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一張紅紙 剪出無限祝福

1.jpg
陳益龍喜愛剪紙藝術,也因此在巴剎南馬路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專門和喜愛剪紙者分享心得。

剪紙,源自于千年前的古老中國,起初它是作為巫術用途,近幾年才慢慢演變成最貼近人們生活中的手工藝之一。

古時候,無論家中的門窗或器具,都不難見到剪紙的蹤影,雖然它僅是一張紙,但經過巧手剪裁下,變成記載著一楨楨珍貴的圖騰。

古城巴剎南馬路的陳益龍雖然年紀輕輕,不過他卻因為對剪紙藝術的認同和著迷,先后花了逾10年的時間來掌握橫跨了千年歲月的剪紙手藝。

希望能發揚光大

“我當初開始接觸剪紙純粹是喜歡它的特色,認為一張紙在經過修剪后可以變成一幅圖,所以就決定花時間去掌握和學習它,結果一花就花了十年的光景。”

他說,剪紙藝術在早期華人社會的日常生活上是非常常見,而且也非常貼切,因為無論喜事喪事,又或者是吃的食物都少不了剪紙的蹤跡。

“最常見的就是祭祀儀式上,剪紙通常都會出現在點綴食物或神案上,因為這些剪紙都代表著一個吉祥或是祝福,再加上它的造型美觀和出眾,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

陳益龍說,雖然剪紙起初是作為巫術用途,不過后期它卻被廣泛流傳,在千年前古老中國的宮廷中就已出現。

“它目前是少數能逃過被時間巨輪輾碎、流傳至21世紀的傳統手工藝,所以我認為我更應該去發揚它,讓它重新在華人社會內流通。”

他說,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剪紙手藝能在今天的南洋重燃耀眼的光芒,同時也讓剪紙藝術走進入尋常人家,成為處處可見的討喜藝術。

學習剪紙須有毅力

“若要學習剪紙這一門手藝,無疑是必須具備敏銳的精神和恆久的耐力!”

陳益龍說,自己的精神和耐力不是最上乘,但就勝在對于剪紙藝術一種近乎癡狂的熱忱和堅持,所以才能一路不斷地摸索和學習,以精益求精。

“當每一次將一張張的紙張剪了又剪,最后打開后卻是讓自己都感覺心曠神怡的剪紙成品,那種感覺是無法言喻的滿足,所以我非常享受,也非常喜愛這一門藝術!”

此外,他說,剪紙對本身來說不單只是手藝,它還是一門匯聚年前歷史和文化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