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客家年菜 充满吉祥味

咸猪肉
这是一道客家传统风味咸猪肉,据卢会长表示,台湾的中元普渡必定杀猪祭拜,同时举行杀猪公比赛,节庆过后,猪只吃不完,就会醃起来,一待年节喜庆新年就拿出来吃。他还授招,咸猪肉可以蘸点蒜茸,再加一点白醋,就好吃到吮手指囉!

白斩鸡
当然少不了三牲祭品之一的白斩鸡啦,这是客家人年节喜庆必要的主菜。很特別的习俗是,在除夕当晚,他们不能把这道菜吃完,一般要把鸡头、鸡翅膀及鸡脚留著,留待第二天,即新的一年才吃(意谓吃到明年,有头有尾,求个好意头),或者把它丟入台湾统称的长年菜里(俗称菜尾)。

红槽烧肉
客家人独特的红槽肉,色泽鲜艳,口感独特。红槽酿则是客家人的传统调味料,过年时用来酿渍保存过剩的肉类食物。红槽係以红麴、米酒和糯米酿製十天,使其发酵而成。

狮子头
在许多人的饮食回忆史里,“狮子头”绝对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除夕夜饭桌上最令人垂涎欲滴的一道年菜,也是歷史剧或章回小说中,满汉全席必有的一道宫廷菜。卢会长说,只有重要客人到访,才会煮这道菜哦。今天只能说,我们真的很荣幸呢。

菜尾
客家人在年节喜庆,酬神的宴客结束后,还有一个称为吃“菜尾”的饭局,就是把汤类的菜餚倒在一起,成为什锦菜汤,再热几个菜,邀请街坊邻居到家中吃饭,由於这种混合后的什锦菜汤口感非常迷人,所以每当宴席结束后,亲朋好友都会把包回去吃,而“菜尾”这个名词便一直流传至今。

炸年糕
农历新年必吃年糕,以祝愿生活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年糕还有个小故事。古代人在苏州市修建一座大城,吴国宰相伍子胥想出妙招,在建城时最低层所用的方砖全是用糯米麵製成,经乾燥后存积地下,用来备战备荒,战乱后老百姓没有粮食就在城根挖地三尺,因城根底下存了很多糕米“方砖”,解决了老百姓的疾苦。后人为了纪念伍子胥的恩德,就用糯米製造出类似的食品。后来,这种食品在过年时才食用,所以人们叫它“年糕”。

猪脚片
將猪脚切成片,一片片沾上蒜茸和白醋,入口即化。

乌鱼子
乌鱼子俗称乌金,是台湾府城传统美食及名產之一,传统新年以乌鱼子送礼,橙黄的乌鱼子风味独特,吃后齿颊留香,让人回味无穷,连日本人也视为珍品。这道珍饈自然也成为年夜饭桌上,不可少的海味。卢会长分享道,一般乌鱼子是用烤的,差不多三分熟就够了,另一种作法是,放一点酒精烧烤。待酒精烧尽后,乌鱼子则散发烧烤的香味。

牛肉
台湾人吃牛肉非常普遍,而本地人一小部份因为祭神而禁忌,指牛以前是帮我们耕田的,而且是有灵性的动物,所以不能吃。但台湾人大部份都没有这种信仰,反而在冬季里,吃些牛肉,可以有助於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筋健骨之功效。牛肉因此也成了新年的桌上宾。

笋乾蹄膀
客家人刻苦耐劳,多到山中工作,所以嗜吃较油腻,够咸够酸的食物如蹄膀,才不容易消化,以保存更多体力。客家人也因为勤劳节俭,做了很多酱菜,吃不完的剩菜晒乾,醃起来,如笋乾、梅菜乾、萝卜乾等,没钱煮菜,就拿乾菜来吃。台湾也因为盛產笋,几乎天天都会有笋料理。

新春吃年菜,是我们华人传统的习俗,我们都知道吃年菜,典故很多,而你可知道台湾人过年又吃什么呢?台湾的客家人又吃什么呢?为了来年好兆头,台湾的年菜里,自然少不得加些吉祥味,必定要红运当头,求个事事顺利。

那天,在檳州台湾商会会长卢朝燃的家里席开一桌,摆满了整整十余道年菜,都是由会长的太太赖和玉花了整个早上的成果,一桌色香味俱全,卢会长还一一为我们解开了台湾年菜的含义。当中,很多都与大马华人年菜的典故有点相似呢。

在这个春节,吃上一桌丰盛的台湾年菜,还可以一边体悟不同的风土人情,真的別有一番风味。

好像好好吃的感觉呵呵

我都是客家人!!!嗯!!这些菜都好好食!!!

wah!!i beh tahan jor!!!

全部都是肥肥的。。。

最喜歡菜尾.我們叫菜腳~
很喜歡吃的.感覺有點不一樣.我們的是酸酸辣辣.這個看起來不開胃 [s:1]

引用第4楼juzhax于2009-01-21 10:17发表的 :
全部都是肥肥的。。。

你尽量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