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書店結束營業

住家鄰近的捷運站旁邊,又有一家書店貼出「結束營業,清倉大拍賣!」的紅布條。從年初到現在,方圓百里之內,已經有三家連鎖書店撤離。這幾年書店經營面臨困境,主要的原因是店租成本不斷上升,而賣書的毛利卻降低,買書的人口也持續減少,造成書店開不下去。

店租太高遷到二樓
一位出版社的資深經理甚至篤定地預測說:「因為店租成本增高,利潤微薄,將來台灣的書店,都會跟美髮院一樣,遷移到二樓去。」我心想:「這倒有趣,頭皮上和頭皮下的產業都可以整合在一起!」很顯然地,現代人比較重視面子問題,花再多錢也在所不惜,所以化妝品專櫃才能在街頭的一樓商店林立。
傳統書店經營,顯得十分弱勢。音樂、網路、電視、KTV……都是可以取代閱讀的東西,表面上看來好像如此,但比較精確的說法,應該是:音樂、網路、電視、KTV……佔用了原本閱讀的時間,卻不能取代閱讀的功能和收穫。
有位年輕孩子問:「看網路上的文章就好了,跟買書來看有什麼差別嗎?」網路流傳的短文,內容比較片段,而且未經查證,沒有編輯把關,讀者經常收到錯誤的資訊,被誤導還不自知。而傳統的紙本書籍,若是來自有信譽的出版社,相對的風險比較低。更何況,閱讀有時候講究的是一種氛圍、一種思考、一種咀嚼,在網上閱讀文章難免囫圇吞棗,很難感受書香的斯文。
很多人喜歡逛書店,但只是把裝潢得優雅明亮的連鎖書店,當做免費租書店來利用。甚至我還在書店聽過站旁邊翻閱書籍的路人甲,跟他的友人批評一位國外知名作家的書說:「這種書喔,在書店翻翻看過就好,根本不值得買回家?」心態真的很可議,如果它真的沒價值,你又何必站在書店看呢?

崇尚外表勝於內涵
當市街上的化妝品店愈來愈多,書店愈來愈少,整容的診所生意愈來愈好,喜歡看書的讀者比例愈來愈小,就表示這個社會崇尚外表的美麗,遠大於欣賞內涵的智慧,真是值得留意的警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