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邊烏魯遮崙洞施邁族原住民 華人傳統習俗傳五代 除夕團圓飯 吃白切雞燒肉

1.JPG
雲愛玲(左3)和子女巴沙哈(左)、娃南登(左4起)和仄基一起向大家拜年。

2.jpg
雲愛玲自小在父親阿威叔的訓導下,學會用筷子吃飯。

3.jpg
燒雞是新年團圓飯的年菜之一。

4.jpg
雲漢寶(右起)、雲愛玲和雲青玲都是華原混血兒,他們依稀記得以前如何和父親慶祝華人新年。

5.jpg
娃南登一家人最愛在華人新年吃生菜搭配甜醬,這是過去祖父在新年吃生菜的方式。

二百多年前,一名獨自到馬來半島森林區採錫礦謀生的中國商人,在與原住民女子通婚後,自此在霹州務邊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如今,子孫已繁衍至第五代,人數佔全村人的一半,約二百多人。

從第二代起,這些華裔原住民混血兒便依據第一代祖先流傳下來的華裔傳統習俗生活,每逢新年除夕,他們必定齊煮一頓團圓飯應節,而飯桌上也總少不了白切雞、燒肉及叉燒這3道必備“年菜”,一家大小齊舉筷子吃團圓飯慶新年。

《光明日報》去年曾報導霹州曾吉容依儂原住民村莊(Kampung OrangAsli Erong)約80%的“華原”混血村民百年來一直保持著慶祝華人新年的傳統習俗,沒想到距離務邊市鎮約一小時車程的務邊烏魯遮崙洞(KampungUlu Geruntom)的施邁族原住民村莊裡的華裔原住民也保留了祖先過新年的習俗。

不同的是,前者每逢除夕必訂購一頭燒豬到祠堂上香和燒冥錢祭祖,同時也要遵守新年禁忌,而後者則只是在除夕吃團圓飯。

半數居民擁華裔血統

烏魯遮崙洞施邁族的華裔原住民姓“Yoon”,按照發音,應是姓“雲”,他們只會以羅馬字拼出自己的中文名字,卻不懂得如何書寫及發音。

村內約有超過400名居民,其中半數居民擁有華裔血統,當中輩份最高要屬第三代的3兄妹,分別是排行第五的雲漢寶(82歲)、排行第七的雲愛玲(80歲)和排行最小的雲青玲(七十多歲),其他則是第四代和第五代人,他們都已信奉基督教。從第三代開始,這些華裔原住民的長相及膚色便與原住民無異。(名字皆譯音)談到過新年,雲漢寶以馬來話告訴《光明日報》,他記得,華人農曆新年是他們一家人最注重的佳節,每逢過年,祖父和父親都會買白切雞、燒肉和叉燒給一家大小享用。

“以前的新年除夕,我們都會跟著父親,帶著鋤頭、白切雞、新年菜餚和水果到祖父墳墓掃墓與祭祖,然後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慶祝,吃完飯後,父親還會派紅包給我們。”

“父親告訴我們,新年祭祖是對先人的尊敬。”

不曾穿紅衣過年

雲漢寶也說,父親每年新年都會買一套新衣服送給子女,但在他的印象中,父親不曾讓他們穿紅衣過年。

他提到,隨著父親與兄長阿明去世後,他因年事已高,每年只是簡單地慶祝新年,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便算過節。

“有時新年我會煮白切雞,我還把用來煮雞的湯水煲成雞湯,這是父親教我做雞湯的方法。”

祖先自製“撈生”討彩頭

雲家第四代人娃南登透露,她記得以前祖父會在新年時親自做“撈生”,然後叫孫子們一起拿著筷子,把撈生的材料撈得高高的,以取個好彩頭,過後祖父還要他們每人拿著一個杯子,然後大叫“飲勝”。

