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巨棺 現北斗七星圖 助引靈魂升天 陪葬織品也鮮豔如新

廣西省上思縣日前出土兩具明末夫妻巨棺,引發各界關注,其中重量較輕的妻子棺木,前天由專家正式開啟檢驗。除了骨骸,部分陪葬紡織物的花紋仍鮮豔如新,其中最讓人稱奇的是,棺木的底板出現7個排列成「北斗七星」圖案的小孔,並有線條相連。專家推測,象徵為逝者指明靈魂升天的方向。

中新網報導,這兩具「三合土」(由石灰石、粗砂和糯米夯實而成)明末夫妻棺木,10月中旬在上思縣廣元村發現。其中丈夫棺木近5公噸重,妻子棺木約1公噸重,專家指出,在三合土封泥的棺槨中存在一槨(外棺)一棺的墓葬形式,這在中國的同類墓葬中尚屬首次發現。

髮眉清晰可辨
這對夫妻棺木的挖掘過程驚奇不斷,先是大量不明褐色液體從棺木內湧出,後又在墓穴內發現一枚刻有「瑞士」字樣的手錶形狀銅製戒指,雖已證實是果農遺留物品,仍引發外界好奇。前天上午9時,考古專家首先開啟妻子棺木。
專家指出,棺木內的一具年長女性骨骸,頭蓋骨的白髮與眉毛仍清晰可辨,頭髮用髮簪盤在後腦,年輕時姿色出眾。而一件陪葬的金黃色花紋服飾,雖已沾滿黑色草灰泥,但絲綢質地依然奪目,花紋鮮豔如新,令人稱奇。

線條相連7孔
值得注意的是,專家在棺木的底板上,赫然發現一個北斗七星的圖案。這7個直徑約2公分的小孔,按照北斗七星的勺狀排列,小孔間有線條相連。專家推測,這個圖騰可能是象徵為逝者指明靈魂升天的方向,相當罕見。
此外,棺木內還發現3枚印有「開元通寶」字樣的唐代古銅錢,以及一把宋代竹骨紙面摺扇,這兩樣古物應是陪葬品,其中古銅錢可能是放置在北斗七星的7個小孔內,應有7枚,可惜搬運過程散落。

開棺解謎
專家前天先開啟妻子棺木,泥石中是黑色外棺,內罩黃色內棺。

絲綢服飾
棺內一件陪葬的金黃色絲綢花紋服飾,花紋仍鮮豔如新,令人稱奇。

七星圖騰
棺木底板有7個排列成「北斗七星」圖案的小孔。

廣西謎棺小檔案
年代:明末清初,距今400多年
出土地點:廣西省上思縣廣元村
數量:一大一小,可能是夫妻棺
特徵:共3層,槨(外棺)為黃色木頭,內棺為黑木,再由石灰石、粗砂和糯米製成的三合土封泥。
墓主:一對貴族夫妻,妻子貌美
資料來源:《南國早報》

棺木奇特發現
1.底板刻有北斗七星圖案:7枚直徑約2公分的小孔按照北斗七星的勺狀排列,象徵著為逝者指明靈魂升天的方向。
2.流出大量棕褐色的不明液體:總重量近10公斤, 專家推測是土壤滲透進棺木的水分。
3.發現一枚刻有「瑞士」字樣、手錶形狀的銅製戒指:今人所遺留,可能是10年前果農耕作時不慎掉落,並非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