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定農場機械化作業 定時排污講究衛生 曼絨展翅高飛

1.jpg
天定農業有限公司的養豬場,講究衛生。

革新求變,是現代人,尤其是商業界都必須貫徹的概念。傳統的養殖業,利用現代科技,提高牲口的素質和生產率,迎合時代需求,也才能永續經營。

天定農業有限公司利用機械和科技,改善養豬場內的衛生環境,提高生產力和效率,也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一反傳統養豬場的過時落伍作業方式,堪稱業界楷模。

很多人當听到養豬場,都會皺起眉頭,並擺出一幅“我受不了”的表情,由此可見,養豬場向來都總予人不良印像。

然而,這些人並不是鄙視養豬業者或牲口,而是因為農場內的衛生的問題,造成人們腦海中的養豬場,都是會隨時飄出陣陣異味的。

但是,當筆者和同事在踏入天定農業有限公司旗下的養豬場時,除了濃濃的藥水味和飼料的味道比較刺鼻外,想像中的糞便味道竟完全沒嗅到。

貴為全馬最大養豬場的天定農場,占地100畝,農場內共有3萬只生豬,還有進口自丹麥、娜威和美國的種豬,共約有7000只。

天定農場東主楊聲禧透露,他從1999年開始不斷改革自家的養豬場,直到今天,農場內都是採用現代化的飼養方式,且強調衛生。

他說,該農場的豬舍內設有自動化的排污系統,每天都會定時的給豬舍進行排污工作,確保豬只都在干淨舒適的環境下成長。

此外,他披露,該農場也利用機械化的輸送管,將飼料和食水從飼料槽或水糟輸送往每個豬舍。

“農場內大部分的日常工作,都由機械完成。如此,農場不再需要聘用大量的勞工工作,勞工不足的問題也因而獲得解決。”

他透露,自從多工作都以機器取代勞工后,在人力方面,已不再需要依賴太多的人力。

“以前,我們最初要聘請逾百名員工,但現在,只需要約80名員工,就足以完成每日的工作。”

他說,在種植和農場業方面,最常面對的就是勞工的問題,該農場也不例外,當逐漸採用機械化后,人力不足的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降低氨濃度減少異味飼料加乳酸菌

莊志強指出,在飼料中加入乳酸菌,讓乳酸菌在豬的腸胃內工作,降低豬只排洩物內的氨氣,避免這種無色的臭氣在農場內四處“飄香”。

他披露,給豬只食用乳酸菌,有助降低腸內的氨(Ammonia,或“NH3”)的濃度,減少糞便異味,方便除理糞便及加工為肥料的過程。

“這也解決了糞便的臭氣,淨化農場內的空氣,改善環境,減少氨氣味道,還能夠增強生豬的免疫力。”

他強調,口蹄症、染耳病和豬瘟都是養豬業者的首號敵人,因這些傳染病會快速的感染其他只,導致生豬死亡率達30%至50%,豬農必須承擔將近血本無歸的風險。

“所以,我們必須為豬只注意疫苗,增強抵抗力,並對豬只的健康狀況做好記錄。”

同時,他說,從進入農場的大門至豬舍,都設有多個消毒的關卡,強制性的要求每輛進入農場或豬舍的羅厘或是車輛,都必須經過徹底的消毒,才能夠將車子駛入,以防病菌被帶進農場內。

母豬生產力媲美外國

天定農場獸醫師莊志強披露,該農場母豬每年的生產力,可以媲美國外農場的母豬。

“在國外,農場的母豬每年平均都會生產2.5胎,在國內,農場的母豬每年平均生產2.35胎。”

至于豬農能否讓母豬在每一胎都能生產10只以上的小豬,他認為,氣候的轉變和種豬的營養是其中關鍵。

他指出,天氣的變化,都對豬只的健康會帶來很大影響,尤其是種豬的健康,都必須加以關注,並做好防範疾病的措施,避免種豬患病,影響小豬的生產素質。

“尤其是在雨季時期,濕度較高,為了不讓豬只生病,則必須確保豬舍干燥和通風。”

“所以,農場的管理非常重要,同時關注豬只的營養需求,這樣才有良好的生產表現。”

他指出,農場的環境必須通風、舒適,因為農場的環境也會影響哺乳中的母豬和小豬,對農場的產量帶來影響。為了確保哺乳中的小豬和母豬,擁有良好的生長和施哺環境,工作人員都會將它們送到封閉式的豬舍內。

引進生物氣發電技術

砸下巨資,從泰國引進生物氣發電技術(Biogas Power),響應環保!

楊聲禧披露,該公司耗資約400萬吉,建造生物氣發電站,並將豬只的糞便集中在密封的“蓄糞池”內,收集這些排泄物所產生的沼氣,作為發電能源。

他說,沼氣是可以燃燒的氣體,適合用作生產能源,因此,該公司不惜砸下巨資,建造生物氣發電站。

他披露,目前,該農場每個月的電費約需4萬令吉至5萬令吉不等,當該座生物發電站成功建起后,預料將能使電源的花費減少3萬令吉至4萬令吉不等。

“這主要視乎生物發電站所產生的電能,是否足夠應付農場的需求。如果所產生的電源足夠分配到農場的各角落,便可大大減少國能提供的用電量,長遠下來,絕對是劃算的計劃。”

農場獸醫師莊志強補充說,沼氣中含有氨氣和硫化氫(Hydrogen Sulfide,或“H2S”)這些都是無色的臭氣,能夠污染周遭的空氣素質。

“所以,當這些氣體都用被消耗,既達到衛生要求,也保護生態環境。”