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危機一直是國際關注的問題,影響深遠廣泛。除了擔心石油等目前主要能源會出現「採盡枯竭」的一天外,亦要面對這些能源對地球環境造成的傷害。不少專家已曾作過警告,若再找不到新型能源取代現有的,那麼不久以後,人類就只能回到石器時代生活。
面對能源危機問題,全球有關專家都積極尋找解決辦法,因為科技不斷進步,對能源的需求亦愈來愈大,消耗量肯定有增無減。而在長時間的鑽研和開發下,有專家預言,未來世界可使用的能源主要有以下十種。
1.潔淨煤:勝在用途廣泛
科學家表示,潔淨煤經過去硫、去氮等特別處理,或將煤進行氣化,讓固體的煤轉換成氣體,以便更乾淨及有效地燃燒。而隨科技進步,生產潔淨煤的成本會大幅下降,有助普及化。不過科學家也表示,縱使潔淨煤不如一般煤那麼污染環境,但始終不如其他能源那樣潔淨。它之所以成為未來重要能源之一,只因其用途實在非常廣泛,特別是可以轉換成電能,既便宜而且簡單。
2.地熱能:能源取之不盡
未來能源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用之不竭,取之不盡。地熱能是來自地殼之下的高溫能源,源源不絕,只要裝置接收地熱的儀器,就能產生並輸出能量。一個典型的地熱能電場可以輕鬆的輸送100MW電量,這是風能和太陽能所無法相比的。
3.氫:巨大能源儲備
雖然氫本身不能當作能源,氫燃料卻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儲備。氫可以隨意的從水中提取,擁有很好的能量比例,氫經燃燒後會產生水蒸氣,而水蒸氣就可以產生電能。但問題是,如何降低用氫作為能源媒介的成本,使之大眾化。
4.人工光合作用:善用太陽能源
其實,地球上幾乎所有能源均來自太陽,因此,善用太陽就等於解決能源問題。科學家從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取得靈感,只要能夠研究出人工光合作用,那麼無論在直接產生電能,還是產生氫氣,這種方式都能夠解決目前的能源問題。可是,人工光合作用是一個非常長的研發過程,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5.太陽熱能:發電能力強勁
從太陽獲取熱能相當簡單,用這一熱能產生熱水,然後利用熱水發電。太陽熱能在那些擁有大面積太陽暴曬區域的地方,有重要的能源貢獻作用。只是,受到天氣、體積及成本的限制,太陽能始終未能大眾化。但科學家相信,只要發明出小型且能夠產生大量能源的太陽能吸收板,那就不用擔心能源危機。
6.Gratzel太陽能電池:開發成本經濟
這種電池只是傳統太陽能電池造價的五分之一,且可避免非常消耗能量的完美硅晶圓製造過程。不過,這種電池的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能夠發揮的功能只有33%左右。
7.太陽能光電:使用成本實惠
目前科學家掌握的太陽能光電技術,雖然昂貴且效率低,但若能更廣泛的使用,也能有相當重要的影響。關鍵是太陽能電池能否成功研製,因為來自太陽的能量源源不斷,若能成功研發,產生太陽能光電能量的機器以後幾乎毋須維持費用,令成本大減。
8.波浪能:既方便亦環保
湧起的波浪帶有能量,我們能從中獲得相當多的能源。波浪能量轉換器,就是一個在水中半漂浮的設備,目前這設備已在葡萄牙使用。波浪能雖然既環保又方便,可惜受到地域限制,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受惠。
9.核能「釷」:減少廢料產生
科學家稱,第三代核反應堆已經非常安全,只會產生很少的高危廢物,比燒煤炭的火力發電廠潔淨得多。而且,核電廠佔據一小塊地方,卻能產生大量能源,亦不會排放二氧化碳。使用「釷」作為核燃料,會使核能有更佳的應用,能顯著減少核廢料的產生及危險情況。而且,釷的蘊含量是鈾的三倍多,因此以釷來產生的核能,將會是未來的重要能源供應方式。
10.風能:規模可大可小
風能是可再生能源中最經濟的,在運作過程中不消耗任何能源,既可以大規模的興建風力發電廠,也能安裝在家中使用。只是,目前風能會受到天氣變化影響,但科學家相信,未來若能做到在有風的時候大量製造及儲存能源,風能乃不可多得的重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