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號最終調查 太空梭爆炸 防護失效7死

美國哥倫比亞太空梭2003年爆炸意外造成七名太空人殉職,美國航太總署前天公布最終調查報告,400頁報告詳細描繪太空梭爆炸前景象,提出改進安全建議。
哥倫比亞太空梭因起飛後隔熱泡棉撞擊造成左翼損傷,導致太空梭重返大氣層瞬間爆炸。調查報告指出,當時先出現警報聲,指揮官麥庫爾(William McCool)連忙重整自動駕駛系統,其他太空人也在黑暗中操縱機件搶救,艙內所有人都無暇照顧自身,連安全頭盔面罩都沒有蓋上。

太空人遭失壓猛撞
但事件發生得太快,短短一分鐘內機艙破裂失壓,爆炸起火,安全帶也失效,太空人在艙內高速旋轉,還被猛力撞擊,若非當場斷氣,也是失去知覺,從事發到喪命,沒有痛苦太久。
調查小組建議今後設計太空衣要加強防護功能,防熱、防失壓,太空衣上面降落傘系統也應從人力控制改為自動啟動。不過報告也指出,就算有先進太空衣,哥倫比亞號七名太空人也難逃一死,因為他們是在三萬公尺高空失壓,遭受撞擊,缺氧又摔落地面,完全沒有生還機會。
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時爆炸,17年後哥倫比亞號降落前又發生慘劇,此後美國航太總署已增加許多安全措施,但也決定讓剩餘的三架太空梭在2010年全數退役,未來太空任務將以全新太空飛行器取代。

哥倫比亞太空梭2003年返航時爆炸解體,碎片像一串火球飛越德州上空。

報告顯示太空人頭盔和安全帶均未發揮防護功能,圖為七名殉職的太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