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的歷史故事,除了埋藏於老一辈的思绪中,记载於歷史书籍里,或许也在古物留下风霜,而古幣即是其中之一。曾几何时,古幣也像现有的钱幣般,用作买卖交易用途,並成为社会地位的象徵。不过,隨著时光流转,古幣也失去了使用价值。
但,另一方面,保存至今的古幣依然充满收藏价值,且有待后人重新发掘其价值,以及將歷史重现世上。
每枚古幣有其歷史故事佤法虽非歷史学者,然而他却拥有数千枚古幣。古幣上的爪哇文,记载著钱幣的价值、年代及隱藏的歷史。
每一枚古幣,仿佛在讲述一段段的歷史故事,像拜里米苏拉创立马六甲王朝、郑和下嫁公主予苏丹、英国殖民统治马来亚等。
已有10集邮簿200枚古幣
佤法的父亲为地方政府官员,喜爱收藏古董,或许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佤法自幼也深受父亲影响,爱上古物。
古幣是其父亲的收藏品之一,他不但继承父亲的兴趣,当父亲准备舍弃古幣时,他还接手三本集邮簿的古幣,延续收藏的故事。
子承父“物”后,他继续收藏大量古幣,甚至更上一层楼,至今已累积十本集邮簿,每本集邮簿约有200枚古幣。
佤法自豪地表示,其收藏品几乎应有尽有,甚至比博物馆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收藏之道无止境,因此其收藏將会持续下去。
委托经纪人搜寻古幣
佤法表示,古幣一般为金幣、银幣、锡幣及铁幣,且曾被人们使用,辗转至今已有数百年歷史。
他指出,在百年前的大马半岛,唯有登嘉楼、柔佛、吉兰丹及亚齐(Aceh)四个州属使用钱幣。
“除了马来亚的古幣,凡是曾殖民统治大马的国家,像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国的古幣,也都一一成为我的收藏物。”
他表示,为了收藏各类古幣,他委托一名经纪人,四处搜寻古幣,若有最新发现,对方將与他联繫。
“古幣面值或许是10仙,惟其售价却高达数百乃至数千令吉,对於收藏品的总值,我也难以想像。”
姓名:佤法
年龄:38岁
职业:娱乐表演公司总监
痴情对象:古幣
痴情原因:喜爱古玩
痴情程度:收藏数千枚古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