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老本 我們的食物遺產


摩摩查查。

2.jpg
發糕。


新加坡薄餅Pie Tie。


春卷。


羅惹Rojak。


Apom。


薄餅。


豆腐花。

不知道有幾個大馬人知道,新聞、通訊及文化部屬下的國家文物遺產局,每隔不久就會列出最新國家文化遺產名單,把國內一系列人,事和物列為國家文化遺產(顯著文化遺產及非顯著文化遺產),肯定它們對國家的付出,對社群的重要。

國家遺產局今年5月宣佈的國家文化遺產再增加451項,其中,非顯著文化遺產(Warisan Tidak Ketara)中,共有多項華人美食中入榜,這包括發糕、豆腐花、春卷和摩摩查查等。這些人們熟悉,隨處可吃到的小食,並不因為國家給它們發出一道遺產光環,而變得有何不同。

如果你問,被列為遺產,對食物本身,對國人本身,有甚麼特別意義?在這事件上,國家遺產局似乎只作宣佈,不作宣揚。我們的註解是,食物升格為遺產,大家就得常吃它,傳承它,瞭解它。

《光明日報》精選出今年度被列為國家文化遺產的其中8項食物,這些食物和大家都有牢實的感情和牽繫。看著這些熟悉的食物,聞聞它芳香的味道,很多飄遠了的記憶就會慢慢在腦袋裡浮起。

人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每兩年進行一次世界文化遺產大會,選出世界各地的世界文化遺產,然後呼吁世人珍而惜之,共同保護這些屬於世人的財產。咱們的國家遺產局也輸人不輸陣。

每隔不久,當局就有新宣佈,把出色文化人物和重要建築列為“顯著文化遺產”Warisan Ketara)。“非顯著文化遺產”除了食物之外,尚包括傳統遊戲、服裝、紡織品、裝飾品和手藝遺產,以及藝術表演遺產。

今年的被選為食物遺產的食物就有發糕、阿邦糕(Apom)、豆腐花、摩摩查查、薄餅、羅惹、春卷、新加坡薄餅(Pie Tee)。其他入榜的食物有約50項,除了上述提到的8項食物之外,同時被列為遺產食物的尚有(馬來食物)Puding raja, Pengat, Kuih pepena, Ganti tandan jagung, Kuih rengas, Sambal tumbis, Itik golek, Gulai masam keladi kemahang, Sambal biji getah, Pindang, Sotong sumbat等。

獨特的娘惹食物當然也入榜,它包括甲必丹雞,Nasi kembuli, Ayam pong teh, Ayammasak buah keluak和Gerang asam。原住民的食物Tuumbut rebus,本地葡萄牙人著名的魔鬼咖哩(Kari devil)和印度人的Keema等,也在榜中。

儘管一大批文化遺產和遺產食物名單出爐,你試著去問問市民,或相關食物販商,他們其實也從來不知道,這些日常味道,其實已經具備國家遺產的這種重要的位置。

部長說,這些食物遺產都應該列入教科書裡,讓學子們從中知道這些食物的淵源,讓孩子們更懂得珍惜本土文化。但是,部長並沒有說明該如何保護它宣揚它。國家遺產,不是說說而已,要不然那不過是官爺們第N次紙上談兵。

我們在這裡,給曾被為列為國家遺產的食物,來張大清單,讓大家來個總複習之餘,也同時認識其他種族的代表性食物。這種接觸,不也是一種國民之間的瞭解。

發糕

華人嘛,沒有甚麼比好兆頭更重要的了。發糕的存在價值,主要用來拜祭供神,入肚反而是次要。從年頭到年尾,家家戶戶都少不了這傳統的應景食品。

從小,拜拜儀式之後,小朋友手上就會有這一塊粉紅顏色,甜甜味道,軟軟糕身的吉祥食物。小手捏緊一些,黏黏的糕就會沾滿一手。發糕好不好吃?我們一時都說不清了。作為“神聖”的食物,它的味道呈獻,反而不是人們所關注的了。

