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之迷

干涸罗布泊

神奇的罗布泊

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部的罗布泊,它是一块吸引着中外史地学者的充满着神秘感,着迷一般的土地。

罗布泊又名罗布淖尔,先秦时的地理名著《山海经》称之为“幼泽”。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一世纪时的《汉书》描述它“广褒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

清代,阿弥达深入湖区考察,撰写《河源纪略》卷九中载:“罗布淖尔为西域巨泽,在西域近东偏北,合受偏西众山水,共六七支,绵地五千,经流四千五百里,其余沙啧限隔,潜伏不见者不算。以山势撰之,回环纡折无不趋归淖尔,淖尔东西二面百余里,南北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

地理学家徐松在《西域水道记》的插图中标明塔里木河汇注孔雀河下泄罗布泊。

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俄国探险家H·M·普尔热瓦尔斯基,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美国人哥丁顿,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和法国人邦瓦洛等,都考察过罗布泊,并留下精彩的描写。

1930-1934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黄文弼,陈崇器,赴罗布泊实地考察,还实测了地图。建国后,1959年,1980-1981年中国科学院组织过规模的罗布泊考察,其间80年5-7月彭加木同志为寻找水源,在库木库都克地区遇难。

这里,曾经是一个人口众多,颇具规模的古代楼兰王国。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上书:“楼兰,师邑有城郭,临盐泽”。它成为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南支的咽喉门户。楼兰故城西约七十公里的古墓地曾几何时,繁华兴盛的楼兰,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盛极一时的丝路南道,黄沙满途,行旅裹足;烟波浩淼的罗布泊,也变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

如今,从卫星像片上反映出来的罗布泊是一圈一圈的盐壳组成的荒漠!

是活生生的湖泊消亡的实例,警告人们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带进行开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

卫星像片下的罗布湖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汉代,罗布泊 “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 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

罗布泊,三个字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神秘,而不是单单的地域名称。有一段文字对她的描绘非常贴切:“罗布泊其实是汇入多水湖之意,为内陆最大的移动咸水湖。大自然曾造就了5400平方公里湖面的罗布泊,在最近的百年间,湖水已干涸见底,如今,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片荒芜的景象:湖泊干涸、河水断流、古堡沧桑,生命仿佛在这里嘎然停止。这难道就是当年唐玄奘西去取经的大道吗?这难道就是马可。波罗从威尼斯至古老东方经过的地方吗?当年丝绸路上的驼铃、楼兰古城的歌舞一切都已消失,只留下那不解之谜,让探险者冒生命之险去挖掘、去破解……”

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东部。是著名的灾难性的严酷环境奇观。

很久很久以前,罗布泊曾经有汪洋一碧的湖水,有新鲜跃动的生命,有世代生息的罗布人,丝绸之路在这里繁荣了几百年。而今,罗布泊是死亡之海,科学家彭加木在这里失踪,旅行家余纯顺在这里遇难,漫漫黄沙吞没了文明与生命。1972年,罗布泊滴水无存。这个无涯的苦海,即使若干个世纪后漠风移来金灿灿的黄沙,也覆盖不住它脸颊上痛苦抽搐的皱褶。

近百年内,罗布泊因来水断绝,渐趋缩小,直至干涸。1921年,塔里木河在尉犁县改道涌入孔雀河,东注罗布泊洼地,形成了近代罗布泊。1930年至1931年,罗布泊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宽55公里,面积在3200平方公里,呈不规则椭圆形。1942年以后,孔雀河水径流减少,罗布泊湖体收缩。1952年,尉犁县拉伊河口英曼里一带筑起大坝,塔里木河入故道东南注入台特马湖。至六十年代初期,塔里木河下游修筑水库,孔雀河上先后筑起多道堤坝,罗布泊断绝来水日趋干枯。1972年,卫星影像显示,罗布泊已成为广袤的干湖盆,在湖盆的边缘,各种结构的盐壳,形成白色的环条纹,其形关颇似人的耳轮,故据此称之“大耳朵”。

像白龙堆、龙城奇观一样,干涸的罗布泊也是一处奇观,但这是灾难性的奇观。对于每个来到罗布泊的人,都会平等地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恐怖,而镜头上闪过的每一张凄凉和蛮荒,都是人类自己导演出来的。在罗布泊的湖畔,人们可以捡到散落的玉石,五颜六色、天然浑成的精美石头,以及古人遗留下的铜簇、串珠……在湖滨,可以俯拾石器时代楼兰人遗留的磨盘、玉斧、刮削器、以及一只只吐诉古今幽情的螺壳。远眺湖盆地时隐时时现的蜃楼,人们遐想罗布泊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据勘测,罗布泊干涸的湖盆下,蕴藏着资源十分丰富的盐类,尤其是具有较高价值的钾盐,储量大,分布集中,具有工业开发价值。从大自然生态环境角度上看,罗布泊曾起到调节塔里木盆地东端干旱气候的作用,由于罗布泊的干涸,使湖区周边进一步沙化。

过去,在罗布泊周围,有大量的野生动物,野猪,羚羊、黄羊、野兔等,如今,除偶尔见到几只疲于逃亡的野骆驼之外,再没有任何动物和鸟类会光顾这个“死亡之海”。自罗布泊北端湖缘至南端湖岸线,实际步行纵穿距离为106公里;横穿罗布泊,实际里程为53公里。以1972年罗布泊干涸时间为界线,近26年间,没有一个人能够独身徒步穿罗布泊获得成功。

罗布泊的诱惑和风险并存,后者的比例还要多些。穿越罗布泊首先考虑的是风险。四季之中,暑季是最危险的,最高温度可达 42℃上,地表温度在75℃人在湖边,灼热的气浪令人窒息。冬季气温可骤降至零下27℃。最好的季节在春秋两季,但此时每隔三、五天会遇到4至7级漠风袭击。气温适宜,漠风较少的时间,是四月中旬和十月中旬。

走进罗布泊,不存在豪华旅游,在恶劣环境下,要使自己尽快地适应特殊的生活环境,吃、往、行走、包括一切,都得认真地学做。在罗布泊,任何人的随意性都会受到大自然的约束。颐指气使在那里没人理会,每个人都以平等的生命价值出现,这在罗布泊是一条生命原则,甚至可以扩延到每一种有生命的东西。人们在罗布泊将要接受心理、生理和意志的考验。

罗布泊是个谜,许多人渴望揭开这个谜。

罗布泊地区活动特别提示:

1、训练有素者穿越罗布泊需要3—5天。

2、千万不可单独行动,手上随时带一些矿泉水,一切都可以丢下,万万不能丢掉水。

3、著须宽松,不宜着紧身衣。穿长袜。鞋要适应,鞋底太软、太硬均不宜,最好着质地较好的旅游鞋。罩红色外衣,或红马夹,目标醒目。女士最好备纱巾、帽子。

4、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自备药品。此外,清凉油、人丹、眼药水随身携带。

5、电筒一只,备用电池、灯泡若干、透明红纸或红绸一块。口罩、透气性能较好的防风镜。可自备袖珍小罗盘一枚或其他定位指向设备。

6、摄像器材防沙装置。自备火柴、打火机、以备特殊之需。

7、具备在野外风宿露的体质并有长期训练经验,因为从启程的第一天开始,即支帐篷露宿严酷野外。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新疆若羌县境内。西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界,东达玉门关和阳关之间,南依阿尔金山,北抵库鲁塔格及北山。罗布泊地势低洼,是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聚水中心,曾经河流交织,纵横成网,总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省的面积。这是指广义的罗布泊地区。

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河流,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罗布泊地区由西南向东北、由高到低有三个湖盆,一是台特玛湖,二是喀拉库顺湖,三是罗布泊,三个湖盆间有水道相连。通常说的干涸的罗布泊指的就是罗布泊地区最北边、最低、最大的这个湖盆——罗布泊湖。在近百年的历史中,罗布泊湖水最大面积为 5350平方公里,1972年后彻底干涸。

