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輦內陸靠海都是稻! 平原居多 土質肥沃 武吉美拉蛻變20年

吉輦漁米之鄉,除了沿岸的漁村,區內的大部份土地盡是稻田區。根據農業局提供的資料,吉輦縣約有1萬名農民是從事稻米業,如果稻米歉收,農民收入減少,區內的商業活動即受打擊,這足以證明稻米業在吉輦縣的經濟地位何其重要。

全國第3大產稻區

吉輦縣是全國第3大的產稻區,作為國家主要糧食的稻米,政府在百年前就已注重區內的農業運作。1906年建竣的武吉美拉人造湖,主要就是為區內的稻田提供便利的水利輸送,當時還是英殖政府時代。

翻開歷史,吉輦的稻米業在1880年代就已有農民在吉輦縣內種稻了,當時的水利是依靠河水與雨水來灌溉。

稻米的種子在百餘年前便能在吉輦區內的土壤發芽,主要是區內的地勢平原佔了多數,而且土質肥沃,最適合種稻了,其他農作物雖可種植,但收成卻沒那麼理想。

目前,在吉輦縣的稻田區約有2萬2000公傾大,分為內陸區與靠海區,內陸區的稻田是集中在峇眼色海至新芒魏一帶,而靠海區的稻田則以古樓、角頭、新路、峇眼甸、雙溪亞齊等地。

諾峇哈妮:靠海區水利易進難出
每公傾地產3.6噸稻米

吉輦聯邦農業區域發展局(IADA)主任諾峇哈尼說,吉輦區的地形,宛如一個碗,中間部份的地勢較低,靠海區的稻田水利易進難出,因此造區內的稻米產量只能維持在平均每公傾地產量在3.6噸。靠海區的土質鹹性也較大,而且水利的輸送也較遠。

“內陸區的地勢較高,土質也較硬,可採用較多的先進機械播種與收割,水利也可控制得較好,其區的產量可突破4.1噸以上。相比雪州適耕莊的稻田,他們是新開發區,水利等的建設也較健全,產量高達6噸以上。”

諾峇哈尼說,國內稻米業至今只能供給約70%,其餘則須靠進口。

IADA發展產稻區

她說,政府非常鼓勵各區的稻農能提高生產量,當局的成立也是為協助發展國內各區的產稻區加強各種運作,包括針對及克服各區的問題。

她說,吉輦縣已有116名較具規模的稻農,以更專業及規模方式經營稻田,發展規模皆超過12公傾,他們多數向較小規模的農民租地發展,投資較先進的機械,減省成本,也提高產量。

當局也常辦各種活動,把新的技術介紹予農民,讓他們能學習新方式耕種,提高產量。

改善農民生活
政府不斷提昇水利築路

諾峇哈妮表示,目前稻農們所用稻種為MR219,是適合的稻苗之一。

吉輦縣的稻田區過去的數十年,在政府的不斷撥款建設水利與築路,稻田區的甘榜小路從以前的不能通車,到現今的割稻機都能進入了,農民生活也改善許多。

江明倱:努力與有效管理
華裔也能開創一片天

吉輦縣從事稻米業的華裔不及1%,但他們憑努力與有效管理,也能開創一片天,產量一般能突破4噸。

其在角頭從事稻米業的華裔江明倱表示,目前的稻穀價格均上至每噸1100令吉,對於從事者是“過得去”的價格,若以較早前的每噸650令吉,相信許多稻農都會放棄了。

稻農改用機械替代人力

種稻也是極需人手,不過現許多稻農都改用現代化機械替代人力短缺的問題。

江明倱本是一名漁商,種稻是他小時候的心願,當孩大了接手其漁行的業務後,他於48歲才開始轉當稻農,經過20年的不斷摸索與改進,除了一部份是自己的稻田,也有向附近農民租地種稻,擴大至百餘依格。

角頭稻區須靠雨水補足

他表示,角頭是吉輦產稻區的尾端,常會面對水源不足,須靠雨水的補足。

他說,其實,稻農的工作不易為,若沒有勤力在稻田裡跑動,除蟲害,打藥水,拔野草、風稻,收成肯定打折扣。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