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重現“西南香”

1.jpg
北馬一般的喪事上點白蜡燭,卻是燒紅腳香。

2.jpg
馬六甲喪事上采用白蜡燭者,就得燒青腳香。

3.jpg
北海林府李金德夫人喪事采用了白蜡燭及白色香腳的西南香,是近50年來第一家恢復傳統者。

李永球

曾經在本欄談及喪事上的香,在北馬地區,喪府堂前點的是白蜡燭,燒的卻是“紅腳”的香,紅白應該分開,白蜡燭怎能配上紅腳香呢?我們華人對於紅白事是紅白分別,紅事(喜事)張紅燈、掛紅彩、貼紅聯、點紅燭、燒紅香(紅腳香)……;白事則張白燈、掛麻彩、貼白聯、點白燭……,香應該不是紅腳的啊。

在南馬甲州等地,發現喪事采用白蜡燭的,就配上“青香”,一些高齡或未婚者逝後才能采用紅蜡燭和紅腳香。雖然喪禮尚白,但除了白色,藍、青、紫等深沉顏色也是喪禮可採用之色,故用青腳香並沒有違反傳統。

甲州的閩、客、粵、潮、瓊籍人士之間的喪俗存有一些差異,雖然大家都採用白燭青腳香,不過客粵人士逾60歲即用紅蜡紅腳香,而閩人則要有五代(虛五代,即死者要有曾孫)方可。用白燭青腳香的,出殯後安靈也點白燭青腳香,靈桌前系白桌圍(桌彩);用紅燭紅腳香的,安靈則點紅燭紅腳香,靈桌前系紅桌圍。

北馬客粵籍人辦喪事,不論死者多少齡壽,一律紅燭紅腳香。北馬閩潮人則是一律白燭紅腳香。由此可見,北馬客粵的紅燭紅腳香乃不符傳統,除非死者已逾60歲辦笑喪。喪事應該是悲傷的,紅彤彤乃喜事專用之色也。

北馬閩潮人點白燭十分符合傳統,美中不足的卻是燒紅腳香,顯然喪事專用之香在北馬早已消失了。

後來深入調查,才知道以前北馬喪事專用香叫做“西南香”,那是中國出產的一種線香,一小包內只有十幾枝,香又短又細,香身為黑色,香腳卻是竹子原原本本的自然顏色──白色(略帶些淺黃),不加顏色(後來才出現染上紫色及紅色的香腳)。它的包裝是黃色紙,寫上“西南香”,5小包綁成一束。西南香必須一直燒到“對年”的“除靈”(拆除靈桌并合爐),才轉為用紅腳香。大約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就沒生產,大家改用紅腳香至今。西南香的白色香腳符合傳統,它才是北馬的喪事專用香,可惜已經煙消雲散。

7月18日,北海林門李金德夫人逝世,喪府決定采用西南香以恢復傳統習俗。消失近50年的西南香終于在北馬重現。接到消息趕去北海,見到已經消失多年的西南香,顯得非常激動。可見維護傳統者還是大有人在,就如許多接受簡體字的年輕一代,偏偏手機文字選擇繁體字,他們覺得傳統的東西很美,所以就堅持了。

喪府的女婿伍榮景表示,重回傳統是因為目前的喪俗愈來愈走樣,不符禮儀,只有維護傳統才能使到文化傳承不息。他說,許多人都不曉得傳統的西南香了,看到他們采用才驚訝萬分,並表示認同傳統的西南香,連念經團的法師也有意提倡推廣之。

北海林府是近50年來第一家恢復西南香的喪府,堅持傳統值得贊揚。雖然本地制造的西南香與中國有些不同,不過白色的香腳就符合了喪禮傳統。白蠟燭就得以白色的西南香相配,紅腳香是紅喜事專用的,白蠟燭配紅腳香顯得不倫不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