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變異致抗癌藥失效 華裔佔12.3%比例最高

新加坡科學家發現一種只有東亞人種才會出現的基因變異,如果不幸患上一些癌症,這種“基因缺陷”可能會影響抗癌藥物發揮作用。

這組科學家對三大種族、各族500個健康國人所做的研究顯示,12.3%華裔、6.8%巫裔和0.5%印裔的基因中所含的一種叫做BIM的蛋白質出 現變異,但白種人和非洲裔人則能倖免。

BIM蛋白本來能抑制癌細胞增長,但在出現變異后反而阻止抗癌藥物發揮功效。

以兩種癌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non-small cell)肺癌來說,大約有15到20%的病人會對一種含有酪氨酸激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簡稱TKI)的針對性抗癌新藥反應不佳,科學家認為,這可能就跟BIM變異有關。

已面世8年

已經面世約8年的TKI類藥物本來對消滅癌細胞功效不錯,但如果基因裡的BIM蛋白變異,病人對藥物產生抵抗力的概率會提高。

BIM蛋白一旦出現缺陷並非沒有補救,目前一些國家開始在TKI類藥物之外,再加上一種名叫BH3模擬因子的藥物,試驗顯示,這種模擬因子能取代有缺陷性BIM失去的功能,讓TKI類藥物發揮作用。

團隊中的主要研究員、杜克─新加坡國大醫學研究生院副教授王先中說,他們接下來需要在病人身上做臨床研究,同時開發出檢測器。

據瞭解,這方面的檢驗技術已經到位,但需要就其進行商業化,王先中透露他們正在跟藥商洽談,順利的話檢驗器一兩年內就能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