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球
八月十五中秋节,市面上售卖各种各样的月饼,最常见的是粤式月饼,当然也有少为人知的福州、潮州及福建月饼。
小时候经常吃到福建月饼,那是一种上有红色印章,下为芝麻垫底的白色饼乾。馅料为瓜子、冬瓜、油麻、桔饼及肉头油做成,90年代在太平尚有饼家出產,如新瑞珍、前永安成饼家等等。由於製作过程十分繁难,而且销路不是很好,目前在北马几乎找不到福建月饼了。堂上双亲每逢中秋节都会碎碎念几句,可见他们对福建月饼的思念与喜爱。
最近特地与友人赴霹雳安顺一趟,摸上潮州祖传三代,歷史悠久的松茂饼家,本来是为了潮州月饼而来,几年前尝到它出產的潮州(月劳)饼后,念念不忘迄今。原来,松茂除了出產琳琅满目的粤式及潮州月饼外,出乎意料的也有久违多年的福建月饼!於是买了几块回家朵颐,发现保持了福建传统味道而且更软化、更美味。以前吃过的福建月饼馅料比较乾硬,想不到潮州人做得比福建人更好。
以前看到的福建月饼包装是5个一包,以塑料袋及橡胶圈捆绑而成。安顺的是一个一包装,显得不同。这种福建月饼,我在闽南人聚居的台湾也不曾见过。
至於潮州月饼则有3种,一是「月饼」、二是「(月劳)饼」,三是「劳糕」。潮州月饼是白色扁圆形状,馅料是五香粉及糖。(月劳)饼则是多层状的饼皮,內馅分为双烹、金菜双烹、白豆蓉及乌豆沙。(月劳)糕是黑色软状的,分乌豆沙、白豆蓉及无馅。
北马爪夷一带的(月劳)糕呈黄色,无论是味道还是形状或顏色,均与安顺的有天壤之別,怎么都是潮州(月劳)糕,差距会是如此之大呢?
在福州人聚居的实兆远,每当农历八月就可以看到福州月饼了。它还是传统的包装,粉红色纸张包装加上生產者的商號纸,再以塑料绳子缚绑打个小结便以提拿。与其他月饼比较,福州月饼就显得娇小玲瓏,其饼皮也是呈多层状,馅料有乌豆沙及肉馅。从小就喜欢福州月饼的传统风味,迄今犹是。
福州、潮州及福建月饼,在知名度上与粤式月饼完全不能相提並论,许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多样化的月饼文化。甚至福建人都不知道有福建月饼,潮州人不知道有潮州月饼,福州人不知道有福州月饼这回事。请问您是否也知道?吃过吗?
就是因为这些月饼,才使到我国的月饼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特色。这样才是我们的多元文化特徵,是我们的福气。而且它们的味道与粤式迥然不同,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可是这些珍贵的文化遗產面对严重的衰落问题,尤其福建月饼,相信会在未来淘汰而消失殆尽。面对这种问题,我们应该想办法挽救,重新包装,积极推广。倘若不想看到它的消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多购买,多多品嚐之。
多元文化显现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单元文化则单调独一,纯粹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