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太空"發瘋"NASA有辦法 可以使用暴力處理

或捆住手腳或注射鎮靜劑
美國女宇航員諾瓦克本月因企圖綁架、謀殺“情敵”被捕後,宇航員的心理問題引起了關注。宇航員一旦採取過激行為,例如毀壞供氧設備或打開艙蓋,就會威脅到所有成員的生命。
針對宇航員在執行任務期間出現的心理問題,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太局(NASA)早在2001年就制定出三種應對方案。

方法一 五花大綁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太局規定,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如果有宇航員企圖進行破壞,其他成員可以使用暴力將其制服,包括用繩索捆住手腳或強制注射鎮靜劑。“在給病人注射鎮靜劑時,最好不斷和他說話,向他解釋這麼做的原因,”文件上說,“在制服病人時,注意不要過火,要保證他的人身安全。”
出於安全考慮,空間站或穿梭機上不能配備武器。“一顆子彈可能會擊穿太空艙,後果不堪設想,”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太局發言人詹姆斯·哈茨菲爾德說,所以宇航員們要想制服情緒失控的同事,只能使用人力。
應對方案並沒有對制服相關人員後的工作進行說明。哈茨菲爾德說,出現特殊情況後,空間站工作人員和負責宇航員健康的醫生會進行討論,決定是否終止任務執行,或把出現心理問題的宇航員送回地面。

方法二 注射鎮靜劑
為有效處理宇航員出現的心理問題,空間站上還備有鎮靜劑、抗抑鬱劑和抗焦慮劑等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穿梭機上只配備鎮靜劑,因為其他口服藥物要等到幾週後才能發揮藥效,而穿梭機上的宇航員執行任務的時間一般僅在兩周以內。應對方案規定,可以對情緒失控的宇航員注射鎮靜劑。
儘管目前還沒有人使用過這些藥品,但配備精神藥物對執行特殊任務的宇航員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幾十年前,兩名蘇聯宇航員曾在執行任務期間飽受心理問題的困擾,但當時他們無法得到抗抑鬱類藥品。
美國宇航員約翰·布萊哈也曾在空間站工作時遇到心理問題。與使用藥物相比,他認為自我調節更有效。“當遇到心理問題時,要努力戰勝自己,”布萊哈說,“可以不斷告訴自己,‘瞧,這是個全新的星球,應該學會適應新環境。’”

方法三 心理溝通
宇航員在前往太空前,要接受嚴格的心理測試,不合格的人員會被淘汰。如果執行任務的時間超過1個月,宇航員還需定期通過遠程設備與地面上的心理醫生進行溝通。
“在空間站工作的宇航員每週都要彙報身體狀況,”哈茨菲爾德說,“他們每兩周還會和心理醫生進行溝通。醫生一旦發現宇航員有出現心理疾病的症狀,就會儘早採取措施。”
然而,前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太局心理醫生帕特裏夏·桑蒂認為,儘管宇航員們會定期向醫生彙報自己的心理狀況,但這並沒有起到實質作用。她說,目前還無法準確確定宇航員的壓力標準。
“宇航員會告訴心理醫生他想殺人嗎?當然不會,”桑蒂說,“他們在擬寫報告時會很小心,因為一旦發現問題,就會被送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