只在新年煮中國菜

娃南登說,她與其他兄弟姐妹繼承了祖父烹煮中國菜餚的廚藝,但他們只在華人新年期間才會煮中國菜,平時他們則煮原住民式或馬來式的菜餚。

“華人和原住民的烹煮菜餚方式有天淵之別,原住民的菜餚多數是燒烤,很少加入調味料,華人的烹煮菜餚方式則有煎、炒、蒸和燜,還很會運用醬油、蒜頭油、胡椒等調味料。”

後裔遍佈全馬僅數十人回鄉過年

雲家的後裔約有二百多人,分佈全馬各地,可是每年回返家鄉慶祝新年的後裔卻寥寥數十人,今年更是不超過10人,只有雲愛玲一家人回鄉吃團圓飯慶祝。至於雲漢寶和雲青玲的子女則在外地沒有回家。

難忘父自製燒肉

雲愛玲一家在除夕當天一直在廚房“埋頭苦干”,一起為新年團圓飯而忙碌,他們準備了白切雞、燒雞、蒜米炒芋頭燒肉、豆醬燜日本豆腐、炒齋米粉、雞腳湯和甜醬配生菜等,菜餚與傳統的華人家庭無異。

負責烹煮團圓飯的是雲愛玲排行第四的51歲女兒娃南登,她說,她小時候很喜歡趁祖父阿威叔在廚房煮菜的時候,鑽進廚房玩,久而久之也繼承了祖父煮中國菜的“真傳”,她很佩服當年的祖父可以一個人烹煮數十人份量的菜餚。

“祖父最喜歡吃燒肉,每天無燒肉不歡,而且還一定要用蒜米炒燒肉,以前祖父還年輕的時候,自己到山林裡打山豬做燒肉,祖父親自製的燒肉特別好吃,讓我很難忘。”

像華人被當抗日軍遭扣留

在日本佔領大馬時期,雲漢寶的祖父曾因為接濟中國華僑而一度被誤以為是抗日軍,他父親也因為長得像華人,結果被當成抗日軍扣留了長達一年,期間更是被日軍嚴刑逼供,日日過著非人的生活。

雲漢寶說,父親當時持鎗到森林打獵,剛好碰上搜查抗日軍足跡的警察,對方二話不說就認定父親是抗日軍,把父親扣留到監牢逼供,並沒收父親的鎗械。

“父親遭監禁一年後被警方釋放,回到村莊生活;他告訴我們,他在牢裡每天都被人用各種酷刑逼供,過著慘痛的生活。”

祖先教種橡膠油棕買地耕種傳後代

土地世襲是中國人的“傳統”之一,這項傳統也在華裔原住民之間流傳。第三代華裔原住民雲漢寶披露,當年被日軍扣留一年才獲釋的父親,在返回原住民村莊後便開始挖掘魚塘養唐山魚和飼養雞隻,同時也教導他們種榴槤、橡膠和油棕的知識。

“當年父親還在務邊買下一個5英畝的地段,目前這個地段用來種植橡膠,讓後代得以靠收益維持生活。父親買地給後代,都是一種華人有地留後的習俗。”

他也說,父親教會他們養雞和魚,是希望他們的生活有所保障,自供自己,不但可以煮來吃,也可以拿去賣掉賺錢。

不過,他們不再養唐山魚,而是改成飼養金鳳魚。

中國男子原住民通婚繁衍後代

華原混血兒的第一代祖先名叫“阿樓”,18世紀,阿樓從中國到馬來半島以採錫礦謀生,並通過居住在森林內的原住民協助尋找礦源。

由於經常逗留在原住民村莊,他認識了一名原住民女子,隨即與對方通婚,生下一子,一家三口在村內過著平凡的生活。

阿樓的第三代孫子雲漢寶說,他的父親“阿威叔”是第二代華裔原住民,父親娶了兩名女子後,生下了9名子女,分別是雲玉玲、阿明、怡寶、順寶、漢寶、富寶、愛玲、秀玲和青玲。

“除了我、妹妹愛玲和青玲依然健在,其他兄弟姐妹都已經離世。”

