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製藥關鍵 美2學者獲化學獎

(華盛頓11日綜合電)美國科學家列夫科維茨及科比爾卡因為深入研究細胞如何回應外來刺激,有助于研發治療糖尿病、癌症、憂鬱症更有效,副作用更少的藥物,共同榮獲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69歲的列夫科維茨與57歲的科比爾卡因發現G蛋白偶合受體(GPCR)的運作原理而獲獎。

列夫科維茨表示,諾貝爾委員會透過越洋電話通知他得獎時,他正在睡覺。因為他有戴耳塞睡覺的習慣,所以是太太給了他一拐子,他才醒來接電話:“這是天大的驚喜”。

“我以為那只是開玩笑,很難以置信,我還有點半夢半醒。”同樣在睡夢中被吵醒得知獲獎的科比爾卡說︰“諾貝爾委員會委員逐一祝賀我,我相信用意是要我相信得獎。若只有一人,那可能是惡作劇,但由5名操瑞典口音的人祝賀你,就不是開玩笑。”

GPCR偵測抵達細胞表面的賀爾蒙、神經傳導化學物質、氣味與其他訊息分子,然后活化細胞內的G蛋白,進而誘發影響知覺、行為及諸如心跳速率和血壓等基礎功能。這些訊息傳導途徑若出現功能異常,則會導致糖尿病、視覺障礙、氣喘、憂鬱症及特定癌症等數十種疾病。

透徹了解GPCR如何與G蛋白相互作用,將能改善相關藥物作用,並提供前所未知的治療標靶,是製藥與生技業者最熱門的研究領域。

諾貝爾委員會主席、瑞典隆德大學無機化學教授里丁表示,這項發現是醫學研究的關鍵:“如能掌握受體的外觀及運作的原理,我們必能據以研製效果更顯著、副作用更少的藥物。”

列夫科維茨獲逾60獎

69歲的列夫科維茨是猶太人,自小愛看書,小學時已立志做醫生,這可能與其父親患有心臟病有關。

科比爾卡受聘清華客座教授

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讀醫科時,成績已名列前茅,之后在國家衛生研究所當了兩年研究員,遂改變志向,全心投入研究受體的研究。

他現時是杜克大學生物醫學和生物化學系教授,由于對G蛋白偶聯受體的研究有很大貢獻,迄今獲得逾60個獎項,包括2007年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而現任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醫學及分子和細胞生理學教授的科比爾卡,在明尼蘇達大學生物及化學系畢業,再在耶魯大學攻讀醫學博士。他也是生物科技公司ConfometRx創辦人,專攻G蛋白偶聯受體。

清華大學官網顯示,今年4月16日,科比爾卡受聘為清華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