榖類保存要乾燥 防黃麴毒素

最近天氣濕熱多雨,要特別注意豆類、榖類的保存,以免產生黃麴毒素,黃麴毒素對於人體有害,可能造成肝癌發生,黃麴毒素最多見於花生、榖類的食物,因此在保存這些食品時,需要多注意,避免榖類感染到黃麴毒素。

易導致肝癌
經實驗證實,生活環境中受黃麴毒素汙染程度愈高,人類的致肝癌率也愈高,罹患胃癌、腎癌的發生率也同時提高。因此衛生署規定食物中的黃麴毒素不能超過15ppb ( parts per billion,十億分之一)。
黃麴毒素是黴菌的一種,喜愛生長在含高量碳水化合物的榖類中,如玉米、大麥、小麥、花生、豆類等,一般人以為榖類和食品被黃麴毒素汙染後,就會產生黃麴毒素,其實黃麴毒素必須在適當的溫度、濕度及穀物含水量下才能產生毒素,如最適合產毒的溫度大約攝氏25到30度之間,濕度須有75%以上、榖類含水量約在16到20%左右,而其他黴菌經過高溫烹煮後,是會被殺死的,但黃麴毒素則需要攝氏260度左右才能被破壞。

榖類要密封保存
榖類在存放過程中最容易受感染,要注意保存榖類的方式避免受到黃麴毒素的感染。
1.在選購穀、豆、乾果類食物時,選新鮮、包裝嚴格的產品。包裝有破損或食品光澤失常,不要購買。
2.若乾果、穀類、豆類、種子類食品開封後,應用乾燥密封罐儲存。
3.若食物發霉,應立即丟棄,不要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