人们对罗布泊的关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罗布泊不断变化的湖水面积;罗布泊引起国际范围内的学者对其是否是“游移湖”产生的争论;罗布泊在干涸后出现的“大耳朵”地貌。(卫星从900公里高空拍摄到的罗布泊湖盆形似人耳,有八道耳轮线,还有耳孔、耳垂。)在中国的史书中,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泑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第一次记载了罗布泊的来历,“敦薨之水西流注入泑泽,盖乱河自西南注也” 。元代以后,罗布泊被称为罗布淖尔(淖尔为蒙古语,湖的意思)。

罗布百岁老人

罗布泊地区泛指罗布泊湖区及其周围的沙漠、戈壁、风化土堆群(即雅丹),总面积十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浙江省的面积。这一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西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界,东达玉门关和阳关之间,南依阿尔金山,北抵库鲁塔格及北山。距罗布泊最近的城市有敦煌、吐鲁番、库尔勒和哈密。

罗布泊曾是新疆境内最大的湖泊。古代,罗布泊沿岸为罗布人生活繁衍的摇篮,它的南北两缘曾是汉、唐“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其西岸是丝路名城楼兰。1972年,罗布泊完全干涸,成为罗布泊洼地。

罗布泊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大,有“生命禁区”之称,其主要地貌景观为盐漠、沙漠和雅丹。八十年代初期,中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这一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失踪。1996年6月,我国著名探险家余纯顺又在罗布泊遇难。

罗布泊地区充斥着众多自然之谜和学术公案,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地区。比如,罗布泊是否是游移湖,罗布泊为何干涸,楼兰古城为何废弃,楼兰居民的后裔安在,罗布泊自然环境是如何变迁的等等。

干涸的罗布泊湖盆蕴藏着丰富的钾盐资源,已探明工业储量2。99亿吨,等于两个察尔汗钾盐矿储量。据地质专家测算,罗布泊钾盐资源的潜在价值超过5000亿元,完全具备成为我国最大钾盐生产基地的资源潜力。

目前,有300多名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正在罗布泊腹地从事钾盐开发工作。罗布泊中部,已变成了一个紧张施工的大工地。

彭加木失踪之谜
1980年6月17日,中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率领科学考察队赴楼兰,他们从北南纵穿罗布泊洼地到米兰,再由米兰东行库木库都克。由于准备不足,考察队不幸中途断水,彭加木毅然只身外出找水,结果迷失于库木库都克附近沙漠之中。事后,数干军民在飞机的引导下从敦煌、库尔勒和若羌三个方向进入沙漠寻找。结果,大规模的寻找,只找到彭加木的几张糖纸、几行鞋印,于是,有关他下落的猜测又开始不胫而走,或是与刚刚引进的“UFO学“联系到一起。或是整个一个续与 “楼花党”奇闻……
余纯顺遇难之迷

1995 年6月17日,青年探险家余纯顺试图再夏季徒步穿越干枯的罗布泊。罗布泊地区炎热、干旱、缺水、风大吸取以往穿越者失败的经验,在这之前余纯顺做了大量的穿越之前准备工作。不料进入罗布泊第二天就因酷暑而脱水身亡。6月18日上午,救援人员从直升飞机上发现余纯顺的遗体仰卧在帐篷之中。随身携带的饮用水,食物等都未用完,对于余纯顺在水、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为何突然脱水身亡,这又给我们留下一个不解之迷。

游移湖之谜

关于罗布泊位置的争论已经进行了一个多世纪。它是西域地理、历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难题。1876年,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下游考察后,以其片面之见,错误地认定喀拉和顺湖即中国古籍所记罗布泊。他的学生科兹洛夫和英国的斯坦因支持他的看法。德国地理学家范李希霍芬却持反对的观点。接着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统地提出一套关于罗布泊“游移”的理论.认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出于湖底周期性沉积抬升和风蚀降低的结果。这种游移说,曾长期为中外学者所接受。除斯文·赫定外,美国人亨亭顿提出了“盈亏湖”的理论,中同学者陈宗器发表了“交替湖”的观点,而苏联地质学家西尼村则试图用构造运动来作解释。围绕罗布泊游移问题的争论,延续了一个世纪。我国科学家近年实地考察,证实了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和集流区,湖水不会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积物3600年仅1.5米),干凅后变成坚固的盐壳,短期内湖底地形不会剧烈变化。对湖底沉积物通过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证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这说明,游移说是不切实际的推断。

罗布泊楼兰旧址

罗布泊楼兰旧址

一、楼兰在古丝道上的地位

楼兰位于今若羌东北部罗布泊西岸,罗布泊古时又称蒲昌海。远在两千多年前,罗布泊沿岸生长着大片胡杨林,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水乡泽国之景象。塔里木河和孔雀河沿塔里木北缘从西向东奔流,经楼兰然后注入罗布泊,沿河两岸水草丰美,田地肥沃,是汉代主要屯田之一。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汉代早期丝绸之路经楼兰,曾经有过两条线路:一条是由阳关西行,过白龙堆沙漠,经罗布泊西北岸至楼兰南下,到达士泥(今若羌县城附近),然后沿丝绸之路西域南道西行;另一条则经楼兰后,西行至焉耆,沿丝绸之路西域北道前行;丝绸之路经楼兰既可走南道,亦可走北道,楼兰扼丝绸之路丝绸两道之咽喉。汉代早期,楼兰在丝绸之路交通线上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西汉时期,经过楼兰东去西来的使者商人“相望于道,一岁中多至十余辈。”楼兰是西域早期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上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和贸易中转站。

二、匈奴统治下的楼兰

楼兰国的远古历史,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楼兰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相当于我国秦朝初年),楼兰就已建立了国家,以经营粗放的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并受月氏王的统治。大约在公元前177年至前176年间,匈奴冒顿单于派右贤王向月氏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打败了月氏,迫使其余众越过天山,向伊犁河流域迁徙。原月氏统治地区为匈奴所占,匈奴奴隶主贵族确立了在西域的统治地位。据《史记·匈奴列传》载,汉文帝六年(前174年),匈奴冒顿单于致书汉文帝说:“以天之福,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楼兰在摆脱了月氏统治后,又为匈奴统治。匈奴在西域置僮仆都尉,楼兰和西域诸国被迫向其交纳赋税。但匈奴“虽能得其马畜旃,而不能统率与之进退。”

三、汉、匈争夺楼兰

汉武帝初年,西汉政府为了解除北方劲敌匈奴的威胁,派张骞出使西域,藉以联络月氏、大宛、乌孙等西域诸国,共击匈奴。张骞的出使,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却加深了西汉和西域诸国的相互了解。此后,汉武帝又不断派使联络西域,汉使的频繁往返,都要路经“当道”的楼兰等国,匈奴居间挑拨,并与楼兰多次劫掠汉使,阻断丝路交通。于是楼兰成为西汉政府通往西域,控制丝绸之路的必争之地。从此,汉、匈在西域的争夺,多次围绕着楼兰而展开。

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武帝命从骠候赵破奴领兵攻打车师,并令王恢辅佐。王恢因先前出使西域,多次受到楼兰王劫掠,于是就率领轻骑700先攻楼兰,俘虏了楼兰王,楼兰开始归汉。

匈奴听说楼兰归顺西汉,便发兵击之,楼兰无奈,只好两面应付,分别向匈奴、西汉各遣一质子。后来当西汉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征讨大宛的时候,匈奴指示楼兰王伺机拦劫。汉军从俘虏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即呈报朝廷,武帝诏命汉军逮捕了楼兰王,解送长安。西汉政府责问楼兰王为什么通匈奴?答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汉地。”汉武帝对他实话直说表示赞许,体谅到小国的苦衷,便下令护送其回国,并要求楼兰侦察匈奴的动静。

