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之間

作者:林明華

教育部副部長魏家祥早前在《星洲日報》發表了〈從拜會李資政到英語教數理〉一文,文中提及,李光耀和馬哈迪是宿敵,在很多國際課題上,李光耀都與馬哈迪針鋒相對,但對敦馬推行的英語教數理政策,李光耀卻給了正面的評價。

或許,我們應該如此詮釋,李光耀是根據他在新加坡實踐多年的經驗,肯定英語教數理政策可行。

但他卻未深一層指出,新加坡是一個實行單一源流教育政策的國家,而馬來西亞卻是一個擁有多源流教育體系的國家,兩者模式不同,國情不同,需求也應有所不同。

新加坡曾經是東南亞華文教育的重鎮,是中、港、台以外,華文教育最普遍、水準也最高的地區。但自80年代開始,新加坡就完全沒有了華文源流學校,華小沒有了,馬新華人社會聯手創辦的南洋大學也走入了歷史,新加坡剩下的,就只是清一色的英文源流小學、中學,乃至大學,不同種族的學生,只能選修一科母語,其他的科目,一概用英語教學。

所謂有得必有失,新加坡搭上了英語主導世界的列車,配合政府務實、有效率及清廉的政策,結果在經濟上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但在文化傳承上,它卻落得不中不西,文化底蘊的單薄和貧瘠,令不少新加坡朋友今天仍唏噓不已。

回看歷史,李光耀當年制定以英語為主流的教育政策,除了是受他個人的教育背景的影響,恐怕也與當時的政治大環境脫離不了關係。

50及60年代,是一個意識形態鬥爭劇烈的年代,從爭取自治、與大馬合併到宣佈新加坡獨立,李光耀一直都在和他國內的左翼人士展開明爭暗斗。這些左翼人士大部份是受華文教育的,這使到李光耀強烈地認為,要剷除左翼的勢力,首先必須從教育領域下手。

公平的說,新加坡的華文教育並非是在政令下“壽終正寢”的,而是學生家長基於“現實”的選擇。但不能否認,這是李光耀教育政策下的必然結果。

反觀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在這幾十年里一路走來,儘管充滿坎坷、焦慮和憂慮,但在被壓制、被邊緣化的危機之中,它反而被淬鍊得更光耀、更美麗,不僅展現了它最頑強的生命力,也譜寫出一個可歌可泣的文化傳奇。

i think english or chinese education also very import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