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如港老巴剎人情味濃 小販顧客像老朋友


村民們在兵如港巴剎買菜後,就到巴剎內的熟食檔叫碗粉叫杯茶吃早餐。


何家森沖的茶和咖啡料夠味好,顧客都愛喝。


張秀珍巴剎內賣糕餅賣了10多年,她最愛這裡的人情味。


梁秀金瞄準商機,在檔口出售各地暢銷土產。


兵如港巴剎應有盡有,也是村民之間或與小販們聯誼交流的老地方。


劉明的菜檔賣多種蔬菜,而熟客們都親切地喚他的小名──“阿仔”。

走過半世紀的兵如港巴剎,雖已呈老態,但這座舊巴剎依然是這個新村最有朝氣和人氣最旺的地方。除了售賣各種應有盡有的貨品和美食,這裡最特別的,就是“夠人情味”!

清晨的兵如港巴剎人頭攢動,當地村民喜歡大清早就去巴剎挑選最新鮮的蔬菜和肉類,買完後就在巴剎的熟食檔,或巴剎四週的茶室喝早茶吃早餐。

早晨的空氣特別清新,小販們忙得起勁,一邊手腳俐落地把東西打包遞給顧客,一邊和顧客閒聊幾句話家常,如老朋友般虛寒問暖,感覺溫馨又窩心。

這座巴剎大體上維持原始風貌,所賣的東西和食物都是“巴剎價格”,價格大眾化,食物延續半世紀前的古早風味。因此除了村民,一些住在花園住宅區的居民,也愛來這裡消磨上午的時光。

胡森源:民風樸實
在巴剎度過快樂童年

兵如港新村居民胡森源(66歲)可說自小在巴剎長大,他的母親於60年代在巴剎內賣雜飯。這裡民風樸實,小販們辛勤幹活,村民們友善親切,因此他在這巴剎度過了快樂的童年。

胡森源成家後,與妻子接手母親的巴剎檔口,改賣咖哩雞、黃姜飯、糖水及炒粉,這些都是村民愛吃這些家常小吃。

他回憶舊時的兵如港巴剎曾在私會黨活躍時期,因小販被徵收保護費而導致村民不敢上巴剎買菜。隨著地方治安恢復平靜,該巴剎也熱鬧起來。

他說,該巴剎以前有一檔杏仁茶,是檔主親手磨製,但隨著檔主去世後就後繼無人,杏仁茶的獨特氣味,也蕩然無存了。

胡森源:小販多是土生土長新村人

胡森源說,兵如港巴剎美食多且價格相宜,有10多檔熟食檔,如料粉、雲吞麵、炒粉、豬腸粉、茶檔、豆腐花和豬肉檔等,其中這巴剎的燒肉還名聲遠播呢!

他說,這裡的小販多是土生土長的新村人,他們延續父母刻苦耐勞的精神,繼續以祖傳檔口養育下一代。

他表示,該巴剎檔口的租金非常廉宜,以前每個月5令吉,現在也只是加到8令吉,一年才繳付約100令吉租金,因此小販們都滿於現況。

“我們這個巴剎有經過維修,如地面鋪上磁磚,不過衛生環境還需要提昇。”

順姐魚旦粉檔主林月順:接手父親檔口30多年

“這粉檔是由我父親林運福創立,我接手後和丈夫湯志成經營了30多年,現在我們已70多歲了,多做三、四年就要退休囉!”

“我們賣的粉面有10多種料,價錢大眾化,累積了一班熟客。我們清晨6時就到巴剎開檔,做到中午12至1時才收檔,每天風雨不改,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茶檔檔主何家森:凌晨4時開檔

“我的茶檔沒有招牌,顧客都習慣叫我‘高佬’,我自小在父親的茶檔幫手,幫久了就順其自然接手茶檔,今年我已64歲了,你說我賣了久不久?”

“沖茶是手板眼見功夫,多看父親沖,自己也慢慢學會了;其實一杯茶只要肯下料,就會好喝。”

“我每天凌晨4時就到巴剎開檔,因小販們在開檔後要喝早茶。這份工作不會辛苦,我和小販及顧客們已建立起一份深厚的感情,只是我的雙腳久站沒力,恐怕多做幾年要退休了。”

珍姐餅檔檔主張秀珍:退休後租檔口賣糕餅

“我以前在製衣廠當主管,退休後想繼續工作,就在兵如港巴剎租下檔口售賣各類糕餅;這一賣也就賣了10多年。”

“我很喜歡這個工作環境,新村人很好也很友善,人情味很夠。”

土產檔檔主梁秀金:巴剎設備需提昇

“我是兵如港人,在巴剎開檔幾十年了,我有承辦旅行團帶顧客去旅遊,並在旅遊地點買一些當地暢銷的土產回來檔口賣,介紹給顧客們。”

“這座巴剎不論小販和顧客之間的感情要好,我認為需要提昇一些設備,如加裝風扇,以改善巴剎室內悶熱的問題。”

菜檔檔主劉明:顧客多是街坊

“這個菜檔由我阿嬤開始賣起,我是第三代接班人。我凌晨4時就開檔做生意,賣到中午收檔後,下午就洗菜為隔天作準備,勞動時間蠻長的,做慣了就當運動。”

“我做的是街坊生意,我的菜檔賣很多種類蔬菜,有不少熟客,顧客都很好,我也找到三餐吃。”

豬肉販曹國輝:肉檔養活三代人

“我10多歲就在巴剎幫父親賣豬肉,現在輪到我的兒子幫忙我賣,一眨眼,這個豬肉檔也養活了三代人,真不簡單。”

“我和顧客有說有笑,也不和顧客斤斤計較,少收一、兩角‘齊頭’給顧客方便,大家都開心,我最喜歡開開心心做生意。”

鳳記糕餅檔檔主胡小鳳、姚德成母子:從9歲賣到65歲

“我從9歲賣糕餅賣到現在65歲,從幫忙母親到現在自己和兒子拍檔賣,在嫁人後以為不用再賣糕餅,但最後覺得做生不如做熟。”

“在巴剎開檔的生活充實,這裡最有人情味,也是最新國家大事新聞的轉播站,小販們每天過得開心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