汉征和元年(前92年),楼兰王死,其国人来汉,请求西汉政府放还质子,欲立为王。但因楼兰质子在汉经常犯法,被处以宫刑,所以西汉政府借口皇帝喜欢质子,不予放还,楼兰只好更立其王。嗣王几年后又死了,匈奴首先得知这一消息,立刻将楼兰王在匈奴的质子遣送回国,立为国王。此王由于多年生活在匈奴,故亲匈奴而远汉,并多次勾结匈奴拦阻杀害汉朝使节。

汉元帝四年(前77年),西汉政府派平乐监傅介子刺杀了忠于匈奴的楼兰王,立楼兰在汉的质子、前王之弟尉屠耆为王,并更其国名为鄯善。尉屠耆因久居长安,感以在国内势单力薄,恐为前王之子所杀,故请求西汉政府派吏士屯田鄯善的伊循城(今若羌县米兰),做为其后盾,并将国都南迁至士泥城(今若羌县城附近)。

四、东汉魏晋时期的楼兰

鄯善国建立后,楼兰城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继续存在了400年左右。根据楼兰古城出土文物的考证和对古建筑遗址年代的测定,作为一个城镇,楼兰王诞生于西汉晚期以后,东汉魏晋时代是其鼎盛时期。

楼兰出土的汉文木简和纸文书共计576件,其中木简412件、纸文书164件,有绝对年号纪载的木简40件、纸文书8件。绝对纪年上起曹魏嘉平四年(252)年,下迄前凉建兴十八年(330年)。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年号是泰始,其次是咸熙,再现最早的年号是曹魏嘉平四年(252年),最晚的年号是前凉建兴十八年(330年)。楼兰出土的木简和纸文书表明,自曹魏齐王芳嘉平四年(252年)至前凉建兴十八年(330年),楼兰与中原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隶属关系,这一时期是楼兰城发展的繁荣时期。

鄯善国建立后,楼兰成为鄯善国的一个重要城镇,其地理位置依然十分重要。东汉时,敦煌人索励率敦煌等地士兵1000余人到楼兰屯田,同时,征召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各1000余人,横断注滨河(今塔里木河),兴修水利,灌溉农田,连续屯垦3年,积粟100万。

罗布泊地区发现的东汉和魏晋时期的汉文木简,其主要内容大部分都是记载关于屯田方面的事物。来此屯田的士卒,都可以随带畜产和各类农具杂物。汉朝在此还设有乡政权的基层官吏——三老。楼兰作为汉代在罗布泊地区的屯田中心,仍然承担接待在这条交通线上来住的使节和官吏,汉朝在此还设有管理邮件的机构和官吏,并通过屯田,传播了先进的铁制农业农具和农业耕作方法——牛耕等。

根据史书记载和已发现的考古材料得知,东汉魏晋时期曾在古楼兰设西域长史府,其规模可能介于郡县之间,并具有军屯的特点。据《后汉书·接勇传》记载,东汉延光二年(123年)夏天,班勇为西域长史,将兵500人出屯柳中(今吐鲁番境内),“明年(124年)正月,勇至楼兰,以鄯善归附。”魏晋两朝沿用东汉旧制,仍在西域地区设西域长史府。楼兰出土的木简和文书中,明确记载有 “楼兰”地点的,木简有8件,纸文书有10件,记载有西域长史及其下属管衔的木简有7件。它说明曹魏和西晋时期的西域长史府治所驻地就在楼兰。

魏晋时期继续在楼兰地区进行屯田,并在西域长史府设主管屯田事务的官司吏。屯田士卒在古楼兰地区进行开始荒地、修渠筑坝、传播和推广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铁制农具,使楼兰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楼兰成为魏晋两朝统治西域的前哨阵地。

但是,从总的发展形势来看,自南北朝以后,随着西域统治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丝绸之路新线路的开拓,楼兰作为丝路贸易的中转站,已失去了它昔日的重要地位,而逐渐衰落了。
楼兰出土文物中所发现的年代最晚的木简,是记载有前凉建兴十八年(330年)纪年的木简。它表明建兴十八年(330年)后,由于孔雀河水的改道,致使位于其下游的楼兰水源枯竭,屯田生产无法进行,西域长史府被迫迁移。楼兰这个丝绸之路上曾繁华显赫一时的重镇,才逐渐被人们所废弃,从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五、卢文

卢文是古代楼兰鄯善国的官方文书、契约及公私书信所使用的文字。“卢”一词系梵语“KHAROSTHI” 的汉语译音,原文是KHARA(毛驴)和OSTHA(嘴唇)两了加阴性语尾I构成的复合词,意为“驴唇文”,是印欧语系中印度雅利安语中的一种俗语方言。由于它最初流行于古代印度西北地区,故名“中古印度西北方言”。卢文起源于犍陀罗地区,后来流行的区域大都是受犍陀罗文化艺术影响的区域,并吸收了龟兹 ——焉耆语、于阗塞语、粟特语、希腊语及汉语等许多非印度词汇,与荟萃各种文化因素的犍陀罗艺术相类似,所以,学术界以又称为“犍陀罗语”。

卢文有5个元音,近30个辅音。目前确定的元音、辅音、复合辅音和数目字,共326个卢文字和符号。

公元3世纪中叶,卢文在印度逐渐消失的同时,突然出现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四周的于阗、鄯善和龟兹等古代绿洲王国。卢文是如何传入塔里木盆地的?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意见。

19世纪末,瑞典人斯文赫定在若羌县境内楼兰古城发掘一枚卢文木牍,英国人斯坦因在县境内楼兰古城发掘卢文文书48件,在县境米兰古城寺院遗址发现两处卢文题记及两条写有卢文的旗幡。民国17~18年(1928~1929)年,中国、瑞典合组的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瑞典考古学家博格曼在楼兰遗址灰堆中采集到一残断绢片,书有卢文。1980年4月,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建的科学考察队在罗布泊地区考察时,在楼兰古城遗址内一处灰堆中清理出一件写有卢文的木牍,并在楼兰墓地一座汉墓中发现一件写有卢文“延年益寿,大宜子孙”的织绵。

若羌县境内所发现的卢文文书,经初步整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国王敕谕 通常用楔形泥封木牍和皮革文书两种形式。所谓楔形泥封木牍,卢文称作Kllamudra,它由两件同样大小的楔形木牍重合起来使用,其带封泥槽者为封牍,另一件为底牍。封牍正面写明该谕令发给何人。谕令的正文通常自底牍正面右上角写起,从右到左横写,若底牍正面写不下,则续写在封牍背面,再写不下,就写在底牍背面。底牍背面往往写有一两行对谕令内容的概述。写罢,将封牍背面和底牍正面重合,文书的主要内容被封在其中。封泥用三道绳索固定在封泥槽内,封泥土常印有雅典娜或其希腊神像,有时或印汉文篆字,文字为鄯善都尉(或释鄯善郡尉)。”这种木牍形式显然是受中原文化影响,模仿汉魏的 “封简形式。”

2、籍帐 书写材料有纸,、帛和各种不同形状的木牍、木礼。这类文书也多两面书写,有些木牍或木札上有钻孔,可见原来是编连成册的。此类文书语言并不难懂,但有许多专有名词,字源颇为复杂,许多至今尚未译出,只得音译。这类文书卢文称作 Ganana pravamnaga,意为“书简、书信。”

3、信函 通常用矩形泥封木牍,其形式和楔形泥封木牍略同,只是一为矩形,一为楔形。只有少数书信是用单件木牍,或羊皮、帛及纸张书写。这类文书卢文称作Lekha,和梵语同一字的形式完全一样,意为“书简、书信。”

4、题记 系米兰古城寺院遗址壁画上所题,共2则。

小河墓地及附近相关早期遗址的发现,为我们认识汉代自楼兰城西走山国、尉犁的具体线路,提供了有说服力的根据。小河是孔雀河下游一条小小的支流,流程很短,没有自己的大名。

