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

儒教,或稱“孔教”,大致有两种含义,一種含义是一些人对于儒家思想的統稱,另一種含义是指特定的團體、組織所奉行的具有宗教性质的儒教。

儒教思想濫觴源於伏羲,奠基於堯、舜,光大於周公,形成於孔、孟。主要经典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儒教承认存在神、鬼,但不关心其世界的事,而将注意力完全放在现实世界,研究自己的聖王(溝通天地人者)之道。“儒”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的一家,是一个学术派别。汉武帝利用政治权力把孔子学说宗教化,定儒教于一尊。隋唐时期“佛”、“道”、“儒”并称为三教。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对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區影响巨大,這一儒家社會地區統稱儒家文化圈。

歷史

儒家一说形成于春秋时期,中间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幾乎瀕危失傳。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儒教得到復興,並呈現出各種流派。儒家思想理學派和心學派在宋、明兩代發展至高峰,期間出現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學」,後世多奉其為正宗。

基本教义

敬天,奉祖,孝亲,忠信,仁義,崇禮,性善,弘毅,见贤思齐。

“三纲”:1)明明德 2)亲民 3)止于至善 。

“八目”:1)格物 2)致知 3)诚意 4)正心 5)修身 6)齐家 7)治国 8)平天下

“三达德”:智、仁、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立身行道,扬名于後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孝经》)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传》)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曾子)

“持志养气”、“养浩然之气” (孟子)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大学》)

“三希修炼”: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 (宋 ·周敦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 ·张载)

儒家文明與世界

儒家文明指儒家思想下的文明。

許多學者把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這三大信仰文化並稱爲當今世界三大文明。儒家文明的主要區域範圍為東亞,基督教文明的主要區域範圍為歐美,伊斯兰文明的主要區域範圍為西亞、中亞、南亞和北非。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為一神宗教,並且對其他宗教、信仰具有非常強的排斥性,聖戰、異教徒在這兩种宗教歷史上都是重要的課題。儒家社會則對各種不排斥儒家思想的宗教信仰比較寬容,在儒家文明地區,往往也流行道教和被稱爲世界三大宗教(佛、基督、伊斯兰)之一的佛教。

儒教為宗教”的爭議

儒教是一種信仰,但是否是一種宗教,存在極大争议。孔曰:“未知生,焉知鬼?” 由於儒家並不關心超自然事物及鬼神世界,中心思想集中於世俗,甚至可視儒家為無神論中的不可知論者。

一种观点认为它不能算是一种宗教,而且儒家社會地區往往也同時伴隨佛教、道教的傳播影響。柳詒徵不贊成把儒教當作一種宗教,“欲比孔子於耶穌、穆罕默德,以孔教為標幟,是皆不知孔子者也”,認爲孔子“不假宗教以惑世”,而立人倫道德,中國以人倫立國,西方以宗教立國。

一种观点认为,儒教存在着许多宗教的特征,例如祭天地、拜孔子、敬祖先,可以視為一種宗教。

還一种观点,則認爲應當將儒教發展為一種宗教,以便于鞏固推廣,使中國免受西方基督、伊斯蘭等宗教文化的侵蝕,捍衛中國文化。如康有爲等人曾發展孔教。

怎麽沒有儒教的column的?

引用第1楼咩名咗于2007-05-18 12:43 PM发表的 :
怎麽沒有儒教的column的?

如果相关资料足够多的话,可以考虑再开一个。。。[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