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金星凌日 本世紀最後一次

我國天文愛好者將能在今年6月6日清晨6時起,觀看到本世紀最后一次出現的“金星凌日”天文現象,歷時6個小時半。

屆時金星在太陽與地球之間形成一條直線,當金星掠過太陽表面,地球上可看到金星在太陽中間形成一個小圓盤,並且緩緩移動。

國家航天局研究主任劉珍珍指出,“金星凌日”現象,將在大馬時間清晨6時零9分至中午12時50分出現。

“金星凌日”現象是當太陽、金星與地球處在同一直線上,而金星又在地球與太陽之間,這時從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個小黑點一樣,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

“金星凌日”出現週期是每243年出現4次,分別是相隔8年、121.5年、8年及105.5年。

上一次“金星凌日”現象是在2004年6月8日,與今年的“金星凌日”相隔8年;再上一次是1882年12月,與2004年相隔121.5年。

下次要等105年

而下一次“金星凌日”要等到105年半之后,即是在2117年。

因此,今年“金星凌日”天文現象可說是本世紀最后一次,此現象一世紀最多出現兩次。

劉珍珍對《星報》指出,大馬人最早在當天清晨6時零9分看到“金星凌日”現象,而早上9時29分,金星圓盤最大。

她提醒民眾,觀看“金星凌日”必須使用如觀測日蝕或日偏蝕的防護措施。若沒有安全的保護措施,直接盯著太陽會迅速對眼睛造成永久性嚴重傷害及失明。

全球天文愛好者週三都把望遠鏡對準天空,觀賞一輩子只能看到一次的金星凌日(the transit of Venus)奇觀,錯過這次可得再等105年。

由大馬時間週三早6時12分開始,北美洲、中美洲及南美洲北部晴朗無雲地區的民眾,可透過望遠鏡放大日面,看見一粒小小黑色圓點,就好像太陽臉上長出一個能動的小黑痣。

金星凌日的原理和日食相似,即太陽、金星和地球成一直線,金星會擋住部分日面。週四的金星凌日全程歷時約6個半小時,金星將從日面的左上方進入,穿過日面前方后,由日面的右側走出。

澳洲、紐西蘭、南太平洋國家、日本、韓國及大部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民眾都可在當地時間6日早上,全程觀賞凌日現象。南亞、西亞和歐洲民眾則可在6日太陽升起時看到凌日結束的部分。

古人視為不祥之兆

美國首府灰濛濛的天空並未澆熄民眾熱情,約600位民眾在馬里蘭州郊區的太空總署哥達德太空中心,舉辦觀日派對。

這天象每隔105.5年和121.5年循環出現,而每次都會成對出現,一對兩次的凌日又相隔8年。若是錯過,下次要再等105年,即2117年12月11日。

對現代人來說,金星凌日是一種天文現象,但古人卻視為不祥之兆,觀看金星凌日的人,大多會交上噩運。

中國古人把金星比喻為戰爭、殺伐。由于太陽代表帝王和權力,金星凌日意味國家統治受威脅,被視為大凶兆。西方觀測者也大都沒好收場,霍羅克斯在1639年是首個記錄金星凌日的天文學家,兩年后就離奇死亡,終年22歲。

地球姊妹星沒磁場沒水

金星是太陽系行星之一,直徑1.21萬公里,是水星之后,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金星的英文名是 Venus,是根據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命名,而金星的天文符號,也以維納斯的梳妝鏡為圖案。中國古人則稱金星為“太白”或“太白金星”。

金星的公轉周期為224.71日,在地球夜空的亮度僅次于月球,質量與地球相似,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但自轉方向跟地球相反,因此太陽是從金星的西面升起。金星是太陽系中唯一沒磁場的行星,也沒有水,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

罕有的天文奇觀“金星凌日”於大馬時間週三在全球上演,錯過了就要等到2117年才能在地球上重演,可謂有今生,無來世!

