、寿礼,以便弟子返家祝寿,略尽心意;若父母年事渐大,乏人扶养,本山有佛光精舍,可让弟子就近照顾;父母亲属往生,依其家庭状况给予丧葬佛事的协助;本山的万寿园更提供有龛位以奉安父母亲属灵骨。

跟随我出家学道的青年弟子们,他们的父母到了佛光山,我总是竭尽热诚招待他们,弟子们就说:“师父!您事情忙,我们的父母由自己来招呼就好了,怎好劳动您!”我总是回答:“不要紧!我出来已经数十年了,离开了父母、师父,孑然一身到了台湾,有家难归,有亲难孝,你们的父母等于我的父母,分一点让我照顾,尽尽我的心意。”佛教并不是说出了家就不要父母,不重视人间的伦理关系,而是要由孝顺自己的父母,扩而孝顺众生的父母;从今生的父母,而推及过去多生的父母。

一九九三年二月十日,佛光山首次举行“佛光亲属会”,藉由亲属联谊活动,让徒众的父母前来了解本山宗风、弘法度众的主旨,以及如何利益社会、回馈大众,也让父母亲属进一步肯定自己子女出家修行的功德与意义。

渐渐地,许多原来反对子女出家的父母、亲人,经过这些活动的参与后,从最初的对立、默然,到后来成为护法,不仅把对子女的爱扩大为对众生的爱,也种下了自己得度的因缘。

孝亲的典范

佛光山徒众中,也有许多孝行感人的事迹,例如:现任美国西来寺住持暨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秘书长的慈容法师,四十年前,当一般民众对佛教还普遍缺乏正信时,毅然选择出家,投入弘法利生的事业,全家人非常不以为然,尤其她的大哥说:“在佛门里,一无用处!你出家后,不准再过问家里的事。”多年后,慈容法师的母亲年老卧病在床,儿女们散居在各地,无法尽到照顾的责任,只有慈容法师将母亲迎到寺院奉养,亲侍汤药,直到母亲终老。最后,家人终于认同:“我们家十一个兄弟姐妹,只有你最有用。”后来,不仅度了妹妹依来法师出家,其他兄弟也成为佛门虔诚的謢法信徒。依程法师将病笃的父亲迎到佛光精舍全心照顾,十数年如一日,心甘情愿地孝养,直到父亲安然往生。她的孝行事迹,还曾得到“孝亲奖”。

佛法不离世间法,佛光山认为:“出家”并不是离家或弃家,对俗家父母本应尽孝,期许自己精进修行度众,道业有成,让父母、亲人得度,方名为真正大孝,所谓“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就是这个道理。

《杂宝藏经》说:如果你希望梵天、帝释、诸佛菩萨常住家中庇佑你,只要孝顺敬养父母,诸佛圣贤就会常在左右。

所谓“百善孝为先”,行孝不仅是人天善业,《大般涅槃经》说:“菩萨摩诃萨过去无量阿僧只劫中,因恭敬父母,所以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金刚之身。”孝顺是长期不断的奉养,而不是一时兴起地随着喜恶情绪照顾;是实质的解决父母所需,让他们身、心皆有所依,而不是表面的衣食无缺而已;而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是全面地从孝顺自己的亲人,乃至无量众生,而非局限于今生的父母。是以,吾人应以“孝心为佛心”、“孝行为佛行”,孝顺现世父母,进德修业,利益众生,回向一切众生。若能实践佛教的孝道思想,相信人心必能和顺,家庭必能幸福,社会也能安和乐利。

thx for share !!!

thk for sharing…

你好利害喲!!!

那么佛教与道教有何之异? [s:3] [s:3] [s:3] [s:3] [s:3] [s:3] [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