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left][size=3][font=Times New Roman][color=DarkSlateGray]
BJT原理的關鍵,是 漂移,不是擊穿,
漂移,跟擊穿不一樣,擊穿,是單向導電性的進階操作,漂移則是受控的導通,不用「擊」的。
[/color][/font][/size][/align]
載流子的運動,是根據電源法則而不是電路性質,
所以,不管這二極管是正接還是反接,載流子的進出方向是不變的,改變的衹是電流的名稱。
圖中的情況,實際上不存在,因為,
一,本區根本沒有這種載流子,
二,端子跟芯片是歐姆接觸,不能生成載流子。
沒有載流子可動,就無法導電,二極管的反向阻斷就是如此達成的,
只要供電不超過突入電壓,或空乏區沒有跟端子粘連,阻斷就有保證。
如果供電超過突入電壓會怎樣呢?!
那就是,空乏區會被「壓碎」或「撕裂」,
巨量的載流子成對地「憑空」生成,就像碳酸飲料開瓶時冒泡那樣。
一般絕緣物料一旦擊穿就報廢,
PN結的擊穿在電流受限的情況下,實體結構沒有破壞,所以其實談不上復原,衹有導電不導電的分別,而這分界是固定值,表現為,擊穿後的壓降不會陷落。
穩壓管,就是利用擊穿後壓降不變這個特性,整流二極管則以此為耐壓,嚴禁逾越。
如果不是歐姆接觸,或者敷設了外延層,則突入電壓 是會隨漂移電流的增加而下降的。
漂移電流的出發點是端子 (圖中的那四個箭頭),擊穿載流子的發源地是空乏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