後代只懂馬來話

雲漢寶提到,父親和祖父曾教導他們9兄弟姐妹學說廣東話,目前他們只懂說和聽懂幾句簡單的廣東話,包括“吃飯”、“餅”、“睡覺”、“飲水”,家族的方言可說早已完全失傳。

如今的第四代及第五代不但完全對祖先流傳下來的習俗、文化和語言沒有概念,彼此間全都以原住民話和馬來語交談,連自己體內流著華裔血統都不自知。

他也說,以前父親每逢除夕過節必帶他們一家人前往掃墓祭祖,但隨著兩代先人去世後,掃墓祭祖的儀式也跟著消失了。

“除了團圓飯,後輩們已逐漸淡忘其他華人傳統習俗,有些後裔甚至不知道家族為甚麼要慶祝新年,連自己的祖先是中國人也不知道,更遑論知道第二及第三代的長輩們都有一個中文名字。”

慶中秋端午學用碗筷

雲漢寶說,祖父和父親在生時,視華人新年為最重要的節日,並也會慶祝中秋節和端午節,甚至要求子女學習用碗筷吃飯。結果一些沒有擁有華人血統的原住民也受到雲家潛移默化的影響,懂得以碗筷吃飯。

“原住民看見雲家的人都以碗筷吃飯,覺得好奇便跟著學習,就這樣一個接一個都會了。”

他稱,記得小時候他們每次使用碗筷吃飯時,有些原住民總會走前來觀看,並好奇地詢問他們如何拿碗筷,父親都會很有耐性地教導他們。

新年愛吃生菜花生餅

受到祖父的影響,娃南登一家人最愛在華人新年吃生菜配甜醬,可是他們卻不知道生菜有“生生猛猛”的寓意,祖父也不曾告訴他們。

除了團圓飯,他們也會在新年時準備汽水、年柑、薯粉餅、花生餅、米桐、煎堆、發糕和年糕等食物應節。

娃南登回想起以前和祖父一起過新年的日子,讓她感到特別懷念。她說,祖父阿威叔每年華人新年除夕一早就起床開始煮飯,然後端好一小碟的菜餚和燒肉端到太祖父的墳墓拜祭,還會上香和焚燒紙紮。

“我們現在都沒有祭祖,因為我們都不知道祭祖的儀式。”

由於家人連同村民都信奉了基督教,所以都沒有拜祭祖先了,只是吃團圓飯慶祝華人新年,反而更注重慶祝聖誕節。

她說,每年新年除夕,祖父都會指示所有子孫一起在客廳吃飯,長輩會坐在椅子上吃飯,後輩則蹲坐在客廳另一端,祖父會一邊吃飯,一邊以原住民的話語向他們講解新年的故事。

新聞背景原住民除夕祭祖

《光明日報》於去年曾報導,霹州曾吉容依儂原住民村莊(Kampung Orang AsliErong)的村民,在農曆新年期間除了燃放鞭炮慶祝、吃團圓飯、穿紅衣拜年和派紅包,他們也在除夕早上成群結伴到祠堂上香和燒冥錢祭祖,以祈求老祖宗何亞海及先人保佑他們在新的一年裡事事順利,生活安穩。

若村民在過去一年的收入高,他們多會訂購一頭燒豬祭祖,並在祭祖後分享燒豬。

有別於一般華裔的慶祝方法,華裔原住民會在除夕當晚開演奏派對載歌載舞,大家一起品嚐新年食物和喝啤酒。到了大年初一,一些原住民還會一身紅衣打扮應節,大派紅包給孩童,並且向家人及親戚朋友說一些吉利的話,如“恭喜發財”。

此外,他們也遵守新年禁忌,如禁止掃地、初一至初三禁殺生、禁穿黑衣等。

這些華裔原住民的老祖宗何亞海來自中國福建,他因為戰亂而逃亡到曾吉容依儂原住民村莊,並與原住民女子通婚後,也一併把華人血統和傳統習俗“留”在村內。迄今全村有80%村民擁有華人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