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怡保,我們的記憶除了“怡保產美女”、怡保芽菜雞,還有被大量複製抄襲以至泛濫全馬各個角落的“怡保白咖啡”之外,似乎就沒有甚麼了。前幾年由郭富誠主演的《父子》上演後,大家的記憶彷彿又被再度拉回舊怡保歷史底蘊豐厚的現場,或許戲中真實的場景未必全在怡保,但卻讓人驚覺,怡保簡樸親切依舊,鏡頭裡的怡保舊街場還是那麼熟悉,它見證了當年的錫礦山城從興盛走向沒落,目睹著來往人潮由純樸居民變朝聖旅客……我們不禁要問,今天的怡保舊街場,還有甚麼?
今天,我們逛一逛古老的怡保舊街場吧!這裡,是霹靂州首府怡保的心臟地帶,是怡保市的發源地,更是馬來西亞現代與古老交錯的典範城鎮之一,儘管當年因錫礦而繁盛的風光不再,但站在其間,依然能深刻的感受到它蓬勃的生命力。這就是怡保舊街場。
今天的怡保舊街場很有名,外州人閒來無事想找個好去處透透氣,或口舌很想尋覓美味刺激時,怡保舊街場常常是五大選擇之一。它街知巷曉,因為當年大量移民外州的怡保人將怡保美食帶了出去,也因為怡保美食真材實料,才得以在全馬發揚光大,並讓怡保舊街場成為人人心為之神往的老地方。
怡保白咖啡聲名遠播,怡保舊街場裡幾間被稱為白咖啡發源地的老店,也因此永遠門庭若市,沒有耐性的、起不了早床的,就甭想啖到美味白咖啡。然而,除了白咖啡之外,舊街場有名的所在還有更多。好比過去幾十年前的為食街(俗稱講古街)、美食天堂列治街、傳聞錫礦富豪金屋藏嬌的二奶巷、洋貨、雜貨及海味批發總匯的鹹魚街、百年壩羅古廟,都有獨特的賣點。
舊街場擁有2條主要道路,即是列治街和墨露菲街,其它著名的橫街包括馬結街、客棧街、二奶巷、三奶巷、邦里瑪街、講古街、榴槤街和咸魚街;擁有過百年歷史的舊街場由七百多間店舖及十多條大大小小的道路建設而成,為怡保最早發展的地區。
當時,大部份居民選擇在舊街場居住,在當地做生意,使舊街場變得非常熱鬧。舊街場與後期發展的新街場被近打河相隔,區分兩個不同年代的怡保街場。
經過百年歲月的洗禮後,舊街場改變很多,但是在舊街場開設攝影公司已有41年的符國建,依然選擇在原地經營他的攝影基業。在舊街場墨露菲街長大的符國建(65歲)於1966年與父親符智民、2名弟弟國發和國慶一起在舊街場創辦國建攝影公司。他說,他們自小在舊街場生活,所以也決定在當地做生意。
他提到,以前舊街場無論日夜都很熱鬧,也有美食天堂之號,“吃在怡保”這個口號就因為舊街場擁有許多美食而來。
“當時舊街場金店、百貨商店及食檔林立,整條列治街日夜都有許多小販在街邊擺檔賣小食,熱鬧極了。”然而,自市議會在廿多年前推行美化市容計劃後,便開始禁止小販在街邊擺賣食物,並諭令舊街場的小販搬進店舖,不少小販決定搬走,不再逗留在舊街場,讓舊街場的美食外流。
符國建認為,目前舊街場又因為白咖啡而聞名起來,許多國家的人都因而認識舊街場,因此,他希望政府可以構思一些發展計劃,恢復舊街場熱鬧的氣氛,讓商家重新租用荒廢的商店做生意,使舊街場開辟成為怡保旅遊街。
港星名人眷戀舊街場
舊街場從前以夜生活聞名,現在則大不如前,儘管如此,街場兩旁林立的雪花啤酒、新式咖啡館和連鎖嘛嘛檔等,卻也帶動了這裡人氣。
另外,舊街場咸魚街、廣發布莊、華益洋貨、余仁生、天益茶樓、鴻圖茶室、天津和光興茶室等等的老商店也依然保存至今,風貌不變,而且老饕也可以在舊街場的食肆裡,品嘗到新鮮炖蛋、河嘻、炒粉、牛肉麵、魚丸粉及火鍋等怡保美食。
來自香港的蔡瀾也曾經因為鍾情於舊街場的咖哩粉,結果把咖哩食譜帶到香港發揚光大,而港星鄭浩南和秦沛也分別選擇在舊街場一個舊式店鋪內開設火鍋店和糖水店,這一切都證明了舊街場的魅力依然無法擋。
百年壩羅古廟見證興衰
舊街場裡的壩羅古廟,已有135 年的歷史,可算是見證舊街場成長的唯一建築物,也是全怡保最古老的廟宇。根據歷史記載,怡保在百多年前曾經發生一場瘟疫,結果怡保聞人梁碧如(又名梁輝)從檳城海珠嶼引進大伯公廟,並於1872年建設在近打河畔,被稱為壩羅古廟,過後因為河水泛濫,廟宇被迫搬遷到河邊的另一個地段。
壩羅是怡保早期的別稱,也有錫礦的意思,所以當時的壩羅古廟(又稱大伯公廟)擁有許多做錫礦的居民前往拜祭,以祈求生活安穩。
壩羅古廟也曾經在英殖民政府時期,即1957年開辦義務學校,讓任何年紀的貧苦居民免費接受教育,辦學高峰期曾經擁有多達600名學生,後來義學只剩下一名學生,最後被迫在1995年關閉,目前義學的教室已經被改建為文物館及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