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日高溫多雨,潮濕加上悶熱環境,是腸胃道疾病的流行期,無論大人小孩,都出現上吐下瀉、食欲不振等症狀。醫師表示,這兩天氣候變化大,易影響脾胃功能,加上外在環境的病菌,免疫系統較差者就容易生病。
中醫理論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若腸胃消化吸收佳,飲食調和氣血順暢,才有足夠抵抗力抵禦病菌。張家蓓醫師表示,《內經》中提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精」是指構成人體活動的基本物質,若冬天不注意保暖、疾病未治癒,熬夜、過度勞累等耗損身體能量,春天就容易引發病徵。
這樣做
蓮子薏仁增食欲
只要脾胃調理好,病毒不易入侵,人就不容易生病。可自行做中藥茶飲,如菊花茶和烏梅湯等,而四神湯是最簡易且平和的湯品,為調養脾胃的首選。另外,也可直接用茯苓和芡實各11克沖入500c.c.熱水泡成茶飲喝,或直接吃薏仁、蓮子湯,增食欲。
健脾四神湯
作用:增食欲、補脾健胃、止瀉等作用。
材料:薏仁和蓮子各15克、淮山、茯苓和芡實各10克、酸菜2湯匙、米酒1湯匙、薑3片、豬肚半個。
作法:藥材先浸泡20分鐘,再以大火煮滾後,加鹽調味即可。
提醒:長期便秘者不宜。豬肚可用豬腸或排骨替換;酸菜、米酒、薑若給小朋友喝時可省略。
清熱菊花茶
作用:養脾健胃、調整腸胃環境、清熱解毒。
材料:需白菊花15克、金銀花12克、板藍根12克,荊芥6克及薄荷6克。
作法:加入300c.c.清水,以小火煮滾後即可飲用。
提醒:脾胃虛寒者不適飲用。
開胃烏梅湯
作用:促進食欲,調整腸胃道、預防病菌。
材料:烏梅、山楂各19克、洛神花、甘草各11克。
作法:以1000c.c.水煮沸,轉小火燜1小時,加冰糖即可飲用。
提醒:腸胃較虛弱者,可先將山楂以小火乾炒到微黑,再沖泡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