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说“懂”或“不懂”饮酒,所指的是懂得挑选合乎自己口味的酒。很多时候贵的酒未必符合自己的口味,不对自己的口味也不代表酒的品质欠佳。对初学者来说,最实际的方法是多点尝试,因为口味是十分主观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直觉。一个笨点的办法是,尝到喜欢的餐酒时,不妨记住那款酒的资料,亦可向餐厅侍应或品酒师请教酒的特点,例如果味较重、或较干,到再有机会选酒时,便可按这些资料挑选较接近自己口味的酒。
一瓶法国出产的中价餐酒动辄二、三百元或以上,为了摸清自己的口味,“学饮酒”的学费岂不是超昂贵?!中国经济网给读者提供了两个较划算的建议。
一、不妨从售价较便宜的酒入手,在摸索口味的阶段没必要非法国名酿不入口。澳洲、新西兰、加拿大以至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生产的餐酒同样有品质佳的选择,价钱也较便宜,中等货百元左右已经可以购到。
二、以杯做单位。绝大多数情况下,开一瓶酒并无所谓“试味”的步骤,除非酒质欠佳或腐败变味(即croked),你最后要为它买单。如果口味不对,既浪费了酒,也令金钱花得不值。不少餐厅都有按杯售酒的制度,价钱当然比整瓶便宜很多,万一试的并非心头好,也不过是几口便可喝尽,“肉痛”程度大减。当然亦可以与六、七位朋友同开一瓶酒,则每人约可分到一杯的分量,试过合口味的再点也不迟。
其实喝酒亦不过为了享受,如果一顿晚餐的愉快气氛因“饮酒规则”拘泥,实在得不偿失。所以喝酒时不妨放松心情。但话说回来,如果新丁想要能品尝到酒的味道,也有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例如:
·饮酒时,酒应在口腔内停留一点时间,如吞得太急,根本无机会用味觉去感受酒的质感和味道。
·饮过味浓的酒之后再饮较清淡的酒,味觉便会容易混淆,所以不妨先由较清爽的白酒开始,再喝口感较浓和丰富的红酒。如果会开几瓶红酒,也应由轻身(lignt)的红酒开始。
·饮酒时不宜以第一口酒的感觉去判定是否喜欢,让口腔稍微适应过后,第二口酒的感觉较真实地反映出酒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