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北部陰雨紛飛,打亂樹穴蜻蜓羽化的步調。台北市立動物園這個月初展開「搶救樹穴蜻蜓」活動,每天派專人巡視園內山坡步道,一旦發現有被雨水打落至水中的樹穴蜻蜓,即將其帶回室內風乾翅膀,至今已成功幫助36隻樹穴蜻蜓羽化成功,遊客沿著園內步道,就可以近距離觀察其羽化過程。
樹穴蜻蜓已被世界保育聯盟列為瀕臨滅絕物種,北市動物園在兩年前,刻意在生態池山坡步道旁放置大型水桶,營造樹穴蜻蜓喜歡的環境,果然成功吸引樹穴蜻蜓前來繁殖產卵,每年3月到9月都可看到牠們的蹤影。
雨打濕翅膀易溺斃
動物園研究助理員唐欣潔說,樹穴蜻蜓的幼蟲水蠆(音為ㄔㄞˋ),是棲息在水中,要羽化成蟲時,牠會從水中爬上岸邊,蛻去外殼、展開雙翅,但因開春以來連續陰雨,常打濕這些剛羽化的翅膀,讓牠們無法振翅去覓食,或被風雨打回水中溺斃。
唐欣潔指出,這些幼蟲水蠆一爬出水桶就沒有回頭的機會,因為呼吸系統已經從直腸鰓轉換為氣管,因此,搶救小組人員每天中午前會巡視一遍,將這些濕淋淋的小傢伙帶回室內,待風乾翅膀,再放回野外。
北市動物園園長陳寶忠表示,該園已記錄到78種蜻蜓聚集,歡迎大家來參觀;長春國小高姓學生說,自己很喜歡昆蟲,希望老師可以帶他們到動物園觀看蜻蜓成長過程。
樹穴蜻蜓小檔案
學名:Lyriothemis flava Oguma
分布:台灣、中國南部、日本、緬甸、印度、孟加拉
棲地:1000公尺以下森林,幼蟲生活於山區積水樹洞、竹筒
習性:雄蟲習棲於幼蟲生活環境附近,等雌蟲來交配
保育等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列為瀕臨滅絕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