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僑老機工口述歷史 劉道南輾轉尋獲王詩偉

年輕時熱血沸騰的王詩偉,結婚一年余就離開懷著第二胎的妻子和1歲的幼子,回國抗戰7年2個月,出生入死,寫下了感人的故事……

南僑機工歷史工作者劉道南披露,經多番努力,終於尋獲71年前忍心離妻別子回國抗戰,冒險運載軍火的98歲高齡老機工王詩偉。

“好多年前我就聽說有一位近百歲老機工,在日軍轟炸機工運輸隊時,他的中隊被迫撤退到越南,被法國官員扣押。當時苦無糧食,又無法與總部聯絡,結果全隊人就憑他身上的一本護照和一張駕駛執照,成功通過法國兵審查,外出聯絡總部救了全隊人。”

王詩偉現居馬六甲

劉道南說,經過輾轉聯絡尋找,探聽到該老機工王詩偉住在馬六甲瑪林再也,而安排進行口述歷史訪問。

王詩偉現在基本上還健康硬朗,中氣尚足,還能握筆寫字,並能走出家門送客。

劉道南吁各地機工聯絡他

劉道南透露,中國南僑機工抗戰歷史研究會準備出版一本《南僑機工抗戰紀實(新馬篇)》。他受委託負責組稿編輯,因此目前必須儘快搜集復員回國機工的史實以作報導。

他希望各地人士,若知悉自己或身邊朋友的祖父或父親,或親戚曾是南僑機工,請撥電聯絡他:012-5217412。

熱血澎湃拋妻棄子
王詩偉義無反顧抗日

王詩偉1912年生於中國海南,16歲隨父親南來,學駕駛巴士後當巴士司機,並與住在樓上的姑娘梁玉金自由戀愛後結婚。

1938年武漢合唱團來馬義演籌款抗日,王老深受感動,熱血澎湃。1939年南洋僑領陳嘉庚號召青年回國參加機工服務隊抗日,他義無反顧報名參加。

當時結婚一年多的王老,拋下正在懷著第二胎的年輕妻子和稚嫩的1歲兒子。在親人異議下,他堅決乘火車到新加坡集合。上船出發那天,妻子趕到碼頭默默無語,沒有哭泣,深情相望揮手送別。

慶幸大命不死愧對妻兒

王老受訪時表示,回憶往事,慶幸自己大命不死。他感覺愧對妻兒,讓妻子單獨負起撫養孩子的責任,並對他始終忠誠不渝。

他感慨的說:“我一生做人憑自己良心和熱血,為社會國家雖盡了天職,唯獨對我妻我兒感到內疚,希望他們寬恕我對家庭的忽略,使他們挨苦挨窮。”

最後一批出發的機工隊

王詩偉是1939年8月13日最後一批(第九批)出發的機工隊。從新加坡乘船到西貢,轉乘火車到昆明。在火車上幾個日夜,僅以麵包沙丁魚充饑。

劉道南指出,機工運載軍需品共分兩路:滇緬公路和越桂公路。王老被分到後者,即從廣西南寧到越南河內。他參加的中隊共有25輛羅裡。日軍沿著公路炸個不停,他們只能夜間行車,白天就把車駕進山洞裡,用樹葉掩蓋。

日軍掃射險丟命

問及最難忘的事,王老說,那是在他調回滇緬公路運載軍火時;當時整個雲南被日軍日夜轟炸,在保山炸死4千人。鬼子軍機低飛用機關鎗向地面掃射車隊,他在地上不斷打滾才避過鎗林彈雨,總算大命躲過一劫。

王老表示,1945年戰爭結束,翌年幾經波折才得以復員回馬來亞。出發時共3290名機工到昆明,後來三分之一復員,三分之一犧牲,其餘留在昆明等地成家“落地生根”。

犧牲的千多人,有的被炸死,燒死;有的累死,有的翻車死;有的傷重不治,而很多是在雲南的大森林吸入瘴氣身亡,染瘧疾卻無奎寧急救而瞪著眼痛死。

王氏回到新加坡,妻子特地趕去迎接闊別7年2個月的丈夫回家。他說:“我為妻子感到驕傲,妻子為我生了7名兒女,可惜在2003年離世。”
1.jpg
2.jpg
3.jpg
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