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罗布猎人奥尔、德克导引下,来这里考察时,无以标示地点,随意给出了小河这个名称。虽名不见经传,但这处奇特的墓地,却是罗布淖尔荒原上早期人类的思想、追求、他们曾经创造了的文明,与周邻地区的关系,他们同世人关注的古楼兰文明的关联……这些问题,历史文献均未留下过任何记录;但在这一小河流域,在小河流域的墓地上,却有着厚重的凝集。所缺乏的只是考古者的关注。墓地所在的沙丘,因应着罗布淖尔荒原上东北季风的运动,呈现自东北向西南方向铺展的椭圆形,面积达2400多平方米,高出地表六七米。在四周低矮的小沙丘的簇拥下,显得特别的高大。沙丘顶部密植100多根高3-4米、直径有25厘米左右的多棱形木柱,其间竖插十多根卵圆形立木,墓地中心,相当显著的是一根中段八棱形,顶部尖锥状的立木,满溢神秘韵味。大部分立木顶端尖锐,但数千年励风吹蚀、烈日暴晒,都以劈裂,发白。据说,奥尔德克当年发现墓地时,这里还有一座小木屋,厚厚木板,构成了小屋的墙、顶。屋顶上还盖了一张牛皮。木屋内墙则涂染成红色,屋内地面,散置牛头。就在小屋中部,奥尔德克曾挖出过一口内盛女尸的棺木。

墓地的沙丘上,层层叠叠、错乱散落的是难以尽数的弧形棺板,大小不一,厚薄不同,粗略统计,总数在140具以上。部分白骨、浅棕色毛发的儿童干尸、尖顶毡帽、尸体裹身的粗毛布、草编小篓散落在棺板间。小河遗址,与丝绸之路上闻名中外的楼兰故城,距离不过100多公里。在小河墓地西约4公里处,还保存着一座两汉前后的烽火台。这提示我们,古代丝路从楼兰而西,小河也曾是一个站点。负水担粮以供丝路上的旅人来去,曾经也是古代小河居民作出的历史奉献。

以楼兰为中心向西行进的汉代丝绸之路“北道”,在魏晋时期发生过剧烈的改变。公元4世纪中期以后,楼兰故城最后沉落入历史的尘埃中,小河地区居民的历史命运,与这一大的形式变动,当有着密切的关联。进一步探察小河,在塔里木河下游、孔雀河至楼兰故城间,肯定可以觅求到已经消失的其他古代人类遗址,他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具体勾画“丝路”自楼兰西行的线路,而且对古楼兰早期文明、对古楼兰最后沉落的研究,都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突兀的沙包,密集直立的木杆,诡秘的木雕人像,奇异的多层墓葬……在世界考古史上扑朔迷离的小河5号墓地,不久将揭开神秘的面纱!

今年11月中旬,中国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研究所将联合对小河墓地进行首次全面发掘。专家预言,它将翻开世界考古史新的一页!

在10月25日召开的『2003』楼兰学术研讨会』上,自治区考古研究所所长伊第力斯·阿不都热苏勒向与会者宣布了上述的消息。

小河墓地就是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于1934年在罗布泊地区发现的『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曾被世界考古学界认为是楼兰探险史、西域探险史上最神秘难解的古迹,也是世界上惟一的、至今未能被解释的墓葬形式。

10月26日,伊第力斯·阿不都热苏勒与另一名工作人员从库尔勒出发,前往英苏。他们从这里雇骆驼沿小河墓地西部进入,进行探路,找到一条适合车行的道路,以便下个月发掘工作的全面开展。

在学术研讨会上,伊第力斯·阿不都热苏勒所长介绍了去年底、今年初对小河5号墓地考察的情况。他们的发现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伊第力斯·阿不都热苏勒说:“这次考察中发现的重要文物有:草编篓、木雕人像、帽子、靴子、锈玉等。考察人员走遍了距墓中央东西南北5公里左右的四个方向,发现东南部保存完好,北边破坏比较严重。”

考察人员通过对小河墓地南部调查,了解到墓地埋藏有三层。由于害怕挖掘中出现塌陷,没敢再挖掘下去。小河墓地到底有多少层,是四层,还是五层?为什幺墓葬会有这幺多层?这一切还有待于考古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伊第力斯·阿不都热苏勒说,在小河5号墓地的东边,发现了罗布泊地区的史前文明,那里遗留有农业、畜牧业、宗教等物证。小河5号墓地的女尸基本上跟古墓沟的古尸属于同一人种,即高加索人,但年代恐怕要比古墓沟的古尸早200多年,大概测定是4000多年。同时,在考察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新旧石器,这说明在5000年前,罗布泊地区就有人居住。

有专家建议,此次探路后,应先制定出一个保护性措施,然后再进行全面的挖掘,以免古文物在发掘过程中受损。

木柱

木柱间隔1米左右,高4至5米,都是多棱柱,从7个侧面到13个侧面不等,个别的柱子底部还残留着红色的涂料。贝格曼曾在他的书这样描述:“这座死神的立柱殿堂曾经笼罩在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

船形棺板

难以计数的船形棺板散乱地覆盖了大约7米高的山包。这些弯曲的木板都是由完整的胡杨木制成,两端留有榫头。

2000年12月26日,由我国从事大气物理、水文、地貌、考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探险考察队从北京出发,赶赴塔里木河下游,进行为期20余天的探险考察。

据科考队长、著名科学探险家高登义介绍,此次科考活动地面工作的重点是在“小河”地区展开。科考队将借助沙漠车的帮助,由全球定位系统(GPS)导引,用直升机对楼兰地区进行拍摄。同时穿插在塔里木河下游,考察水资源的变化和以胡杨林植被为主的衰退情况。

13位新疆沙漠、考古、文物保护、地理、环境及野生动物研究、探险旅游等不同学科的专家,深入新疆孔雀河下游罗布尔荒漠地带。在考察中,他们意外发现了20世纪30年代瑞典著名考古学家贝格曼曾发掘过的“5号小河墓地与近10处古代人类遗存。

一座汉晋时期古墓和一座距今约2000年前婴儿墓,已于前几天同时出土。成人彩棺图案以黄、橘红、绿等色彩绘,有铜钱、花卉纹样,并以斜线分格。整个彩棺图案,虽经近2000年的岁月,却仍如新绘一般。

楼兰“5号小河墓地”在整部楼兰探险史中,是最有名的遗址。楼兰人在这里为王族修建了寄托民族之根的陵墓,以一条运河–“小河”作为通向圣地的大道。只要关闭运河龙口,让河床断流,这个墓地就被“封闭”在一个不容外人侵入、打扰的禁地。但至今仍是疑迷难解的神秘之域。自从1934年,探险家奥尔得克等人发现了那个“有1000口棺材的小山丘”–“5号小河墓地”后,60多年过去了,再没有人踏上去,重睹“楼兰公主”那“东方蒙娜丽莎”式的神秘微笑。

新疆孔雀河流域,那是一片无人地带,荒漠、沙漠交集。孔雀河已经断流,故道布满了沙枣、胡杨、红柳,且兽迹纵横。贝格曼当年划过船的小河,观察记录过的咸水湖,如今已化为沙漠及光裸的河滩。只有河谷台地上稀落的红柳沙包、枯死胡杨,在诉说60多年来这片地区巨大而激烈的地理环境变化。河水变化及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人类活动,是导致这一环境改变的根本原因。

从蹄印观察,这些野生动物主要为鹅喉羚、塔里木兔、狼,也有可能是雪豹的迹痕。在考察过程中他们曾两次发现珍稀濒危动物野骆驼。第一次是在北纬40度40分487秒,东经88度28分387秒处,发现了一只野骆驼。另外在大雪之后他们见到一串野骆驼蹄印,蹄痕特别清晰。

