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臟病

兒童時期出現的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兩種。絕大部分在兒童期發現的心臟病為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
所謂「先天性」,顧名思義乃與生俱來。胎兒的心臟早在母親懷孕約兩個月便已形成,因此胎兒的心臟出現異常可在產前檢查時發現。其實,兒童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並不罕見,每1,000名出生的嬰兒中便有6至8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90%先天性心臟病在醫學上仍無法解釋確實的病因,只知道可能與綜合環境和遺傳的因素有關。約有2%的兒童是環境因素影響而患上先天性心臟病,例如母親懷孕時受到過濾性病毒感染(如德國麻疹)、誤服藥物及母親患有糖尿病等。而有5%至8%的兒童由遺傳因素所致,包括染色體不正常及基因問題等。心室間隔缺損、心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法樂氏四聯症及主肺動脈移位、大動脈或肺動脈心瓣膜狹窄等,都屬於先天性心臟病。

後天性心臟病
後天性心臟病包括川崎病、風濕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及心肌病變。川崎病可以分為急性期、次急性期和康復期3個階段。急性期的症狀包括持續發燒5至14天、頸部淋巴腺腫大、全身長出紅疹、兩眼結膜充血、嘴唇發紅和乾裂、舌部紅腫和手腳掌發紅,心臟和血管也開始發炎。病童退燒後,就進入次急性期,他們的手指及腳趾尖開始脫皮、關節發炎及腫大和血小板數量增加。川崎病病童需要住院留醫及接受免疫球蛋白抗體治療,直至退燒及發炎部位康復為止。

至於風濕性心臟病,患此病的兒童應長期服食或注射盤尼西林,以免引致心瓣病變。

心肌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而心臟肌肉受損的原因是由於病毒的侵害及身體的免疫反應。至於心臟肌肉之病變原因可包括病毒引起的心肌炎、藥物如用作抗癌的化學治療或基因變化所致,使病童的心臟擴張和收縮功能衰退或心臟肌肉肥厚,阻礙血液流出心臟。

總括來說,兒童患有心臟病並不為奇,但心臟病之類型、原因及引起猝死的機會卻與成人並不相同。雖然絕大部分患有心臟病的兒童不會出現猝死,但部分情況例如心肌肥厚性病變、嚴重性大動脈心瓣膜狹窄的病童,均可能會突然死亡,所以接受治療最為重要。

兒童患心臟病的症狀
患有心臟病的兒童不一定會出現症狀,須視乎心臟缺損的種類及嚴重程度而定,但可歸納為下列的症狀:

1) 心臟有雜音
心臟結構異常會引致心臟有雜音,例如心臟出現漏洞 (心室中膈缺損)或心臟血管未能閉合(動脈導管未閉),使血液流動異常,造成雜音。換句話說,心雜音的產生是因在心室或血管中的血液發生亂流所產生的。正常心臟也可能出現雜音,但並不代表心臟結構異常,家長應尋求專科醫生作詳細檢查。

2) 生長遲緩、運動耐力差、容易疲倦、胃口欠佳:
病童主要是因營養攝取不當、餵食困難及因呼吸急促與心搏過速,使熱量需求量增加而造成生長遲緩。由於嬰兒會在餵食中呈現非常倦怠的樣子,甚至發生餵食中斷,無法一口氣喝完全部的牛奶,所以許多心臟病兒童的生長速度較慢,運動耐受力亦較差。

3) 呼吸困難及急速、容易出現肺炎:
心臟缺損會造成肺部的血液太多;血的成分主要是水份,肺部就像被淹在大水之中,就可能變成「肺積水」,由於肺泡中裝滿水份而沒有氧氣,因此病童會喘氣及呼吸急速。

4) 發紺、杵狀指:
發紺即是皮膚、指甲發紫或發黑的意思,原因主要是動脈中滲了靜脈的血液(髒血),使動脈血液裡的氧氣濃度降低而變成紫黑,而流經之處的皮膚或指甲就會出現紫黑色。另外,發紺性的心臟亦會出現杵狀指,就是指骨變厚且扁平。

治療方法

至於治療方面,可分為藥物及手術兩種。病情嚴重的兒童須接受手術;而病情輕微者可服用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能協助心臟正常收縮,以幫助血液的輸送功能及消除水腫,但只屬暫時性協助心臟運行正常,卻不能治癒心臟病,例如心室間隔缺損和心房間隔缺損;患者長大後缺口可能會自動縮小,所以患病初期,病童可暫時服用藥物;又或者嬰兒因年幼,體質較弱而不能接受手術,需暫時以藥物控制病情等。

某些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可以不須開刀的,如肺動脈心瓣膜狹窄者,可以心導管方法將球囊伸入,把過於狹窄的肺動脈心瓣擴張。另外,亦可以導管方式引入封堵器,來堵塞有心漏問題的心臟。上述兩種手術成功率很高,住院時間短及無疤痕,危險性也極低。

兒童心臟病可致死亡,家長如發現小孩出現呼吸急促、眼框、下肢及腳踝有水腫現象、發紺、活動能力變差、持續發燒而沒有減退的跡象及全身長有紅疹的情況,應盡快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