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燥乾咳 茶飲穴位按壓調理

常見因呼吸道表面黏膜不夠濕潤而出現乾咳,其中又可分「溫燥」與「涼燥」,在此提供滋陰的茶飲與穴位按壓,可舒緩乾咳不適。

秋天乾燥,不僅傷肺同時也易出現想要咳嗽,但是卻咳不出來的「乾咳」,中醫上將乾咳分成「溫燥」與「涼燥」2種,各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2症型
溫燥型茶飲
症狀:出現在常熬夜、喜愛吃重口味、手心與腳底發熱、睡眠時夢多的「溫熱型」體質。症狀是在早晚出現劇烈陣發性咳嗽,伴隨著喉嚨有黏痰,咳一陣子甚至痰中帶有血絲、口乾卻怎麼喝水也不能解渴。
用藥:經醫師診斷後,加減服用「百合顧金湯」或「清燥救肺散」。

阿膠清燥救肺茶
材料:阿膠2錢、杏仁2錢、琵琶葉2錢、麥門冬2錢。
作法:杏仁磨碎與琵琶葉及麥門冬放入杯中加300cc沸水,等20分鐘後將磨碎阿膠放入,攪拌後即可飲用,一天喝一次。
功效:治療經常乾咳卻沒痰,或是咳到痰中有血絲的人。

百花潤肺茶
材料:款冬花2錢、百合2錢、甘草1錢。
作法:材料置杯中入250cc沸水,這時可先吸水蒸氣紓解鼻乾燥,等15?20分鐘冷卻即可當茶飲用。
功效:可紓解喉嚨乾想咳嗽以及口乾症狀。

涼燥型茶飲
症狀:常發生在抵抗力差、一吹到風就容易著涼的體質。症狀是嘴與鼻都覺得乾燥,咳嗽時會覺得喉嚨卡住東西,但怎麼咳也咳不出來,並伴隨著胸悶。
用藥:經醫師診斷後,加減服用「杏蘇散」或「止咳散」。

桑杏潤肺茶
材料:桑葉2錢、杏仁2錢、水梨半顆。
作法:將半顆水梨去皮、去核芯後切成薄片,與桑葉、磨碎杏仁放入杯中加300cc沸水,等5~10分鐘後將材料撈起即可當茶飲,早晚喝一次。
功效:紓解喉嚨癢想咳、乾咳無痰、一直覺得口乾。

麥冬烏梅茶
材料:麥門冬2錢、烏梅2顆。
作法:將麥門冬與烏梅置於杯中,入約300cc沸水後蓋上杯蓋,等15~20分鐘即可在平時當茶飲用。
功效:舒緩口與鼻乾燥、咳到聲音變沙啞。

這樣做
防乾咳4按壓穴位
喉嚨疼痛乾咳時可按壓图上所示的穴位,1個穴位每天按壓5至10次,1次按20下,每次約5秒再放開。

要保暖與保濕
自農曆時節的白露,也就是今年的9月8日後,天氣就會逐漸轉涼,尤其是早晚的溫差會大,如果沒有注意早晚要穿衣保暖或是抵抗力不佳的人,就很容易感冒、咳嗽。而天氣轉涼,更要小心皮膚會變得乾燥,要開始做保濕工作。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