做發糕並不難,這需要的材料是中筋麵粉,發粉和糖。傳統一點的,用的是粘米粉,工序也比較複雜。自己動手做的發糕,和坊間食品工廠大量用機器生產的,口味還是有所不同。試試在家裡做,這種發糕應該更能提昇你對它的食慾。

摩摩查查

聽起來像是“懞懞查查”,其實是Bubur cha cha。甚麼時候吃他呢?農曆新年的元宵節,許多北馬華人家庭會特備一鍋摩摩查查,用來祭祖供神,寓意一年到頭甜甜蜜蜜,順順利利。

摩摩查查其實是娘惹家庭裡誕生的甜品,甜湯以椰漿和糖水組成,材料是芋頭、黃色和紫色番薯、眉豆以及薯粉條。從前,娘惹家庭有喜事,必定煮一鍋摩摩查查吃它一輪。

這碗傳統惹甜點味道甜香,吃一碗已經夠飽膩。平日要嚐的話,娘惹餐廳有售。

豆腐花

誰都想要像豆腐花那樣滑溜溜的皮膚,可是也沒有科學證明多喝豆水多吃豆花有助皮膚光滑。豆腐花近年也跨種族了,許多馬來小販紛紛當起豆水豆花小販。豆花他們直譯為Tau fa。

趁機給大家一些豆花知識。豆花主要分為甜、鹹、辣三種吃法。華南、香港及台灣吃的是甜豆花,鹹食則為中國北方、辣食主要分佈於中國西南。

有人為了驅寒還會在糖水中加入薑汁或是為了口感加入綠豆、紅豆、各色水果或是湯圓一起食用。

馬來西亞通常加入糖水或黑糖水食用,或者黃糖都可以。近年暢行的加味豆花,甚麼巧克力甚麼水果味甚麼加料,沒有一樣比原味的,熱呼呼的豆花來得溫暖人心和唇齒留香。

羅惹Rojak

千萬別在室內吃羅惹,它那像臭襪一樣的味道,會讓沒吃過Rojak的人反感。在戶外吃,感覺馬上不同,它味道複雜,香味複雜,反映出馬來西亞社會的雜燴。

羅惹有各式新鮮水果和蔬菜,如黃梨、青瓜、沙葛、甜蘿蔔、豆芽、通菜、青芒果等,再加黑褐色的甜醬組成。為了增添羅惹美味,可將油條、蝦片、墨魚片、海蜇皮、碎花生等和羅惹混和一起。

羅惹醬由甜醬、蝦膏醬、羅望子汁、糖、辣椒、檸檬汁、酸橙汁等攪拌均勻後即可。

在沙巴地區,Rojak指的是一道澆上花生醬,加入牛肉塊和白水煮蛋的麵食,這是沙巴人最愛的印尼爪哇式美食。

薄餅

薄餅是福建家庭裡的小食,閩南人聚集的地方都有它的蹤影。在馬來西亞,它是另一樣跨種族小食,馬來小販已經掌握它的做法,架起Poh Piah牌子就可以賣薄餅了。

薄餅其實是潤餅,原是廈門的小吃,後來成為閩台地區的小吃。

薄餅的餡料並不複雜,沙葛一定要有、紅蘿蔔、豆干、蝦仁食材切成細絲、炒香後,以薄餅皮包裹,再放點芫荽,抹一點辣醬,吃起來酸、甜、辣、鹹、鮮,百味俱全。

馬來友族的吃薄餅和咱們不一樣的是,他們加進了黃薑,沙葛絲是黃澄澄的,也炒得更濕,甜味較明顯。這樣的薄餅,又交會出另一股天生的“一個馬來西亞”味道來。

Apom

來自南印度的糕點,在馬來西亞開枝散葉,各族人士都愛它。愛它小巧味香,可隨喜加上玉米和香蕉。

本地的Apom,分印度原始派和娘惹派。印度Apom,薄身皮脆,充滿蛋香。娘惹Apom,則是小巧圓形,餅身較厚,香味更突顯。用火炭來烤的話,Apom的味道更香,餅身也更脆。打包Apom,印度小販會用香蕉葉將它裝起,說這樣更能突出Apom的香味。

