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歷史

道教,是由中國古代社會宗教信仰轉化的一種宗教,具有漢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點。它起源於殷周時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和戰國秦漢時代的方士求仙採藥,同時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吸收了陰陽五行家、道家、儒家學說,把鬼神崇拜、仙方術與古代哲學思想結合起來,使其信仰帶有理論色彩,構成內容複雜的道教神學。

道教的歷史源於公元前六世紀中國哲學家老子的道家思想,隨著年代的演變,變成兩種流派,一為人文學派的道家思想,一為現代人所祭拜的道教。道教以老子、莊子以及其他道家著作為思想基礎,並吸收了陰陽家、神仙家及周易的精神資源,在東漢末年形成宗教。

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說:「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樂也,人之大福也。」道教對現實中的生命極為注重,認為人有了生命,才能享受人世間的種種樂趣。也特別注重生命質素的提高,讓生命排除生、老、病、死的干扰,使人更好、更多地享受生活。道教也認為,人的生命是一個奧妙無窮、潛能無限的機體,於是,在數千年的的修煉實踐中,摸索出種類繁多、行之有效的道教養生術,對提高人類的健康發揮積極的作用。

道教在東漢晚期形成有組織的宗教形式,由方仙道、黃老道演變而成道教,在民間廣泛流傳;魏晉以後,由統治者支持得以發展;從隋唐至北宋,更是道教的興盛時期,社會地位大大提高,廟觀不僅遍佈全國,且規模日益宏大,道教學者輩出,道書數目大增並匯編成藏;南宋以後至明代中葉,道教在統治者的扶持下仍然繼續發展,但由於與金、元南北對峙,民族矛盾異常尖銳,道教內部亦因而宗派紛起;明中葉以後,內憂外患,朝廷自顧不暇,對道教未能從財力上支持;滿清入關後,統治者對道教不感興趣,因而失去政治上的支持,道教遂由在上層社會轉入民間發展,逐漸演變成民間宗教團體。

道教在歷史上有許多的宗派:

天師道:東漢時代(西元25 - 220年),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的。

太平道:奉《太平經》為主要經典的。

上清派:南北朝代,崇信《大洞真經》和《黃庭經》,以存思服氣為主要修行之法。

靈寶派:南北朝代,奉《靈寶經》為主要經典,較重齋儀、符籙科教與功德修養。

正一派:宋元時代,奉天師道張道陵後嗣為首領,

  以《正一經》為典,主要法術為畫符唸咒以祈福禳災。

全真派:宋元時代,以清靜無為、性命修煉為法;

  出家潛修以成仙證道,已具備有豐富的教義教制體系;

大道教:宋元時期以《道德經》為宗旨,發展出通俗之倫理信條;

  教人實踐道德規矩,同時也為人祈禱治病,驅役鬼神。

時至今日,較具影響力的教派是正一教和全真教。

除此之外,還有不斷出現的民間形式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