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總部設在吉隆坡蕉賴桑林花園的全國性咖啡座連鎖店,成立短短1年后竟清盤拆掉招牌,國內各地無數“投資者”高達4億令吉的資金也苦無著落。
探悉,這個疑為大有內情的“連鎖店招資”的案件,已交由國內貿消部執法組著手調查,以揪出罪魁禍首,迄今仍未有進一步消息。
消息指出,疑已被捲走的3至4億令吉僅屬保守估計,因這項投資計劃下的“投資者”遍佈全國,每人受騙的數額達數十萬令吉左右。
招資者手法高明,他們以一張輕易申請的咖啡店執照作為基礎,套上“金字塔”直銷形式烘托出“穩定回酬”的幌子,以單位計算方式招攬投資者注入巨款,更承諾每月定期發紅利。
怎知,這批“投資者”久久分不到紅利,連本錢都取不回,再被告知公司投資失敗,咖啡座瞬間清盤倒閉,總部也拆掉招牌撤離,“大老闆”更已不知所終。
一位不願透露名字的消息人士告訴《中國報》,2009年年中,有關招資者以高于市價的2、3億令吉,買下桑林花園的廠房,裝修得碧麗輝煌、似模似樣。
“當時,廠房附近常有豪華房車停放,還有穿得光鮮亮麗的男女進出,生意好像做得很有規模。”
他說,誰也沒料到,該公司總部短短幾個月內竟易主,稍微改換招牌名字后再繼續經營;未及數月,新總部也撤走,招牌拆得光禿禿,廠房一片凌亂。
《中國報》記者前往該公司在桑林花園的總部實地勘察,發現位于工業區廠房的“公司”早已人去樓空,大門深鎖,牆上剩下拆除招牌后留下的破孔,還有一堆破舊的咖啡座沙發椅堆積一旁。
不過,廠房旁邊停放一輛霹靂州註冊車牌的客貨車,停車場及騎樓日光燈仍亮著,地主公神壇也仍嶄新,閉路電視攝錄機也未拆除,似乎還有人在內部活動。
陳國偉促嚴防
注資前徹查公司背景
蕉賴選區國會議員陳國偉提醒“投資者”,在注資加盟連鎖生意失意前,必須嚴防專鑽法律漏洞的老千,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他坦言,由于任何生意都存在風險,加上國內對連鎖招商執法不足,故沒有一套簡單的辦法,供公眾核查招資者的真偽。
他說,有關被指疑捲逃投資金的連鎖店,是採用類似快速致富的經營模式,向有志發展大規模連鎖餐廳的“投資者”下手,在全國各地物色對象。
“他們以不菲投資金額賣出品牌,讓投資人拿出幾十萬令吉物色店面、裝修及聘請員工,隨后悔約捲走投資款項,使投資者當下變成受騙者,蒙受慘重損失。”
陳國偉說,要杜絕此類行騙勾當,政府必須立法嚴懲違法者,並核發特別准證,規定任何公司在招資經營連鎖生意前,必須向有關單位存放一筆高額保證金,再備妥保險計劃,確保生意倒閉時理賠。
他勸請任何有意投資連鎖失意者,在注資前應多方徹查公司背景,是否有繳足資本,否則一旦受騙,很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