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帝王重振國力 商代宰相獲賜傅姓 姓氏有源

傅姓目前在中國姓氏中排名第36,台灣則排在第56,屬于中華民族中的大姓之一。

傅姓的出處眾說紛紜,不過,最普遍也最可信的起源,是姓氏出自于商代的一名宰相傳說。

據說,商高宗武丁在位時,國力衰退,決定要重振國力及找一名得力助手。一天武丁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神仙向他推薦一個奴隸模樣的人,他便派人四處尋找,來到了傅巖,並找到一名名叫“說”的人。

當時“說”只是一名築牆的奴隸,但之后被武丁任為宰相,輔佐殷武丁50餘年,選賢任能,廣施仁政,安撫百姓,開疆拓土,讓武丁天下大治,國家更加昌盛。

于是,武丁便賜“傅”姓予“說”,故此成為了傅姓的祖先。傅說也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建築科學家。

後代往外繁衍

其他說法還包括,傅姓起源于姬姓,即黃帝的后代;出自姚姓及賴姓,或出自清代有少數民族。

據記載,“傅”姓早在殷時期就已存在。創姓初期,主要在北方發展,但到漢代時,后代慢慢往外繁衍,擴展到山東、河南、浙江等地;唐朝末年,傅姓開始遷入福建,南宋時間則傅至廣東。

傅姓在清朝中期,開始在台灣衍繁。

資料顯示,傅姓在中國聚集地,包括北地、清河、義渠、馬嶺、富平、且蘭、河內、浦江、扶風、靈州、會稽、鄧州、泉州、上杭及興寧等。

傅說發明版築法

傅說是古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建築科學家。

他是在傅岩山一帶征服洪水氾濫時,發明“版築法”而聞名。然而,他雖有才幹,卻無從施展。

他發明的“版築”術,建築科學史上的巨大進步。

“版築”術,指的就是築牆時用兩塊木板相夾,兩板之間的寬度等于牆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撐住,然后在兩板之間填滿泥土,築畢后,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牆。

儘管在戰國時期發明了磚,但當時磚大多用來砌築墓室和鋪地面,一般百姓民居仍用版築技術建造。

發源地河南安陽小屯村

傅姓最早的發源地來自是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最初時候,此姓宗親主要以西北部地區,如陝西、甘肅東部、寧夏等地為遷居地。

不過,傅姓后代之后慢慢往東遷移,開始在河北、山東,北地等地繁衍,之后便開始移居中國其他地區及省分。

直到宋代以后,傅姓人遍及全國大部分地區。如今,傅姓主要分佈在山東、湖南等省。

檳傅氏宗祠助籌組公會

大馬傅氏公會成立于1975年,迄今已有35年歷史。

回顧創會經過,馬來西亞傅氏公會會長傅木松指出,該公會源起來自七十年代的炳祥、國才、文及孫賜宗親前往檳城參加傅氏宗祠的春祭晚宴。

他說,當時國才認為,既然檳城能夠成立傅氏宗祠,相信若要成立傅氏公會,應該不成問題。

“于是宗親著手處理創會手續,並召集宗親召開大會協商,檳城傅氏宗祠為了實現共同理想,不惜長途跋涉參與會議,並要求宗親不要畏懼困難,共同籌組公會。”

他指出,該公會于1975年8月14日獲得注冊證書,同年9月7日便召開首屆會員大會,選出首屆理事。

他透露,目前全馬共有3個傅氏公會,一個位于新山,另一個則是檳城傅氏宗祠。

“本姓氏宗親不多,會規模也不大,目前本會共有400多名會員,再說這35年來,本會走過不少風雨路,也一步一腳印的走了過來。”

培育新血沒接班問題

“年輕人在會館內不太活躍,是有其他更重的事要辦理。”

傅木松不認同年輕人不參與會館,並認為會館非常沉悶的看法,並解釋說,由于他們初出茅廬,一般上需要花上很多時間先打拼事業,一旦事業穩定后,才會參與會館及社團活動。

他續說,該會並沒有面對青黃不接的問題,因該會不曾出現群龍無首的情況。

“雖本會剛成立的青年團不太活躍,但只要在母會細心培養之下,並給予他們自由,年輕會員不會感壓力,自然能夠吸取更多會館的運作方式,把會館帶入另一個高峰。”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