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友情牽喜鵲 養殖蟋蟀變熱門行業

養喜鵲作為寵物,在馬來西亞相當普遍,這是因為喜鵲能打鬥、能學習發出三十多種聲音,所以養喜鵲的人一直都大有人在。

由於人們愛喜鵲,所以他們會購買蟋蟀給喜鵲吃,這也帶起了一個冷門行業,即蟋蟀養殖業。

在安順,一名年輕人劉德豐,因為本身愛喜鵲,最後從朋友接下經營蟋蟀養殖生意,經營至今已有2年。

他說,在馬來西亞,常見的蟋蟀有六七種,而他只養殖黃蟋蟀,主要賣給人們充當喜鵲、金龍魚、三婆侄魚、加雷魚等寵物的食物。

小蟋蟀2個月成年

劉德豐自行培育蟋蟀,挑選出健康的母蟋蟀,讓蟋蟀產卵,然後將蟋蟀卵放在木糠處。約2個星期後,蟋蟀卵便會自動孵化,長出小蟋蟀,再用2個月時間,長大成為成年蟋蟀。

“成年蟋蟀如果沒有賣出,牠們在1個月後便會老化死亡,而蟋蟀的食物是雞飼料。”

研究出防蟋蟀瘟病方法

劉德豐所賣的蟋蟀是以重量計算價錢。喜鵲每天吃20至30隻蟋蟀,而山喜鵲食量較小,每天只吃15至20隻。

由於在大馬養喜鵲人士非常多,所以對蟋蟀需求相當大,幾乎大小地方都會有人養殖蟋蟀出售。

劉德豐研究出防範蟋蟀瘟病的方法,因為如果蟋蟀出現瘟病,便會導致大量蟋蟀死亡,那蟋蟀養殖者便會蒙受損失。

安順養殖的蟋蟀售賣到怡保、吉隆坡和附近地區。出售時,使用報紙、紙製雞蛋格放在塑膠袋內,讓蟋蟀藏身其中,否則蟋蟀便會死亡。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o!!fun~

而蟋蟀的食物是雞飼料
ya meh-.-my friend said they eat 雞蛋格 ger w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