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食材有些與中藥一起吃時,可能會影響藥材吸收作用或使腸胃不適,例如韭菜易脹氣,當餐最好不要與甘甜藥材如甘草、紅棗一起吃,會使脹氣情況更明顯;葡萄和當歸也應間隔吃,吃完中藥後吃葡萄,很容易腹瀉。吃之前可多與醫師討論,建議水果、食材最好與中藥間隔至少1小時。
中藥材雖然也是食材,但因特別製作過,具有療效,所以在與水果一起吃的時候,水果屬性可能會影響藥材的吸收作用。正在用中藥調理身體的人,最好不要和水果一起吃,間隔至少1小時比較有保障,同樣地,若同時服用中藥和西藥,也應分開來吃,至少間隔2到3小時。
要注意
韭菜不與甘甜物同吃
韭菜具溫腎養肝作用,不過吃多了容易脹氣。若再加上與甘甜食物如甘草、紅棗一起吃,因為中醫理論中「甘甜易滿」表示甘甜之物容易使腸胃滿脹,所以和韭菜同時吃就會更容易脹氣。另外,容易脹氣的還有糯米,所以韭菜和糯米也不建議同時吃。
當歸引腹瀉 吃葡萄更糟
葡萄在中醫理論中有潤腸滑腸、養血補血的作用,所以建議易缺鐵的女性多吃,不過,吃太多可能反而容易腹瀉。在中藥材中,當歸與四物湯喝多了也容易腹瀉,所以若發現自己吃當歸補品或四物湯常拉肚子時,就不要再吃葡萄,情況可能會更嚴重。
蓮霧 決明子同吃易頻尿
蓮霧有利尿作用,屬性又比較偏生冷性質,所以不建議頻尿患者多吃,尤其是半夜容易跑廁所的人,睡前不要吃太多蓮霧。若是一般人有在喝決明子茶或是枸杞決明子茶,就不建議同時吃蓮霧,因為決明子本身也會利尿,兩者一起吃會更想上廁所。
芭樂與補藥更易致便秘
芭樂在中醫理論中具有收澀作用,可以緩解輕微腸胃腹瀉,所以常糞便不成形的人平常可吃一些芭樂,但吃太多也可能導致腸阻塞。但要提醒的是,許多進補藥材都容易有上火情況而便秘,所以補藥就不建議和芭樂一起吃,本來就有便秘情況的人更要避免。
腸胃弱者小心草莓 鳳梨
春天裡許多水果可能會影響腸胃機能,尤其是草莓和鳳梨,本來就容易腹瀉、便秘、脹氣的人,吃水果時更要注意。例如草莓吃多了易造成腹瀉;鳳梨吃多也易腹痛、腹脹。吃的時候要控制份量,沒有個人攝取的建議量,但若出現腸胃不適,就要減少攝取。
提醒你
花果茶勿與中藥同吃
醫師提到,花果茶一直很盛行,許多人每天至少都會喝1杯,但如果正在吃中藥,花果茶最好與中藥間隔至少半小時,否則容易拉肚子。另外,吃中藥時最好以溫開水配服,不要配茶,會影響藥物吸收作用。
早晨空腹不喝檸檬水
醫師發現,門診中許多易腹瀉的患者都是因為早上起來空腹喝了1杯檸檬水,他提醒,早晨腸胃機能較弱,若喝了屬性較涼的檸檬水就容易腹瀉、胃不舒服。
空腹吃中藥較好吸收
吃中藥的時候最好空腹吃,因消化吸收作用較好,除非是腸胃弱者可能會傷害腸胃,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改成適合飯後吃的藥材。另外,若是粉劑中藥,應加入熱水中溶解,待溫涼後再喝入,不要直接把粉倒在嘴裡才喝水吞下,會影響吸收率。
醫師說 分開吃能發揮藥效
雖然食物影響中藥的範圍不大,也不是重大影響,但如果要藉由吃中藥調理身體,那麼建議應讓藥材效用充分發揮,適時避免與會影響的食物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