人們還很天才,給Apom取了一個很“華人”的名字,直接叫它亞榜!娘惹Apom的小販,幾乎都用亞榜字樣立為招牌。這間中的民族交融,味道交接,追尋下去也是一程充滿趣味的文化交叉了。

亞榜是全天候的點心。早餐的輕食,午後的小點心,它不飽肚,也不給腸胃負擔。遠住他鄉,午夜夢迴,有時候最想念的是家人,有時候卻是這些在大街小巷裡千裡飄香的糕點。

新加坡薄餅Pie Tie

這裝沙葛餡料的小杯子,又叫娘惹薄餅,或新加坡薄餅。它是閩南人薄餅的變身,小杯子香香脆脆的,外形之美,很討好人心,通常一見到就會想吃。

昔日養尊處優的峇峇社群,把福建人的薄餅,改良成這種優雅外形和優雅吃法,實在厲害。做娘惹薄餅可不簡單,小杯子的另外裝作。它是由沾米粉、麵粉、蛋及鹽巴加在杯子模型裡炸熟而成。

小杯子內的餡料,和薄餅大致相同,真正精彩的反而是蘸Pie tee吃的辣椒醬料。它艷紅,酸辣且香,很容易讓人一吃就停不了口。

春卷

春捲也分多種。除了各地區的華人,泰國人吃春捲,越南人也吃春捲。本地春捲,又分海南人春捲和中式的大路式春捲。海南人叫春捲作春餅,大大捲的,餡料除了一般沙葛蘿卜豆干蔬菜類,還加了蟹肉,惹味非常。

春捲本來就是中國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字面解釋是:用薄麵皮捲上餡料油炸。不同地區的春捲各地的餡料和大小不同,但基本是扁圓筒狀,是很“中國”的食物符號。

看看我們的食物遺產

飯類
椰漿飯、雞飯、黃薑飯、Nasi tumpang、Nasi kerabu、Nasi dagang、Nasi himpit、Nasi goreng kampung、Nasi ulam、Ketupat、Lemang、Pulut kukus peruik kera

麵類
Mee mamak、叻沙、咖哩麵、檳城炒粿條、Laksa Johor、Mee siam

粥類
Bubur pedas sarawak、Bubur as-sura、Bubur sumsum、綠豆粥、馬六甲椰糖碩莪、Kuih bingka ubi

咖哩類
Rendang仁當、Serunding、Ayam percik、Manok pansoh、Masak ayam pedas、Gulai tempoyak ikan patin、燒魚、Ikan panggang tanah liat、Gulai lemak umbut、Gulai lemak cili padi、Gulai asam rom、咖哩魚頭、Kurma daging / ayam、Pajeri、Masak ikan dan pisang dalam buluh、釀豆腐、Daging dendeng、烤雞、Botok-botok ikan、Sambal tumis、辣椒螃蟹

飲料/小食
拉茶、煎蕊、紅豆冰、椰水、Air selasih、Hinava / umai、Pekasam、Tempoyak、Otak-otak、Sambal belacan、Cincaluk、Sambal gesek ikan bilis、沙爹、撈魚生、Sata、Telur pindang、芒果Kerabu、Acar

糕類
Kuih keria、Kuih koci、Akok、Kuih seri muka、Kuih cara、Kuih bingka、年糕、月餅、Kuih cincin、Kuih bakar、Kuih sepit、Apam balik、炸香蕉、Keropok、Opok-opok、Karipap、Buah melaka / ondeh-ondeh、Lempeng、Bahulu、Dodol、Lempuk durian、Wajik、Seri kaya、Halwa、燕菜糕、Pulut panggang、Tapai、Masalodeh、Putu mayam、Muruku、Roti jala、Roti canai、Tosai、Penderam、Kuih lopis、Laddu、木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