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輸邦咯漁產,殖民時代歷盡甘苦

Lumut 巫語是青苔,閩人意譯為「紅土坎」,粵人卻叫它做「黃泥坎」,則指該區是「紅泥或黃泥洼地」。

Н自一八七四年英國人與霹靂蘇丹締結「邦咯條約」後。蘇丹把紅土坎天定河沿岸和附近島嶼割讓給英國,成立Ding Ding 縣,脫離霹靂州,華人一向叫它作「天定州」,直到一九四八年二月一號「馬來亞聯合邦」成立,天定縣方重投母懷。

十九世紀,洋人全力經營紅土坎,撥歸檳城管轄,許多日用品、糧食、水果都靠檳城用船舶運來。紅土坎初初開埠時,海邊(實係河邊)只有高腳樓。樓高並非全防潮水升漲,一半原因為鱷魚出沒之故,若不加高,當鱷魚群發現食物殘餘或臭魚死雞,浮沉海面時,會爭相張口搶食,很容易將屋邊走動的人民吞噬。尤其那堅而硬的巨牙,咬斷柱腳、樓板如摧枯拉朽。所以僑民叫那河做「鱷魚河」。市後面崗陵起伏,屢見虎蹤,故又有「老虎山」的渾號。

大概廿年代,大街方才出現雙層磚瓦舖屋。街尾的屋宇是一九四一年初完成的。至於Jln Titi Banjang(長橋路),是進入大街的主要通道。瀕臨河濱,則惟有一排木構店舖,全部舊式房屋,都在戰前建妥。

淪陷時期,一團砲兵駐守羅網(今之軍港宿舍地)。本來任務是以邦咯島作為進攻蘇門答臘的前哨站。強迫邦咯居民渡海到羅網,開掘戰壕長約二里。難民夜裡收工,無舍可睡,紛紛露宿樹林中,忽然沾染流行病,連死十餘人。驚動僑領邱觀保埠長。派發藥材給病黎服食,阻止蔓延。紅土坎至邦咯島碼頭。

二三日後,邦咯日軍接上司命令,停止渡海峽計劃,全力攻破星新加坡後,方才由陸戰隊執行任務,於是難民被釋放回邦咯,他們認為當地太上老君廟顯靈庇佑。每逢朔(初一)、望(十五)都踴躍來燒香祈福,今廟已煥然一新。

市面上,大街中的一間藥店「銓壽堂」被駐軍佔用作憲兵部,將嫌疑犯日夜拷打、灌水,左鄰右舍每夜俱聽聞淒厲呼號,輾轉難眠,有位老太婆驚懼成疾,一病嗚呼,一些迫得搬走了。

和平後,紅土坎又恢復以前熱鬧。邦咯漁船輸來江魚仔、熟魚、鮮蝦蟹。渡輪就日日送遊客去迷妳營、「邦咯後」(馬來名稱乃「巴碩波加」)、幸福酒店(在麻瘋島)、太平洋旅店(前公主酒店)……。

市中心草坪栽植花草,開闢「散步小徑」、興建一個突出地面卅多呎、牛角形的大鐘樓,有石級可登頂上,眺望海景,馬上成為市徽。

八十年代海濱裝上風車,襯上歐西款乳白色樓房。當一九七八年皇家海軍基地宣佈動工,以代替新加坡「兀蘭」基地。在一九八○年末建竣,五萬多海軍士卒包括家眷入居紅土坎,士農工商欣欣向榮。

打從九十年代公路加寬後,循怡保去紅土坎,由戰前的六十五里縮短成四十九里,交通更加順暢。

希望由怡保到红土坎一带在将来会有更好的发展,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