到了孔雀河下游,王教授忽然看到一处形制特殊的大型墓地,凭着多年的考古经验他断定其一定具有重大考古价值。墓地是一个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高达6-7米的巨大圆形沙丘。它的顶部布满了100来根高2-3米的棱形木柱、卵圆形立木,中部为八棱形柱体、顶部呈尖锥状的木质立柱,其南北为立木围栅。立木周围,是丛丛密密的船形木棺,约有140座以上。大部分已被破坏,个别人体仍然暴露在地表。一件形体大小如真人,宽胸细腰、臀部肥硕、女性特征明显的木雕像倾仆在巨型沙丘脚下。当年贝格曼报道过的另两名男根突出的男性木雕像已经消失不见。

据王教授分析,这处古墓地,绝不是一处普通的丛葬墓地,它实际上是孔雀河下游远古居民崇奉的神山。种种迹象表明:在这处丛葬墓地里,寄托着孔雀河下游远古居民对祖先虔诚的崇拜,他们祈求部落人丁兴旺、祈求获得强大生殖能力。

王教授告诉记者,这些资料,对认识孔雀河下游古代居民的原始宗教崇拜、生殖崇拜及造型艺术等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与孔雀河下游、距今近4000年的古墓沟墓地相比较,它们在埋葬习俗、棺木形制、死者衣帽样式、随葬草蒌等均有相同相通之处。只不过古墓沟墓地时代稍早,但它们都是孔雀河下游青铜时代的古墓葬遗存。

这对认识罗布尔地区古代文明、居民种族成分、农业、率牧业经营及毛纺织、毛毡、皮革等手工业曾经达到的水平,均是无可替代的重要资料,填补着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令世界考古界瞩目的罗布泊小河墓地全面发掘获阶段性重要成果。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荒漠之中,东距著名的楼兰故城175公里。

小河墓地被世界考古学界认为是中亚历史和考古上沙埋文明中最难解的千古之谜。上世纪初由罗布猎人奥尔德克首次发现。1934年夏天,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考察新疆罗布泊地区时,在奥尔德克的引领下抵达这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小河原本无名,小河之名系贝格曼所起,小河墓地也因此命名。

自那以后,小河墓地就在沙海中神秘地消失了踪迹,中国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寻找这处古代遗宝进行了不懈努力,直至66年后的2000年12月11日,才再次出现在新疆著名考古专家王炳华研究员等人的面前。小河墓地的惊世再现被誉为中国考古工作者“迎接新世纪的最新发现”。

2002年年底,新疆考古人员对小河墓地进行了试掘。去年10月,小河墓地的全面发掘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启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以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为领队的小河考古队,开始了为期3个多月的田野发掘。

小河墓地整体由数层上下叠压的墓葬及其它遗存构成?熏 外观为一个椭圆形沙山,呈东北-西南走向。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积2500平方米。发掘前,沙山表面矗立各类木柱140根,在墓地中部和墓地的西端各有一排保存较好的大体上呈南北向的木栅墙,以中部的木栅墙为界可将墓地分为东西两区。

此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对墓地西区上部两层遗存进行了全面揭露,发掘墓葬33座,获服饰保存完好的干尸15具、男性木尸1具、罕见的干尸与木尸相结合的尸体1具,发现两组重要的祭祀遗存,发掘和采集文物近千件,不少文物举世罕见。

墓地发现的象征男根和女阴的立木、高大的木雕人像、小型的木雕人面像、雕刻有花纹的木箭、冥弓、木祖、麻黄束、涂红牛头、蛇形木杆、木构上嵌铜片、木器上相同数目的刻划纹等等,将考古人员带入一个充满原始宗教氛围的神秘世界。

“小河墓地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文化内涵为国内外考古所罕见,对它的发掘和研究不仅是新疆史前时代的重大考古课题,还会对新疆周边广大区域的史前考古产生较大冲击和深远影响。”新疆考古人员将于9月下旬再次奔赴罗布泊荒漠,对小河墓地这处世界独一无二的古代遗存进行全面发掘。

船桨形的纪念物

小河墓地的山包上插着众多“船桨形的纪念物”。它们由一块完整的胡杨木凿成,桨面呈长方形,四角修圆,长一米左右,宽约七八十厘米,厚约十到二十厘米。这样的船桨必须用直径在一米以上的胡杨木制成。

失踪六十六年的小河遗址五号墓地终于出现了。

这里就是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FOLKE BERGMAN)于1934年夏天在新疆罗布泊地区找到的“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这里被世界考古学界认为是楼兰探险史、西域探险史上最神秘难解的古迹。

贝格曼所著《新疆考古记》和《考古探险手记》直到90年代末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杨镰研究员组织编译出版。此前,中国学术界很少言及“小河古墓”。在1934年后,这个方圆2500平方米左右的古墓地一直悄悄藏在这片沙漠中。

早晨,科考队从塔里木河下游中段的小镇阿拉干出发,沙漠车向东南穿越一片枯死的胡杨林,再折向东北,在连绵起伏的罗布沙漠中颠簸。当沙丘渐渐低缓时,科考队发现了一处突兀立起的小沙包,沙包上密集直立着如同死胡杨般的木杆。这是小河5号墓地最明显的标志,是世界上唯一的、至今未能被解释的墓葬形式。

66年过去了,但这里同贝格曼在其《新疆考古记》中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小山的表面,有许多从未见过的、弯曲的木板,不论走到哪里,脚下都会绊到久经岁月催蚀的人骨、被肢解了的木乃伊和厚毛物碎片”。

杨镰站在山包顶上,表情肃穆。“小河遗址的规模是前所未见的,应该是楼兰王族的墓地,在楼兰文明的解读过程中它是无可替代的,它的再发现对罗布泊环境变迁与楼兰王国兴衰这个世界性热点课题的研究必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弯曲的木板都是由完整的胡杨木制成,呈船形,可以见到棺材的顶板、侧板和底板,两端留有榫头。这些难以计数的散乱的船棺板覆盖了大约7米高的山包。在山包的平缓的顶部,则是上百根直立的胡杨木柱,间隔一米左右,高出4-5米,都是多棱柱,从7个侧面到13个侧面不等。个别的柱子底部还残留着红色的涂料。贝格曼在他的书中说:“这座死神的立柱殿堂曾经笼罩在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

除了立柱之外,我也看到了贝格曼曾提到的“船浆形的纪念物”。它们由一块完整的胡杨木凿成,浆面呈长方形,四角修圆,长1米左右,宽约70-80厘米,厚约10-20厘米。做这样一只船浆必须用一根直径在一米以上的胡杨木制成。

在山包顶部,记者还看到了一个儿童的头部的木乃伊,保存非常完好,褐黄色的头发长及颈部,略圆的脸上还有些许稚气。在另一个露出一端的棺材口处,记者见到了包裹尸体的很厚的毛织物。贝格曼认为在这里出土的木乃伊距今为4000年左右,人种是典型的印欧人种。

站在山包顶部,四顾是茫茫无涯的沙海。沙包就象沙海中孤立的小岛。尽管这里曾由一条叫“小河”的河流过,但周围没有任何活着的植物,连仍然站立的死树和灌木也没有,似乎这里从来就是埋葬先民的地方。

小河原是无名河,小河之名,即由贝格曼所起,小河墓地也因此命名。在新疆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三角洲,小河是这片水系中罕见的南北流向的河流,又是唯一一条两岸没有植被带的河流。在中国50年代末的地质图中,小河是季节河,目前小河已经断流。

杨镰通过贝格曼当时绘制的地图不断修正并确定了经纬度。现在,这座“沙深不知处”的古墓遗址终于在66年后迎来了中国学术界的研究者。

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研究员带领的考古工作者,近日从乌鲁木齐出发,再次深入新疆罗布沙漠,继续对小河墓地——传说有"上千口棺材的坟墓"进行全面发掘工作。

