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牌匾藝術無價 雕刻需耐心費時

1.jpg
完成前的牌匾,師傅已為牌匾打底補泥和上黃漆。

2.JPG
丁偉強正雕刻沈志明牌匾。

3.JPG
牌匾以木料居多,用來制作牌匾的木料都是從外國進口。

4.JPG
直匾的草書雕刻更考究工夫。

5.JPG
已經有75年歷史的福章工藝美術品公司,在甲州無人不知。

隨著時代的回轉,近幾年來開始吹起复古風气,帶有濃厚文化气息的牌匾又備受民間的歡迎。

記者走訪甲市豆腐街一間開了75年的傳統牌匾製作店――福章工藝美術品公司,該店專門雕刻各式牌匾及金漆招牌,負責人丁偉強已是該店第三代傳人,他是拓展了祖父丁福章自1936年開始從事的雕刻事業,該店前身是一間書店。

牌匾可以作為一种藝術品或裝飾品,可在許多商號、寺廟、民宅、宮殿等建筑物看到。

丁偉強:分手工機器製作

丁偉強表示,祖父在那個時代機器還不發達,因此,所有的雕刻品都是靠手工完成。如今隨著機器化時代的來臨,牌匾也有了手工及機器的划分。

“機器製作的牌匾,有60%是靠機器製作,只有40%是手工。我覺得手工藝品比機器生產來的珍貴,機器牌匾通常用於商業機構,如挂在店外的招牌及賀匾,而機器製作的牌匾的价格也比較便宜,一兩百塊錢就可製作了。”

他說,手工製作出的牌匾只有二、三十巴仙靠機器,製作過程也很費時,有時候顧客要等上半年或一年的時間,价格方面介於1千到3千令吉或以上都有,如雕刻名書法家的作品。

雕刻講究層次分明

“懂得藝術的人就能夠明白‘藝術無价’的道理,雕刻講究層次分明,一點都不能馬虎,所以就算要用很久的時間完成,顧客都很願意等待。”

店裡的4名雕刻師傅,都有二三十年的雕刻經驗了,老闆自然也是經驗老道的雕刻師,從小學開始學雕刻,後來還學習花草雕刻,將兩者融會貫通,一些紀念名人或复雜的牌匾雕刻工,都由他親力親為。

丁偉強也解釋道,牌匾以木質居多,牌匾漆質以黑色為主,也有紅、藍、綠、紫、棕色等,最小的牌匾是1呎或1呎半,最大的15到18呎,品質好的牌匾可以耐上百多年之久。

外國人對牌匾藝術興趣濃

此外,丁偉強指出,店裡採用製作牌匾的木料都是中上等木料,而牌匾上字体的金箔都是用98.7或92%的真金製作,從英國、香港、中國及泰國買入。

他表示,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外國人比中國人對牌匾藝術品有更濃厚的興趣,不惜遠道而來向他們訂做牌匾帶回國。

“他們更喜歡中國人的文化,由於不識漢字,會向我們尋求建議,他們會要求在牌匾刻上如‘快樂之家’等的字眼,帶回家挂在客廳作為裝飾品,代表一家快樂的意思。”

他說,也有不少來自新加坡、印尼的顧客和接受英文教育的華人對牌匾也很熱衷。

他指出,或許中國人對這門藝術習以為常,而不再提起興趣了,這是令他感到遺憾的。

欲收徒傳有心人

丁偉強指出,傳統文化有它存在的价值,身為華族的我們,尤其是年輕人更應該將這种文化延續下去。

“我們很樂意收徒弟傳授雕刻,之前有收過幾名,但都因為缺乏耐心而放棄。

雕刻的過程可以培養個人的耐性、脾气、心情。年輕人更需要培養出這些气質。”

他強調,這門手藝不一定要傳給自家下一代,只要有興趣者都歡迎來學習。希望這种傳統且富有文化价值的手藝可以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