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的Cpu历史(各时代主要产品)

1978年Intel公司生产出了第一块16位的CPU——i8086芯片,这块芯片采用了最新的3微米制造技术,集成度达到29000个晶体管,内部和外部总线都是16位,寻址20位,主频达4.77MHZ。它使用的指令代码就叫X86指令集。

1982年,Intel推出了80286处理器,提供16位数据总线,24位地址总线,以1.5um技术制造。主频从12MHz起。与8088相比,80286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它的效率是8088的4倍以上。

1986年,INTEI公司推出了80386系列CPU,其代表性的产品386DX-33的主频为33MHZ,集成32万个晶体管,执行单一指令需要两个时钟周期。80386系列有两类产品386DX和386SX。386DX是32位CPU,其内部数据通道和外部数据通道均为32位;386SX是准32位CPU,即内部数据通道为32位,外部数据通道为16位,保持了同286的一致性,与386DX相比,386SX的价格较低、80386DX是真正的32位处理器,成为当时追求高性能用户的理想选择。

1989年,Intel公司又推出了80486CPU。与80386相比,80486在各方面都是一个飞跃。486CPU在Intel处理器中第一次采用一级高速缓存(8KB),减少了访问RAM的次数;它提供的突发模式总线结构加快了RAM和CPU之间的数据传输;486也是第一个真正采用流水线设计的Intel X86处理器,提高了指令的吞吐率;浮点单元FPU能够对包含十进制小数的实数进行运算,因此改善了应用程序(特别是科学计算和图形处理)的性能。它包含125万个晶体管,执行单一指令需要一个时钟周期,综合性能是386的3倍以上。486也有DX和SX之分。

1993年Inter推出的全新一代高性能处理器Pentium。Pentium处理器集成了310万个以上晶体管,运算速度超过100MIPS,即每秒运行一亿条加法指令,是同级80486芯片的两倍。

同时代的AMDK5系列的cpu。K5具有6条流水线,能够将解码和执行功能分开,它有六个功能单元:一个分支单元、两个加载/存储单元、一个浮点单元、两个算术逻辑单元。

1997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 MMX芯片,这正是辉煌的开始,Pentium MMX在X86指令集的基础上加入了57条多媒体指令。这些指令专门用来处理视频、音频和图象数据,使CPU在多媒体操作上具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Pentium MMX还使用了许多新技术。单指令多数据流SIMD技术能够用一个指令并行处理多个数据,缩短了CPU在处理视频、音频、图形和动画时用于运算的时间。

AMD 自然不甘心Pentium在CPU市场上呼风唤雨,因此它们在1997年又推出了K6。K6这款CPU的设计指标是相当高的,它拥有全新的MMX指令以及64KB L1 Cache(比奔腾MMX多了一倍),整体性能要优于奔腾MMX,接近同主频PⅡ的水平。

1997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II处理器,它采用SLOT1架构,0.35微米工艺制造,工作在66MHZ的外频下,主频有233、266和300MHZ;1998年推出的第二代PentiumII,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外频提升到了100MHZ,主频为350、400和450MHZ。同时推出用来搭配100MHz外频处理器的主板i440BX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而且一直服役到PentiumIII全面的退出市场,成为了一代经典主板。

1998年AMD又公开发布了K6-2处理器,它在K6的基础上作了几项重要的改进,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采用了3D NOW!技术,此技术在原有的K6处理器中新加入了21条新的指令,能迅速地对3D图形进行辅助处理,同时,K6-2也支持MMX技术,3D NOW!与MMX技术之间形成相辅相承的关系,MMX用来加强整数运算能力,而3D NOW!则补充浮点运算能力的不足,这两项技术的融合,为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强劲的动能。AMD第一次在浮点运算方面赶上了Intel。

1998年廉价高性能的处理器—Celeron。最初推出的Celeron有266MHz、300MHz两个版本,且都采用Covington核心,0.3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1900万个晶体管和32KB一级缓存,工作电压为2.0V,外频66MHz。Celeron与PentiumⅡ相比,去掉了片上的L2 Cache,此举虽然大大降低了成本,但也正因为没有二级缓存,该微处理器在性能上大打折扣,其整数性能甚至不如Pentium MMX。 为弥补缺乏二级缓存的Celeron微处理器性能上的不足,又推出了Celeron300A、333、366。与旧Celeron不同的是,新Celeron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同时它采用Slot 1架构及SEPP封装形式,内建32KB L1 Cache、128KB L2 Cache,且以CPU相同的核心频率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L2 Cache的工作效率。也是当时的超频利器。

为了对付INTEL AMD推出的第三代k6

1999年2月17日Intel发布了SLOT1构架PentiumIII处理器,首批发布的PentiumIII处理器起始主频为450MHz,外频100MHz。PentiumIII处理器使用了更加先进的动态分析技术和PSN序列号识别技术,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增加了SSE指令,SSE对3D及图形方面的帮助非常明显。在运行针对SSE做过优化的图形软件时,速度比同主频下的PentiumII快了50%。

1999年AMD 发布了Athlon(k7) ,在主频和性能上超过Intel

之后推出的第二代PentiumIII处理器

2000年推出的第二代Celeron 超频幅度可达100%

2000年中发布的第二代Athlon

低端方面AMD推出Duron

2000年11月21日,Intel 在全球同步发布了其最新一代的微处理器—Pentium4(socket423接口)

之后又推出了第二代Pentium4(socket478)

低端方面INTEL推出第三代Celeron,为0.13微米工艺

第三代Athlon AthlonXP

之后是大家熟悉的
CeleronD PentiumD Sempron Athlon64 Opteron Athlon64*2 Athlon FX PentiumM Turion64 Core











ow this is nice; thanks;

少佐最新的。。。。 [s:2] [s:2]

引用第2楼jollygoh2006-12-23 08:37 AM发表的“”:
少佐最新的。。。。 [s:2] [s:2]

Core 2 duo 唔係最新嘅咩? [s:9]

thank for the info really apprecie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