1934年,瑞典考古学者贝格曼(F.Bergnm)首先对这个墓地进行了初步的发掘,贝格曼在这里发现了他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通过对人种的鉴定认为是"印欧人种"。1939年,他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新疆考古研究》一书,对他在小河流域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小河墓地宏大的规模、奇特的葬制、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罗布泊早期文明的信息,引起了世界各地学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贝格曼著述的汉译本《新疆考古记》的翻译出版,中国学者开始在罗布沙漠中寻找小河墓地的影踪。2000年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华研究员成为首位发现小河墓地的中国考古学者。2002年底,新疆考古人员对小河墓地进行了试掘。2003年10月,小河墓地的全面发掘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启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以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为领队的小河考古队,开始了为期3个多月的田野发掘,但发掘工作因为春季到来后沙漠中风沙肆虐而不得不中断。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罗布沙漠中,东距楼兰古城遗址175公里,西南距阿拉干镇36公里。据伊弟利斯研究员介绍:小河墓地整体由数层上下叠压的墓葬及其它遗存构成,外观为在沙丘比较平缓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个椭圆形沙山。可以这样想象–桌子上的一个馒头,而馒头上插满了筷子。

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积2500平方米。发掘前,沙山表面矗立着各类木柱140根,在墓地中部和墓地的西端各有一排保存较好的大体上呈南北走向的木栅墙, 以中部的木栅墙为界可将墓地分为东西两区。

在去年底至今年初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对墓地西区上部两层遗存进行了全面揭露,发掘墓葬33座,其中成人墓25座、儿童墓8座,获服饰保存完好的干尸15 具、男性木尸1具、罕见的干尸与木尸相结合的尸体1具,发现两组重要的祭祀遗存,发掘和采集文物近千件,不少文物举世罕见。“一处墓葬出土如此多的干尸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而究竟还有多少目前仍不清楚”,伊弟利斯说。

在墓地,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象征男根和女阴的立木、高大的木雕人像、小型的木雕人面像;雕刻有花纹的木箭、冥弓、木祖、麻黄束、涂红牛头、蛇形木杆、木构上嵌铜片、木器上相同数目的刻划纹等等,伊弟利斯说:“这些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原始宗教氛围的神秘世界”。

“小河墓地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文化内涵为国内外考古所罕见,对它的发掘和研究不仅是新疆史前时代的重大考古课题,还会对新疆周边广大区域的史前考古产生较大冲击和深远影响”,他说。

考古队部分人员已于9月25日先期奔赴罗布沙漠,开始搭建帐篷、安装设备等前期工作。今冬明春,伊弟利斯研究员将带队长期驻扎这里,继续对小河墓地这处世界独一无二的古代遗存进行全面细致的发掘。

小河墓地整体外观

新疆考古学家推翻了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当年所作出的一个结论。

到过小河墓地的人,留下的第一个强烈印象就是小河墓地的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胡杨木柱。

这些木柱有140根,根据死者的性别不同而不同。女性棺前立的是基本呈多棱形的上粗下细的木柱,高度一般1.3-1.5米左右,上部涂红,缠绕毛绳、固定草束;男性棺前则立一外形似木桨的立木,大、小差别很大,大的高达2米、宽0.8米左右,其上涂黑,柄部涂红。

为什么要把如此多的木柱立在沙丘上面?它们是做什么用的?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到达这里时,曾认为立柱上面可能会有屋顶,并且在很久以前就被风吹走了。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去冬今春在发掘后,推翻了立柱上面可能有屋顶的推测,并得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所有的木柱都是死者拥有的纪念物。

″多棱形的上粗下细的木柱可能象征男根,桨形立柱则象征女阴。″考古人员说。

矗立在墓地中央的一根高大的、顶部呈尖锥状的立柱有了最终的归属。它是属于一位年长的妇人的。这是目前发掘出的最大的一个″男根″,它通体被涂成红色,上端线条浑圆,中段被雕成9棱形,立在老妇人棺木头部的位置。

正如″男根″一样,″女阴″同样以夸张的大比例显示着它的非同凡响。它们和粗壮的″男根″一起,组成了小河墓地神秘而惊世骇俗的生殖崇拜文化景观。

一位历史学家说,人类早期文化中对生殖的崇拜在很多民族的遗存中都有发现,但像小河墓地这样极度的崇拜方式却举世罕见。

“这个墓地给人一种最阴惨可怕和难以置信的感觉”——1934年,第一位在小河墓地考察的考古学者瑞典人贝格曼在其著述中这样叙述。

“它太奇怪了,太独特了,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墓葬方式”,正负责对小河墓地全面发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研究员一直沉浸在小河墓地的神秘氛围中。小河墓地的外观为在沙丘比较平缓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个椭圆形沙山。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积2500平方米。发掘前,沙山表面矗立着各类木柱140根,在墓地中部和墓地的西端各有一排保存较好的大体上呈南北走向的木栅墙, 以中部的木栅墙为界可将墓地分为东西两区。经过初步的发掘发现:小河墓地整体由数层上下叠压的墓葬及其它遗存构成。

墓葬为何要层层叠压?那些胡杨木柱有多棱形、圆形、船桨形,多棱的从7棱到11棱,这些形状、数字有什么深意?这些木柱被涂成红色,为什么?木柱上刻着的横向装饰纹又代表什么?贝格曼曾经猜测“这座死神的立柱殿堂”笼罩在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人们把木柱涂成红色源于“对魔法的敬畏”肯定大于“对美学的追求”,事实是这样吗?”

周围都是沙漠,为什么这里出现一个墓地?这些大量的木柱从哪里来?那些把木柱加工成多棱体的工具是什么?在哪儿?

“这么大的墓地按常理周围应该有人类生活的遗址,但为什么在墓地周围5平方公里都找不到这样的遗址、孤零零的只有坟墓?”

伊弟利斯研究员认为:这个墓葬在国内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没有任何墓葬与之类似。要准确地揭示小河墓葬的秘密,应该调动全国各学科的一流专家参与小河考古工作,包括考古、环境、人类学、植物学、动物学、原始宗教学等多学科专家参与,发掘研究工作才能进行得更快更好。

“仅仅依靠考古和历史学的知识是不能完全解释的,而且,应该把这些专家都请到发掘现场,置身在小河五号墓地所处的真实环境中具体研究”。伊弟利斯说。

小河墓地沉睡近4000年 一种文明的荒凉孤寂

在他们的最后睡眠中,一切都忠实地汇入了死亡。亲属们为他们准备了阴间的给养和维持以往人间生活的一切象征性物品。数不尽的风暴在他们头上呼啸,在宁静的夜幕下,永恒的星河就高高悬挂于头顶,每一个夏季,火一样燃烧的太阳都会照射在他们的躯体上,他们如此幸运地得以长时间拥有着一个和平的安息地,直到某一天,有陌生人来到这里,才搅扰了他们不醒的长眠───就为了发现一些未知的东西,为了揭开在这块孤寂的中亚大地上保持了如此长久时间而渐渐被人们遗忘的疑谜。

───贝格曼

2003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对小河墓地进行考古发掘。

这艘承载着近4000年前人类文明信息的方舟,带给今天的我们无尽的疑谜。

小河,究竟是遗世而独立的另类文明样式,还是一把钥匙,将打开人类文明之谜?

