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麵食越洋成大馬佳餚 第三代傳人堅持瀨粉手藝


學記們為鍾耀明叔叔(左3)送上紀念品。左起徐豪昇、吳坤錡;右起李靖怡、黃敏婷、黃明思、鄧俊傑。


李石蓮婆婆娓娓道出傳統四會手工瀨粉如何從唐山引進南洋,最後成為務邊的代表美食。

3.jpg
清甜湯底加上芝麻及辣椒油,這碗瀨粉可稱得上是人間美食。


鄺三妹太婆(中)靠製作和售賣瀨粉養大孩子,其中女兒李石蓮(左)繼承她的手藝,兒子則大學畢業,讓她感欣慰。


把米洗乾淨,倒進大盆裡,然後以機器槌至粉末,再進行篩粉。


篩粉後剩下的“不及格”粉末,再拿去槌及多篩一次。然後,把木薯粉加進粉末內,攪拌均勻後用大洞的篩子再次過濾。不同的薯粉和白米粉末的比例會做出不同口感的瀨粉,所以這個步驟十分考功夫。


把米漿放進有三個小孔的容器,進行“瀨”粉過程,讓米漿成條形狀。


已完工的瀨粉,可準備打包出售。

瀨粉原是中國四會人逢年過節才有機會吃到的,隨著四會人漂洋過海到了南洋謀生,以出售家鄉瀨粉養活家人,才讓瀨粉搖身成為大馬美食。

務邊首家住家型瀨粉廠務邊有一家住家型瀨粉製作廠,是務邊首個瀨粉批發商;老闆鍾耀明,一手包辦所有瀨粉製作過程,從槌米、篩粉、搓粉、煮麵,樣樣都是自己來,絕不假手於人。

鐘叔叔的太婆是中國四會人,這門四會正宗瀨粉製作手藝傳到鍾叔叔手裡,共經歷了三代。

第一代:鄺太婆

為生活下南洋經歷日侵
祖母賣瀨粉助弟讀大學

鍾耀明的祖母鄺三妹太婆出生於中國四會,繼承了手工瀨粉製作技巧,過年過節時常與當地居民攜手合作製作瀨粉齊享用。

因生活艱苦,二次世界大戰前,鄺太婆攜帶當時只有9歲的女兒李石蓮,到霹靂州江沙落腳。雖然轉換了環境,但生活依然很苦;沒料到等待他們的,卻又是另一波戰亂:日本入侵南洋。

鄺太婆與其他居民的收入來源被日本政府限制,沒有多餘的能力去購買白米,唯有咬緊牙根,硬著頭皮,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還試過把生蕃薯削皮就吃了。

日軍撤離南洋後開始售瀨粉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宣佈投降,南洋重獲自由;鄺太婆趁著經濟回揚,開始在江沙售賣瀨粉。

瀨粉受到居民的熱烈歡迎,大家都紛紛慕名而來。李石蓮也幫忙鄺太婆售賣瀨粉,為的就是要讓弟弟能夠順利就讀大學,將來好出人頭地。

由於家裡經濟狀況不允許,李石蓮並沒有上學,從小跟在鄺太婆身邊,學習一些刺繡、串珠等中國傳統手藝,也包括製作手工瀨粉。

第二代:李石蓮

丈夫中年患病難採礦
李石蓮靠瀨粉手藝養家

1950年末期,李石蓮在媒婆推薦下認識了來自務邊的鍾警廷,不久就結婚了,鄺太婆在江沙售賣瀨粉的生意也停止。

鍾警廷到了中年體弱多病,無法繼續採礦,唯有靠李石蓮重操舊業,賣瀨粉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當年她只有30餘歲,為了生活而順勢成為傳統手工四會瀨粉的第二代傳人。

李石蓮有一次在廚房時不小心滑倒,跌斷了左腳大腿的骨頭,導致行動不方便,唯有把製作手工瀨粉的職務傳承給了長子──鍾耀明。

第三代:鍾耀明

從製粉到擺檔一手包辦
鍾耀明初試批發反應佳

鍾耀明繼承家業後,從製作瀨粉到擺檔口煮食瀨粉,都是自己一腳踢,人手不足,奈何本身收入也只是剛足以應付生活,請不起員工。

天無絕人之路,鍾叔叔轉個念想到,既然人力不足以應付製作與煮食,不如專於製作,再把瀨粉批發給其他小販賣,豈不更好?

於是,他開創了務邊瀨粉批發業,反應大好,接訂單也接到手軟。

瀨粉普及化成務邊代表美食

瀨粉批發業讓不懂製作瀨粉的市民能銷售瀨粉,把瀨粉普及化,無形中製造了許多商機,一躍成為務邊的代表美食。

鍾叔叔說,務邊人都有一個古怪的習慣:如果發現檔口沒有賣瀨粉,即使已經挾了配料,也會倒回去,去找另外一家有賣瀨粉的檔口。這證明了瀨粉在務邊人心目中的地位。

李石蓮:四會瀨粉不傳給外人
年輕人無意繼承恐失傳

李石蓮婆婆說,瀨粉是四會人的特點,所以只能傳給自己家族的人,不能傳給外人。

但是,眼見傳統手工製作功夫不受下一代青睞,鍾叔叔表示,若以後有人想學他會考慮,沒有的話也沒辦法,只得讓這門工藝慢慢消失。

不過母子二人都異口同聲說,其實不大希望後人加入這門事業,因為製作瀨粉非常辛苦,希望自己的子孫可以往更好的事業發展。

瀨粉製作

瀨粉是使用薯粉與白米粉製成,白米為瀨粉增添濃郁味道,薯粉則增添嚼勁。手工製作的瀨粉比較短,但更有口感。

(1)把米洗乾淨,倒進大盆裡,然後以機器槌至粉末,再進行篩粉。

(2)篩粉後剩下的“不及格”粉末,再拿去槌及多篩一次。然後,把木薯粉加進粉末內,攪拌均勻後用大洞的篩子再次過濾。不同的薯粉和白米粉末的比例會做出不同口感的瀨粉,所以這個步驟十分考功夫。

(3)搓粉末直到變成米漿,不能太糊,也不能太細;太糊會使瀨粉難成條狀,太細的則會容易碎及斷成幾段。

(4)把米漿放進有三個小孔的容器,進行“瀨”粉過程,讓米漿成條形狀。

(5)放進準備好的熱水鍋裡煮,直到麵條浮起來就代表已經熟了。用竹簸箕撈起來後就“過冷河”,讓麵條收縮,吃起來比較有彈性。

(6)已完工的瀨粉,可準備打包出售。

學記感言

遺憾瀨粉手藝無人繼承

一直以來都知道務邊瀨粉很好吃,直到這次真正去採訪,才知道原來製作過程那麼辛苦和困難,讓我們大開眼界。但很可惜,瀨粉製作手藝正面臨後繼無人的問題,日後我們恐怕沒有機會再嚐到最原汁原味的手工瀨粉了。

負責人感言

追溯緣起更懂惜福

瀨粉之得名,在於“瀨”是一個動作,把米漿裝進有孔容器,在溫熱的水中倒出,“瀨”出條狀來。學記們很用心採訪務邊瀨粉的源起,希望通過這篇報導,讓大家日後嚐瀨粉時,多一份惜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