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融報告 聯合國抄自謠言 登山客胡扯被當暖化證據 當年竟獲和平獎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2007年發表報告警告世人全球暖化的嚴重,還獲頒諾貝爾和平獎,這份報告近日被發現漏洞百出,不僅引用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還把雜誌中的傳聞及學生論文當全球暖化的證據,如今已有人要求解散該組織。
聯合國IPCC每6年發表一份大規模報告,是各國及相關機構制定政策的參考。英國《周日電訊報》昨報導,2007年《第四次評估報告》中指安地斯山、阿爾卑斯山及非洲高山的山頂冰雪,自1900年至2000年面積明顯縮減,依據之一是2002年《登山》(Climbing)雜誌中一篇文章,作者引用登山客間的傳聞提出此說法;另一來源則是登山嚮導史沃爾為取得學位所寫的論文,文中訪談約80位阿爾卑斯山的登山嚮導。
兩個來源都不是經過同行評審等嚴謹程序的科學研究。任職於愛爾蘭社會經濟研究院的報告作者之一托爾(Richard Tol)抨擊:「現在的登山客和嚮導不可能有1900年的證據,他們的說法完全是胡扯。」

說法沒有科學證據
IPCC這份報告宣稱,喜馬拉雅山冰川將在2035年融解殆盡,引發震撼。但上月初加拿大專家指,正確數字應是2350年。英國媒體上周更揭發,此說法是抄自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WWF)宣傳文章,該文是引用印度專家胡斯南(Syed Husnain)說法,無科學根據。

IPCC報告謬誤百出
◎報告又援引WWF的文章,聲稱氣候暖化將使亞馬遜叢林面積減少40%,該文宣稱引用《自然》雜誌的報導,但該報導其實著重濫伐的危害。
◎報告又指,全球暖化導致安地斯山、阿爾卑斯山、非洲高山覆蓋的冰雪面積逐漸縮減,但此說法的來源竟包括一篇引用登山客傳言的雜誌文章及一名碩士生的論文。
報告指喜馬拉雅山的冰川將在2035年融化殆盡,但此說法是抄自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WWF)的宣傳小冊,小冊引用印度專家胡斯南(Syed Husnain)受訪時的說法,並無科學根據,甚至將喜馬拉雅山冰川每年融化23公尺錯誤計算成134公尺。
◎報告又援引WWF的文章,聲稱氣候暖化將使亞馬遜叢林面積減少40%,該文宣稱引用《自然》雜誌的報導,但該報導其實著重濫伐的危害。
◎報告又指,全球暖化導致安地斯山、阿爾卑斯山、非洲高山覆蓋的冰雪面積逐漸縮減,但此說法的來源竟包括一篇引用登山客傳言的雜誌文章及一名碩士生的論文。

地球真的在暖化中嗎?越來越多科學家質疑。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在最近一次報告中宣稱,到本世紀末,地球溫度恐上升攝氏5至6度,但提供氣溫數據以支持此結論的英國科學家瓊斯坦承,過去15年地球並未明顯暖化,中世紀的氣溫可能比現在還高。
瓊斯(Phil Jones)曾任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小組(Climate Research Unit,CRU)主任,科學家曾依他蒐集的全球氣溫資料製作曲線圖,在20世紀末呈現先微幅下降再急遽上升的走勢,成為著名的「曲棍球棒圖」(Jockey Stick Graph),也是IPCC提出全球暖化警告的重要依據。

氣象站觀測失準
去年11月,CRU的伺服器遭駭,上千封電郵外洩,內容讓外界質疑CRU竄改氣溫數據,延燒至今已成為「氣候門」(Climategate)事件,瓊斯無法提供「曲棍球棒圖」背後的原始數據,被迫辭職。他日前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稱,因不善組織整理,未能妥善管理全球各地提供的氣溫資料,否認竄改數據。
但他承認,自1995年以來,無「統計上有意義的」暖化現象。論者曾質疑,地球在西元800至1300年間氣溫比現在還高,掀起論戰,瓊斯也認為要判定辯論結果為時尚早,意味此一說法可能成立。
《泰晤士報》也報導,參與IPCC研究的美國阿拉巴馬大學教授克里斯提(John Christy)指,提供過去150年氣溫數據的全球數千座氣象站,無法作為判斷氣候變遷的指標,因這些氣象站測得的溫度會受鄰近土地開發影響,其中多座氣象站曾遷移。
美國氣象學家華茲(Anthony Watts)支持此說法,其研究指,許多氣象站附近都有空調設施或廢棄物處理廠,甚至有氣象站在羅馬機場旁,設施產生的熱氣都會影響測得的溫度數據。

瓊斯(58歲)
學歷:英國紐卡索大學博士
經歷: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小組主任
成就:
.記錄過去1000年的全球氣溫
.參與撰寫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2001年發表《第三次評估報告》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