“金星凌日”的原理和日蝕相似,是指金星正好運行到跟太陽和地球形成一條直線的地方,金星會擋住部份日面,令太陽表面出現是一個像“痣”一樣的小黑點,緩慢移過。

6.5小時“橫越”太陽

從大馬時間當天清晨6時12分開始,金星會花逾6.5小時,以極慢速度“橫越”太陽。

由於罕見,天文學家直至1639年才首次發現到金星凌日的現象,迄今也只有過6次紀錄。但天文學家早已預期可透過觀察金星凌日,來測量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

1716年,算出彗星回歸的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就發起史上首次國際合作的科研計劃,號召探險家於1760年代到世界各地觀測金星凌日,集合數據,最後算出日地相距約1萬4千947至1萬5千591公里。這個結果,跟現知的1萬4千959公里平均距離極之接近。

今次“金星凌日”,148國的天文學家同樣會把握機會做研究,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開普勒(Kepler)和哈勃(Hubble)太空望遠鏡都會密切監測。

科學家將量度金星大氣層,以搜集數據開發技術,用於量度其他行星的大氣層。此外,地球和金星大小相近,軌道與太陽的距離也接近,但兩個近鄰大不同,天文學家也希望透過研究金星大氣層找到箇中奧秘。

但何止天文學界嚴陣以待?地球村七大洲居民都可全部或局部過程,全球各地天文發燒友,齊齊帶備適當儀器觀賞這一罕見天象。

古人比喻為戰爭殺伐
觀奇景會交噩運

對現代人來說,“金星凌日”是一種天文現象,但古人卻視為不祥之兆,觀看金星凌日的人,大多會交上噩運。

中國古人把金星比喻為戰爭、殺伐。儘管透過望遠鏡觀測“金星凌日”現象自1631年才開始,但西漢《五星占》已記錄有關現象。由於太陽代表帝王和權力,金星凌日意味國家統治受威脅,被視為大凶兆,往往跟皇帝駕崩連在一起。

西方觀測者大都沒好收場

中國古書沒有記載觀測“金星凌日”的人的命運,但西方觀測者大都沒好收場。霍羅克斯在1639年是首個記錄“金星凌日”的天文學家,2年後就離奇死亡,終年22歲。

法國天文學家讓蒂1761年遠赴印度觀測“金星凌日”,因遇風暴而錯過,他在印度逼留8年,等另一次凌日現象出現,可是當他回國,卻發現人人當他死了,太太更把他的身家花光。

英國庫克船長卻是例外,1769年在大溪地觀測後,在回程時意外地發現澳洲和紐西蘭。網民指每逢“金星凌日”出現,都會引發火山爆發、地震等天災,上一次“金星凌日”在2004年6月8日出現,翌日印尼就發生火山爆發,同年12月更發生南亞大海嘯,因此有網民指,今次“金星凌日”可能會引發沉睡64萬年的黃石公園超級火山爆發。

地球姊妹星
金星沒磁場沒水

金星是太陽系行星之一,直徑1.21萬公里,是水星之後,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

金星的英文名是Venus,是根據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命名,而金星的天文符號,也以維納斯的梳妝鏡為圖案。中國古人則稱金星為“太白”或“太白金星”。

金星的公轉周期為224.71日,在地球夜空的亮度僅次於月球,質量與地球相似,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但自轉方向跟地球相反,因此太陽是從金星的西面升起。

金星是太陽系中唯一沒磁場的行星,也沒有水,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

“金星凌日”成對出現
下一對在2117和2125年

“金星凌日”每隔105.5年和121.5年循環出現,而每次都會成對出現,一對兩次的“金星凌日”又相隔8年。

上次“金星凌日”於2004年出現,8年後今天的是本世紀最後一次;下一對則要105.5年,在2117年和8年後的2125年出現;再下一對又要等121.5年和再隔8年出現。如此漫長才出現,是因為金星和地球有各自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金星圍繞太陽公轉的時間為225.7天,地球為365.3天,須配合兩者的會合周期才會發生。

但即使兩者會合,由於金星和地球軌道呈3.25度角,軌道交點相距甚遠,也不會出現凌日現象,只有地球在每年12月10日前後經過金星軌道的升交點(黃經77度)、以及每年6月8日前後經過金星的降交點(黃經257度)時,才會發生。

因此,一對兩次的凌日會在這兩個日期前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