神秘公主的微笑

罗布泊的一个无风的早晨,小河墓地。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

一座船形棺木正在开启。紧绷在棺木上的牛皮断裂的声音沉闷而有力,像从幽深的海水里传出的某种震响。“那声音刺激人的神经,让人兴奋,我感觉那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那是历史从3800年前走来的脚步声。”曾在现场开启棺木的新疆考古所所长伊弟利斯说。

一个微笑从棺木中传上来,一个凝固而永恒的微笑,但是这个微笑生动而具有感染力,以至于让看到的人都在内心产生了一种愉悦感。这是一个年轻女人的脸。这是一具年轻女性的木乃伊,头戴尖顶毡帽,微闭着双眼,楚楚动人的眼睫毛像一排幼松似的挺立着,上面蒙着一层细细的沙尘。

这是一个具有欧洲白种人特征的美人,她让人想起70年前贝格曼向人们介绍的“神秘微笑公主”。

1934年,瑞典人沃尔克?贝格曼向西方世界介绍他在中亚腹地的惊世发现。

“高贵的衣着,中间分缝的黑色长发上戴着一顶装饰有红色带子的尖顶毡帽,双目微合,好象刚刚入睡一般,漂亮的鹰勾鼻、微张的薄唇与露出的牙齿,为后人留下一个永恒的微笑。”

贝格曼把她称作“微笑公主”。

作为斯文?赫定组织的西北联合考察团的成员,贝格曼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发现了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贝格曼把它命名为小河墓地。他的“微笑公主”就是出自这个墓葬之中。

但是“微笑公主”在惊世一现后,就又沉入沙漠。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找到她。

70年过去了,当又一位小河“公主”的神秘微笑再次在考古工作者手下浮现时,小河───这个让世人牵挂猜度了半个多世纪的墓地终于开始揭开重重疑谜。

2003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对小河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在这之前,我们每个人都熟读了70年前贝格曼写下的考古报告《新疆考古记》,我们知道小河所包含的人类文明之谜将由我们亲手揭开。”伊弟利斯说。

贝格曼的小河

贝格曼的文字仔细记录了他当年艰难的发现之旅。

1934年初夏的一天,贝格曼考古队行进在塔里木盆地的罗布荒漠中,他们的目地是寻找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此时他们已经渡过了孔雀河,在沙漠里转悠了15天了。

担任向导的是罗布人奥尔得克。就是此人,1900年领着斯文?赫定发现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1600多年的楼兰古城。在斯文?赫定离开中国后的33年里,奥尔得克已经变成了72岁的老人,但他一直在等着斯文?赫定,要告诉他自己的另一个重大发现:在孔雀河边的荒漠中,他发现了一座有一千口棺材的小山,那是谁也不知道的古迹。

按奥尔得克指定的方向,应该是在库姆河(孔雀河的一个支流)以南地区,但渡过库姆河之后贝格曼发现,这里的原野布满了雅丹、沙丘和柽柳墩,就如一个巨大的迷魂阵。贝格曼发现他们在原地打转,走了一上午来到的竟然是昨天曾经来过的地方,一个小湖湾。

晚上奥尔得克的一个同伴病了,而他自己在半夜里突然从梦中惊醒,说是看到了可怕的幽灵。第二天的奥尔得克开始一个一个地讲故事,他说,那座具有坟墓的小山已经消失在新形成的湖泊中,再也找不到了。又说那是一个有“伊比利斯”(魔鬼)守候的地方,任何靠近它的人都要遭受灭顶之灾。“我开始怀疑是否有这样一个地方,或者他是否真的去过那里。”贝格曼说。

考察队意外地拐向了一条库姆河的支流,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贝格曼随口把它叫作“小河”。

考古队沿着小河边测量绘图边前进。这时已是6月2日,沙漠里的天气变得特别热,所有的人都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而周围的牛虻闻味而动,“可怜的人们几乎要发疯了”。

就在这天傍晚,奥尔得克找到了他曾发现的墓地。

奥尔得克就像是走进了梦境,迷迷糊糊地张望着,谛听着,他久久地凝望着一个小山包一言不发,而此时人们都在忙着搭帐篷,准备晚上的营地,突然奥尔得克指着那个山包大叫:“那……就是它。”

塔克拉玛干是一个死寂荒凉的世界,但是它的每一次发现都震惊了西方世界。

贝格曼关于小河发现的《新疆考古记》于1939出版。

《斯文?赫定率领的中瑞联合考察团报告书》到1982年出版,达到了54卷的宏大规模。

66年沙海沉没

小河墓地自贝格曼发现之后就在沙海中神秘地消失了踪迹,之后的66年再也没有人能够找到它。

当年贝格曼在这里只进行了粗略的工作,发掘了12座墓葬,带回了200件文物,相对于贝格曼描述的一个巨大的古墓群来说,这些东西太简单了。

1935年西北考察团的工作因为中国时局混乱而中止,从此斯文?赫定、贝格曼等人再也没有机缘回到让他们魂牵梦绕的罗布泊。中国继而经受持续的战争之苦,解放后罗布泊又因为核试验而成为一块禁区,遥远的沙漠里的小河就这样进入了一个长久的冰冻期。

“找到小河墓地,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考古学家的夙愿。”69岁的新疆考古所原所长王炳华说。他是中国考古工作者中寻找小河墓地的第一人。

1979年对于丝绸之路的狂热由日本传入刚刚开启国门的中国。日本NHK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丝绸之路,新疆考古所原所长王炳华、穆顺英被选作了寻找楼兰的考古专家。

王炳华乘车在马兰基地的帮助下一直向西寻找楼兰。这是新中国考古学者在楼兰发现半个世纪后第一次到达这里。

“我带了一支考古队进入了孔雀河下游,寻找小河墓地,曾经深入了相当一段距离,但因种种曲折没有找到。”王炳华说。这一次小河墓地虽然没有找到,但却意外地在孔雀河谷发现了“太阳墓”,而另一支队伍中的穆顺英也意外地在孔雀河下游支流发现了“楼兰美女”。这是一具戴插着羽毛的尖顶毡帽的女木乃伊,是一个棕色毛发高鼻深目的白种人。太阳墓和楼兰美女的发现再一次震动世界。

进入1980年代,中国考古工作者才进入罗布泊工作,在这一时间进行的楼兰文物调查中,小河墓地还是没有找到。

“小河最让我萦怀。在塔克拉玛干的古代废墟中只有小河是最神秘的,它只揭开了一角,就神秘地消失了,而它所透露的信息存在着巨大的诱惑。”王炳华说。

小河再现

2000年12月11日,65岁的王炳华和一个摄制组共10个人5峰骆驼,带着水、食品和帐篷,再次开始了寻找之途。王炳华的骆驼上驮着贝格曼的考古报告,身上装着贝格曼当年绘制的路线图,手里拿的是最现代化的卫星定位仪───这样的仪器要比当年的奥尔得克厉害得多。

“凭着卫星定位仪我们不停地调整方向,并随时捕捉每一点有用的罗布泊的历史文化信息。”王炳华说。

越往前走,生命的气息就越小,渐渐地枯死并倾倒在地的粗大的胡杨、稀稀落落的红柳在慢慢减少,偶尔可见的兽迹也终于完全消失,周围的沙山越来越高大,沙山连绵起伏,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小河墓地却渺无踪影。

在最后的时刻,王炳华也产生了游移,“晚上睡在零下20多度的睡袋里,喝带冰的矿泉水,吃干硬的 ,步行到第三天,我曾经有过动摇,身畔连绵起伏的沙丘无边无际,沙峰相对高度总有二三十米,我们每走一步都无法克制地退半步。”

根据测算,墓地可能还在30公里外,这已是寻找的第四天,干 和冰水已经所剩无几,再往前走能保证整个队伍安全走出沙漠吗?

