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絃鈴聲大揭密

現在人們買手機不再只滿足手機本身的通訊功能,而是將手機作為消費類電子產品,既然是消費類產品,所以大家就肯定不能只滿足手機的通信功能,而是希望手機在功能上能做得更加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所以各大手機生產商就抓住現代人喜歡追求個性化、時髦的特點推出了一款又一款的新手機來吸引消費者進行消費。眼下最走紅的就是具有和絃鈴聲的手機,各大手機生產廠商爭先恐後地出了一款又一款具有和絃鈴聲的手機,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手機都冠以多少和絃來吸引消費者,你出十六和絃,我出三十二和絃,他出四十和絃,這下好,這和絃數越來越多,這下大家就不明白了?這和絃究竟是什麼意思?是和絃越多越好嗎?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和絃呢?就這些問題,我請教了一下音樂方面的專家,想從樂理方面給大家解釋一下。

首先大家應該瞭解一下和絃和和音的概念。和音是指兩個音同時發音,這樣就叫和音。但是和絃就跟和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絃是在根音的基礎上按三度一次疊加的規則在音程上進行疊加。這樣說大家肯定很不明白,舉個簡單的例子吧:我們都知道Do、Re、Mi、Fa、So 這五個音,現在我們取出Do、Mi、So這三個音,這三個音是從Do開始的,這叫根音,Do和Mi之間在音程上隔了個來,於是樂理上就叫在音程上疊加一個三度,那So就是在Mi的基礎上又疊加了一個三度,在根音的基礎上疊加兩個三度,於是這就是一組和絃,音樂上稱這樣的和絃為三和弦。

或許大家又有些不明白了既然我們選出了Do、Mi、So這三個音知道它們是一組三和弦,那麼究竟在發音上有什?要求呢?其實是這樣的,這三個音選出來以後,不管這三個音是怎?發音,就算同時發音或者兩個兩個發音等其他發音方式,這都是三和弦。三和弦是最基本的和絃,在西洋音樂中喜歡把三和弦作為一個框架,於是。在三和弦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繼續進行音程上的疊加,按上面所舉的例子繼續再疊加一次即選出Ti,則變為Do、Mi、So、Ti,在Do的基礎上進行了三次疊加,這叫七和絃,為什麼不是五和絃呢?有趣的是,現在的和絃中就根本沒有五和絃這個概念,三和弦過後就是七和絃。如果在七和絃的基礎上在按照前面的規律進行音程疊加,又形成了九和絃。同樣在九和絃的基礎上還有十一和絃,十一和絃上最高就是十三和弦。也就是說,音樂中所說的和絃主要就是:三和弦、七和絃、 九和絃、十一和絃、十三和弦,最多就到十三和弦,其他的和絃全部是以上五種和絃的變體。

那麼手機生產廠商所說的十六和絃、三十二和絃、四十和絃從樂理上是根本說不通的,因為和絃最高到十三和弦就打住。既然手機生產廠商打出十六和絃、三十二和絃等牌子肯定也有他們的道理。在一首歌裏,和絃所起的只是裝飾作用,我們可以在一首曲子裏加入很多的和絃,從數量上進行計算的話,那麼四十和絃是完全可以解釋地通的,而且還可以繼續往上加,六十和絃、七十和絃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說,手機廠商所說的和絃並不是指的是最高和絃是三十二和絃或者四十和絃,而指的是一首曲子裏最多有三十二個或者四十個N和絃(以三和弦為主,因為常用的和絃為三和弦、七和絃和九和絃)。

或許有人會產生疑問了,“我們一般的消費者該如何區分四十和絃和三十二和絃呢?”

"鋼琴和小提琴的鈴聲各需要多少和絃才能完成呢?"對於區分和絃,我們一般的消費者是沒有辦法聽出來的,因我們的耳朵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一下子聽出是多少和絃、曲子中有多少個和絃的話,那麼人人都可以當音樂家了。

和絃只是起一個點綴曲子的作用,並不是說和絃數量越多曲子就越動聽。試想一下,一首只有一百個音的曲子,如果我們把每一個音符都加上和絃的話,這在理論上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按手機生產廠商的說法就是一百和絃),但是要是演奏出來的話,會相當難聽的,而且是噪音。所以並非和絃數越多手機鈴聲越好聽,大家在進行和絃手機選購的時候,大可不必在意和絃數量的多少。那鋼琴和小提琴的鈴聲需要多少和絃才能完成呢?我們已經知道了和絃只是一種起著點綴曲子的方法,鋼琴、小提琴的鈴聲跟和絃沒有關係。我們之所以能分辨出電子合成鈴聲、揚聲器發出的鈴聲等等,是因為不同種類的鈴聲的音色是不一樣,鋼琴的聲音和小提琴的聲音我們很容易分辨出來,就是因?這兩種聲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聲音的根本屬性,不受其他外因而改變。所以鋼琴和小提琴的鈴聲跟和絃沒有關係,它們之間的差異只表現在音色的不同。

想不到小小的和絃鈴聲還有這麼多文章,當您聽著你的愛機美妙的和絃鈴聲的時候,您是否會想到和絃鈴聲背後的知識呢?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