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冲着文化喝酒?中国白酒套穿文化外衣有用否

何为文化酒?酒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一种文化现象,在“酒”前冠以文化二字,是以区分有学问的酒和没学问的酒。在当今崇尚文明的时代,人人争当文化人,人人争卖文化酒。“快来买啦,我这酒里有文化!”“秦池”倒了,人人痛打落水狗,说人家没文化;酒鬼酒兴了,人人争着拍马屁,说酒鬼有文化,更有人说,卖酒就是卖文化。既然社会倡导文化酒,那么,生产白酒的企业,只要不是弱智,都会给自己的酒贴上文化的标签。于是,贴着文化标签的“文化”酒呈汹涌之势遍地流,金六福、浏阳河、小糊涂仙、道光二十五、百年孤独等不是都号称文化酒吗?

有“酒文化专家”给文化酒下了如下定义:一是看品牌是否具有文化个性,在众多的品牌群中是否能一眼就认得出来;二是品牌的名称是否能给人们某种文化信息的联想,除饮用价值外,还有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是产品的包装是否有审美价值。

如果按这样的定义,倘若一个人起了个好名字,穿上个名牌衣服,是否就是文化人了呢?按此定义,茅台、五粮液、全兴、泸州老窖、剑南春、汾酒、西凤等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名字,能说它们不是文化酒吗?

文化之于酒,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定语,正如一个小学生到一个博士需要无数个日日夜夜苦心攻读。比如茅台,它是沿袭几百年的传统酿酒工艺,建国后几代茅台人的不懈努力,先有了茅台酒的神奇品质,然后才会有茅台酒无数的传奇故事,是历史赋予了国酒茅台丰富的文化内涵。

眼下,中国白酒市场极度混乱,一些聪明的经营者给自己的酒穿上件文化衫,乱中取胜,这是商人的胜利,不是文化的胜利,如果说文化,有谁比杜康酒、张弓酒、赊店酒更有文化呢?然而它们的经营状况并不见得就更好。

有人说,广告酒时代已经过去了,这结论下得未免武断,喝酒是喝广告比说喝“文化标签”更现实一些。试问,某某宫廷御酒能牵强出哪朝哪代么?某某圣酒、神酒、仙酒到底又是何方神圣呢?某糊涂酒虽然自称“传世佳酿”,实际上却是刚诞生的婴儿,相信也没多少人会追究“传世”是真是假,说到底,它们还是靠广告和成功的商业运作取得一定成绩的。

当然,酒名字、酒包装也是一种文化,小学生有文化,但他不能称文化人。卖酒就是卖酒,作为一种商品,喝酒决不是喝文化!

伪文化酒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一、在酒名字、包装上做文章。

二、求神拜祖,攀龙附凤,寻找高贵血统。

除去伪文化的面纱,只要你的酒还不算太差,勤吆喝,还是会有人买,比如五粮液的子子孙孙,因为孩子多,没能够上学,没多少文化。不照样卖得火?认认真真地做酒,实实在在地卖酒,别欺世盗名,否则,消费者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