“再坚持3个小时,就3个小时,不行就往后撤,我咬着牙做出了决定。”王炳华说。

就是这可贵的3个小时的坚持,小河墓地出现了。

小河墓地在一片低矮的沙丘之中显得高耸而挺立。其实远在4公里之外就可以看到它,只是因为人在沙漠里转晕了很难一下认出它。它浑圆而巨大,它的顶部似乎有一片很密的死胡杨林,这使它不同于一般的沙丘。当年贝格曼远远望见这些胡杨木的时候,以为是因为过近的树距使得这些树互相支撑没有倒下。很快他就搞清楚了那不是树林,而是一些矗立的木柱,它们密密地插在沙丘的顶部,强烈的沙漠风暴和烈日已经将它们顶部劈开了花,但它们依然倔强地兀立着。

“虽然时间已流逝了66年,但小河墓地总的形象并未显出什幺大的变化,依然是1930年代初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身影。”王炳华说。

王炳华止住了所有人的脚步,他以一个考古学家的身份和眼光先围着墓地转了一圈,留下没有扰动的资料,然后走上了沙丘。

“墓地沙丘上,层层叠叠、错乱散落的是难以尽数的弧形棺板,它们大小不一,厚薄不同,粗略统计,总数当在140具以上。部分白骨、浅棕色毛发的儿童干尸,尖顶毡帽、尸体裹身的粗毛布、草编小篓散落在棺板之间。”

小河归来的王炳华来到了北京大学,向世人刊布了小河墓地重新发现的消息。

一个在沙漠中沉睡了近4000年的文明被现代人唤醒。

天上掉下来的小河?

这是另一种样式的文明,与我们所熟稔的古代人类文明全然不同。

如果从空中看下去,小河墓地一定像一条船,漂浮在茫茫沙海中。

时间不经意地给我们留下了小河墓地。

小河让我们体味的,是一种文明的荒凉与孤寂。

2002年,小河墓地出现在新疆考古所所长伊弟利斯眼前。

“真是一座死亡的殿堂。”伊弟利斯感叹道,“墓地被破坏得相当严重,当年贝格曼看到的已经不是小河墓地的原生态,而我们看到的更惨烈。”

新疆考古所对小河墓地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并试掘,2003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进行考古发掘。

红色的死亡殿堂

看来这死神的立柱殿堂,曾经笼罩在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人们将这些木质纪念物涂成红色,缘于对魔法的敬畏肯定大于对美学的追求。红色是血的颜色,即生命的颜色。 ──贝格曼

到过小河墓地的人,留下的第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小河墓地的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多棱形、圆形、桨形的胡杨木桩。

这些木桩大约有140多根。大都是4米多高,相当的粗壮,不知在哪段岁月的深处,也不知何人将它们都砍斫成了多棱柱,从7棱体到11棱。“7和11是小河墓地常出现的数字,这个数字很神秘,似乎大有深意。”伊弟利斯说。

在这些密密的立柱中间,杂立着被雕成长卵形的立木,粗大的木头的顶部被加工成了卵圆形,它们浑圆的线条和多棱柱形成一种对比,显示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意蕴。

这里最耐人寻味、也最让人费解的是一种桨形的胡杨木桩。它们是一种极度夸张的桨形,宽度远远超过一般的人们常识中的桨,而且,上方通常被涂成黑色,下方是血红色,在下方红色的部位刻画着数道横向的装饰纹。贝格曼曾百思不得其解,最终他不得不拋开“何以如此之宽”的疑虑,断言:“不管怎幺说,这些桨形物预示着埋葬在这里的人们生前经常划桨。”

为什幺要把如此多的木桩立在沙丘上面?它们是做什幺用的?贝格曼让猜测的眼光沿着柱子一直向上,他认为立柱上面可能会有屋顶,并且在很久以前就被风吹离了。

然而正确的路径是要将目光向下,向着那沙子深处的坟墓。

69年后,当考古队向下挖掘的时候,推翻了屋顶的推测,它们的结论出乎意料又匪夷所思──所有的木柱都是死者拥有的纪念物。

男根与女阴:死对生的崇拜

“它太奇怪,太独特了,你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不会找到第二个这样的墓葬方式。”伊弟利斯至今还沉浸在小河的神秘氛围里,眼神里有一种迷茫的雾气。

当考古工作者手中的工具向下探寻时,墓地表面立柱森林的秘密展现了出来。

露在沙丘表面的仅仅是立柱的一部分,它们的大部分都在沙土的深处。每一个粗大的立柱下面通常都有一具棺木。死者头部前方和脚后各有一根立柱,通常头部的立柱粗壮高大,脚部的立柱细小一些。

从一个巨大的立柱向下,揭开沙子,达到一米多的深度的时候,就会发现下一层的棺木,而更下一层棺木的立柱的顶端已经和上一层的棺木、立柱“犬牙交错”在一起。

“当我们基本搞清楚这些立柱的作用时,反而被我们自己的发现镇住了。它太奇怪,太独特了,你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不会找到第二个这样的墓葬方式。”伊弟利斯至今还沉浸在小河的神秘氛围里,眼神里有一种迷茫的雾气。

立柱根据死者的性别不同而不同。男性死者的头部立柱是桨形的,女性死者的头部是顶端被加工成卵圆形的立柱。两种不同的立柱分明指向不同的象征物,有着不同的意义。

“卵圆形立柱象征男根,桨形立柱象征女阴。这种指向毫无例外。”伊弟利斯说。

矗立在墓地中央的一根高大的、顶部呈尖锥状的立柱有了最终的归属。它是属于一位年长的妇人的。这是目前发掘出的最大的一个“男根”,它通体被涂成红色,上端线条浑圆,中段被雕成9棱形,立在老妇人棺木头部的位置。

考古工作者们更愿意把这个老妇人看作一位身份显赫的人物。在她头部的立柱之间,还插着一根木柱,上面悬挂着一个巨大的牛角。老太太的尸体保存得非常完好,她的面庞看起来很瘦削,安详地微闭着双眼,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

正如“男根”一样,“女阴”同样以夸张的大比例显示着它的非同凡响。它们和粗壮的“男根”一起,组成了小河墓地神秘而惊世骇俗的生殖崇拜文化景观。

一位历史学家说,人类早期文化中对生殖的崇拜在很多民族的遗存中都有发现,但像小河这样的极度的崇拜方式却从来没有见过。

棺木:一条没有船底的船

所有的棺木都没有底,小河人就包裹着他们的毛布大斗篷睡在沙子上,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小河人的棺木像一条船,只是这条船没有船底。

小河墓地西区已经进行了1.8米深的考古发掘,在这个深度里,发掘了二层墓葬33座,获得服饰保存完好的干尸15具,发现祭祀遗址2组。底下有多少层还不好说,一层棺木就有可能是一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小河墓地的沙丘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长时间以来一层尸体一层沙,一层沙一层木桩堆垒起来的。

现在,当考古学家一层一层揭开历史的时候,是向着4000年前一步一步回溯。

一座棺木正在被打开。

清除层层细沙之后,是一具呈橄榄形的棺木。棺木上盖着三张板结而坚硬的牛皮。牛皮是在新鲜的时候盖在棺木上的,它们在干燥的过程中不断地紧缩,最后紧紧地将整个棺木裹住,其表面变得如盾牌一样坚固。棺木在牛皮的包裹下新鲜如初,棺内甚至没有一颗沙粒进入。墓主人安静地躺在里面,睡着他的千年长梦。

小河墓地上至今为止所有发现的没有被搅扰过的棺木,全部用牛皮包裹。可以想象,众多的牛曾被当场宰杀。

一个巨大的“桨形立柱”竖在死者的头部。在立柱和头部之间,是一个草编的小篓,篓口被白毡封住,里面是麦粒和一些糊状的食物。他的头部还插着一块木桩,上面悬挂着一个巨大的牛头,牛头历经岁月已经变得洁白无比。

揭开牛皮,棺木露出,通体红色,颜色很鲜艳。两枝胡杨树干被加工成了比人体稍长一些的“括号”形,“括号”两头对接在一起,两端事先雕好的槽中楔入挡板固定。棺盖是十多块宽度依棺木弧形而截取的小挡板。当牛皮包裹上去时,这些摆放上去不加固定的小挡板便非常牢固。

当年满沙丘的走到哪里都会碰脚的弧形木板很是让贝格曼困惑,他无法想象它的用途,直到发现了未经人触碰过的棺木,贝格曼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满地皆是的弧形木板,是死者棺木的侧板。

但是所有的棺木都没有底,小河人就包裹着他们的毛布大斗篷睡在沙子上,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小河人的棺木像一条船,只是这条船没有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