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劇變“大半東京”沉入海 震央海底東南移動24公尺

日本媒體日前報導,311大地震導致日本東北部沿海地區許多地方發生地面下沉,沒入水中,面積相當於大半個東京。

報導指,“日本可能變得更狹長,地面下降被水淹沒,地圖可能也要修改。”《朝日新聞》也報導大地震所引發的“領土損失”。

志津川港一片海水

報導稱,在受災嚴重的宮城縣志津川港,此前繁華的工廠及碼頭已經完全不見蹤影,惟有一片海水。當地政府稱,地震和海嘯後,志津川港的地面普遍下沉,最多下沉了75公分。

據日本國土地理院的調查,此次9級地震和大海嘯,導致日本東北部由北向南、大約443平方公里的陸地被海水吞沒,總面積超過東京的70%。儘管一些地區可以採取排水的辦法“要回陸地”,但能否將所有的“沉沒地”恢復原狀,仍是未知數。

陸地下沉,海底也在移動。日本海上保安廳昨宣佈,大地震引發宮城縣海域海底發生創紀錄大變動,海底向東南方向移動了24公尺。

海上保安廳上月28至29日,調查設置在宮城東南部120公里海底的“海底基準點”變化幅度最大,除了海底向東南方向移動了24公尺,海底高度也增加了3公尺。

保安廳稱,這可能是日本有記錄以來所觀測到、由地震引發的最大規模地殼變動,是此前最大紀錄的4倍。

而另兩個“海底基準點”也發生了變動,設置在距離宮城70公里海底的基準點向東南移動了15公尺,設置在福島海域海底的基準點距離震源較遠,移動了約5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