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分為第一至四線

可醫多種病抗生素是由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產生的化學物質,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長。

1941年首次用於臨床,其醫學用途漸被發掘。抗生素能抑制病原生長,或直接殺死病原,可治療大多數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抗生素分為第一至四線,第一線抗生素用途最廣泛,能對付的細菌較多。醫生通常先處方第一線抗生素,如果療程後病人仍未康復,醫生會考慮開出藥效較強,副作用亦較多的二、三線抗生素;第四線抗生素主要是給癌症末期的病患。

不當使用抗生素會引發多種不良反應,如影響聽覺、損害肝臟等。

中國濫用抗生素3大原因

(1)百姓誤解:百姓把抗生素當作萬靈丹,統稱“消炎藥”,連傷風發燒均服用,家中常備。

(2)以藥養醫:醫療機關為賺錢濫開貴價抗生素,普通手術都要用上3組抗生素,且連用7日;而大量藥廠亦靠生產抗生素牟利。

(3)監管不力:衛生部門雖下發限制指引,但監管不足,任由醫生亂開藥,藥房不論有否處方,濫售抗生素。

中國抗生素問題

‧每人每年平均使用138克抗生素,是美國10倍

‧抗生素生產量亦居全球第一,去年產量近15萬噸,市場規模達600億元人民幣(約303億2900萬元)

‧70%住院病人被處方抗生素,當中僅20%有真正需要,估計1年浪費醫療費逾800億元(約馬幣404億3900萬令吉)

‧每年逾8萬人因服抗生素死亡

‧累積逾30萬兒童因服抗生素耳聾

‧70%金黃葡萄球菌個案出現抗藥性

‧40%大腸桿菌個案出現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